大车王娜迦神色一变,她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白苏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说要建立天竺都护府,那孔雀王朝这个国家,乃至佛教,以及婆罗门,刹帝利等一众贵族,恐怕都要不复存在。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恐怕代表着将来不知道多少人头,都要纷纷落地啊。
她皓齿紧咬朱唇,忍不住问道:“大……大人,你当初不是说反击战吗,如今为何要吞并我们孔雀王朝?”
白苏轻咳一声,一脸正义凌然道:“我们大夏当初派遣使者,想与尔等建交,可是你们却劫杀我们使团,此为其一。”
“之后我们派遣使者送了国书,要求你们对我们做出赔偿,可是你们依旧熟视无睹,还组建了四十万大军,意图与我们对抗。”
“这孰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被迫无奈之下,这才心有不愿的拔出腰间的长剑,与你们拼杀到底。”
“至于如今,为何要建立天竺都护府,那自然是顺应民心,将广大被压迫的百姓,从那群婆罗门贵族的手中解救出来。”
“让他们不用再每天跪在佛像面前祈祷,好不容易攒了一辈子的钱,却用来给寺庙献香火了。”
“此后,将会由我大夏的官员,为其发放农具,制定开垦土地的耕种之法,保证人人有饭吃。。”
“将来丰收之后,还可以用多余的粮食,来换取,精美的丝绸,美味的蔗糖,风靡的茶叶,华丽的瓷器……”
在听了白苏的话后,大车王娜迦朱唇微张,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大人居然有一个为了天下的仁义之心,大人虽不是救苦救难的佛陀,却胜似佛陀啊。”
白苏微微叹了口气:“没办法,我平生最看不得有人受苦了。”
一旁的项羽眼皮挑了挑,她神色古怪的看了白苏一眼。
这别人不知道,她还不清楚吗。
什么为了解救当地的百姓,什么仁义之心都是骗人的。
说白了,白苏不过是想把孔雀王朝变成一个大粮仓,以往当地的贱民辛辛苦苦攒的钱,全部献给寺庙,维持婆罗门贵族灯红酒绿的生活。
如今白苏想要让当地的百姓,一年到头辛苦的种植粮食,到时候三文钱,四文钱一斤,用低廉的价格向大夏出售,换取那些价值千金瓷器,茶叶等商货。
这么一来,就等于孔雀王朝这两千多万的百姓,统统变成农民,给中原种田。
中原只需每年通过丝绸,茶叶,瓷器等商货的贸易,就可以获得孔雀王朝辛辛苦苦耕种的大量粮食,来让中原彻底不用为粮食发愁,将来永远不会有饥荒之忧。
而孔雀王朝在出售了粮食,赚取的钱财,几乎不会在国内多久停留,很快就会兑换成茶叶,瓷器等中原商货,本国大量的金银,铜钱之物。
会随着贸易的路线,远远不断的流入中原。
等于说,中原可以通过这个贸易政策,剥削孔雀王朝的百姓整整两次。
既得到了当地粮食,又赚到了当地的钱,可谓一鱼双吃。
孔雀王朝的百姓越拼命种田,中原粮食的价格,会降得越低,中原百姓生活水平越高。
项羽看着一脸温和笑容的白苏,以及旁边满脸崇拜的少女,只感觉后背一阵发寒。
好一个以万邦之国,养活中原子民啊。
相比较她在战场上的手段狠辣,白苏的手段才叫狠啊。
毕竟,她在战场上最多打垮一支军队罢了。
而白苏看似条约书上短短几个字,却彻底的让一国百姓,一个民族,变得无法翻身。
她杀的是人,白苏杀的是国啊。
第四百二十三章 政姐的礼物
大夏。
咸阳城
这里在短短半年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一百多个街坊,如今已经扩建到三百多个。
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除了街坊的增加,随着天下贸易的商队齐聚咸阳,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今的咸阳城的规模,也经过了数次的扩建。
原本的城墙被拆掉重建。
萧何等人一日不得停息,工部的官员也是每天累成了死狗。
尽管这些人每天嘴上都在抱怨着,工作多么辛苦,可是却没有一人撂挑子。
原因很简单……
随着异域列国与中原的贸易往来,中原为了生产足够的贸易商品,也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比如,纺织业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组建当地的纺织工人,建造纺织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布匹,丝绸,棉花之物。
采矿业,也通过蒸汽机,运输山洞里挖掘的煤炭,铁矿。
乃至,通过运河,从南方各地每年运来的大量蔗糖。
这么多升官发财,混政绩的机会,她们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毕竟,武将们的战功需要在战场上浴血拼杀,而作为文臣的她们,战场就是些层出不穷的内政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