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申请经费的时候出了问题?又或者是有磐蟹跑出去制造了累累血案?要知道磐蟹这种生物可是泰拉上一害,和地球上的蝗虫一样。
理论上可以吃,但是没人会吃这玩意儿,毫无经济价值。
不过,豆苗属于不信邪的那种,她已经尝试过培训出温驯和野生磐蟹完全不同的品种,也培育过能吃的磐蟹——虽然味道不怎么样,而且肉太少。
豆苗的磐蟹就没有那么掉SAN了,就是一群没有甲壳的磐蟹,“你把甲壳的基因给敲了?”
“嗯”豆苗不好意思说,那堆复杂的基因操作理论她没学懂几个字,更别说那些设备和操作流程了。不过,唯一学会的就是如何去敲掉自己不想要的部分。
至于说敲完之后,怎么把它粘起来或者塞进去别的片段,她就完全是一脑袋的浆糊——
讲道理,这不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学生应该承受和执行的工作——
学会如何敲掉不想要的遗传片段还不弄死胚胎都已经是有教材指导和一堆大龄师兄的无私指点上了。
换成在地球上,二三十个行业大佬教授围着你指点,还有手把手级教科书才学会这点东西,大概已经被学校开除出去了。当然,有这种机会的概率可能比出门捡到黄金陨石还低。
“嗯,看看,这才是正确的搞农业科学的,事情要一步步做,没学会走你们就想跑了”夏凛大肆赞誉了豆苗的成果,似乎完全没看出来她是单纯的菜。
而那群大龄学生也只能低头称是,毕竟自己做的东西被批得一文不值,不管多么心高气傲不觉得自己比这个最小的小师妹差。
但是自己交上去的作业满篇红叉,旁边还有老师的修改意见,关键是自己还说不出老师批改错了的话,记笔记都来不及的时候,想要说两句不服气的硬话也挺难的。
这就好像是一道数学作业,你用了微积分、矩阵函数等等一大堆的炫技玩意儿,最后答案算错了,而隔壁的小师妹就用四则运算算出来了,被老师批得狗血淋头的时候,也只能低头忍着。
“敲掉的甲壳基因还有生长限制,没有转入任何的新东西,那么基因稳定性呢?”
“暂时没有问题,我是发现磐蟹里面有可能诞生出没有甲壳的畸形儿才想到这个的。”豆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脸颊。
“既然自然环境下可以产生这类畸形儿,就意味着敲掉这些基因并不会影响磐蟹的正常遗传和生长,虽然调整为显性基因更好,不过……”不过她不会啊。
“为什么不培育为纯合子呢?这样每一代磐蟹都能不带甲壳?”
“因为会影响肉质和肉量增长,虽然基因没有表达或者完全表达,但是其他部分也在作用,它们不是没有甲壳,而是甲壳太薄太小,并且甲壳素分泌有问题,导致甲壳是软的,很快就会脱落”豆苗解释起来,当然,真实原因是单纯人工选育的话,在「基因操作概论」这门课上是拿不到学分的啊!
“除此之外,我还敲掉了一部分的支撑骨骼的基因,然后师兄帮我转入了一个无用片段支撑,这样这些磐蟹在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乱跑了。”
不乱跑就不会消耗过多的热量,然后只吃不动,自然快速增肥,加上限制生长基因也被敲掉,又不需要和大部分的磐蟹一样,一生不断顺着体型增加而脱落旧甲壳,长出新甲壳消耗营养和体能以及因为甲壳的生长和脱落而打架。
换句话说,这种新磐蟹不仅性格温驯、不乱跑乱动、长肉还快,并且十分耐粗饲料,本质上是清道夫的玩意儿什么都能吃。
当然,为了料肉比和生长速度,最好还是把生物垃圾处理一下再喂食,粪便也可以作为一种改良土壤的粘合剂来使用,防止土壤沙化。
“很好,这种东西,你设计一个系统化的养殖工艺流程出来,包括宰杀和处理的流程……”
“我已经做好了……”豆苗即答,她学习这门专业就是为了改良磐蟹,以泰拉头号磐蟹养殖业创始人的身份回去让家里的老头子认输。
出生哥伦比亚的豆苗在提出要养殖磐蟹的时候受到了整个家族的嘲讽,对于哥伦比亚的农场主家族来说,这简直是离经叛道外加异想天开,只是这家伙不服输,就是要养出有用的磐蟹,开创一门磐蟹养殖业的新产业。
跑来不知死活的报名这个专业除了本身有用外,还有就是看上可以公然用学校的经费做自己的事情,毕竟她被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养殖磐蟹了。
“非常好,你们几个,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还没有小姑娘做事稳当呢?”
人家不仅没有好高骛远,根据对自然磐蟹的观察和培育,成功敲掉了应该敲掉的基因。
虽然动作不大,但是精准的完成了一个具有价值的基因操作,还根据自己的操作制定好了后续的处理方案和善后方案。
虽然用的技术是低级了一点,但是,这个事情就好像是做手术,把病人大卸八块可不是目的,以最小的创口把病灶割除才是目的。
“是,是,我们错了……”老头子们挨个低头认错,要说技术难度和炫技的角度,他们做的东西显然更好,完美而精妙的使用了老夏教的每一点东西。
但是,要说实际的效果,则是豆苗的最好,虽然她从头到尾就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技巧。
“那么,夏氏集团可以追加一笔投资,你最快完善你的磐蟹养殖试验场,如果后续没有问题,可以进入食品检测环境和安全性检测环节。”
“好!”豆苗喜出望外,还以为自己用这种低级的技术搞了这么个低级的产物会被一群大佬围着批来着,结果万万没想到师兄们才是被批的那个——话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一个个脸都绿了。
一段时间后,被名为「肉蟹一号」的试验产品就放在了博士和一票大佬面前,“这玩意儿真的可以吃吗?”
“可以,我试过,肉质还可以,口味没有其他肉那么香,至少能吃。”豆苗高声为自己的作品打包票。
「嗯,确实,有点寡淡」没有蟹的香味和鲜味,大概是把某些风味物质的积蓄基因也敲掉了又或者长得太快,风味物质被分摊了。
“口感不错,有点纤维感,如果加入调味料的话,应该能搞,料肉比呢?”味道寡淡在合成生物里面算是优点了,毕竟后期调味的工程量小得多了。
“大概每生长一斤肉需要至少二十到二十五斤饲料,不过绝对没有问题!”
正常的料肉比有5:1就差不多可以考虑从人工养殖场开除出去了,超过10:1几乎没有什么普及价值,超过20:1毫无经济价值,这个肉的成本会涨到没几个人吃得起。
“因为都是用垃圾和废弃物培育的,我尝试过用专门饲料,但是似乎受限制于磐蟹的吸收效率,反而料肉比更高……”
“培育时间?”
“单位磐蟹大约需要200天左右才能长到极限。但是,实际上120天的时候就可以采收,因为再往后虽然体型依然在成长,但是速度会很慢,浪费很多的饲料……”
“嗯,适合立体养殖,尽快培育第二代,你可以考虑修改它们的生长素分泌和各种合成效率,以最快速度长出更多的肉,如果不方便的话,也可以考虑提高抗病害能力,达成集中立体养殖的目的……”
老夏迅速提出建议,这种生物适合立体养殖,用于消耗其他养殖业和农牧业制造的生物质垃圾。
如果是这样的话,糟糕的料肉比就不是问题了,相反越高越好,这意味着你可以节省一大堆的垃圾处理费用。
“我建议可以加入山地的农业改良计划……”正好在矿洞里面养殖磐蟹,磐蟹是穴居生物,在山地矿洞和溶洞养最合适,加上是立体养殖和清道夫的结构,可以用各种处理过的生活垃圾和生物垃圾来养殖。
至于说味道好坏就无所谓了,反正最后肉类打碎之后调味、消毒、安全处理后,作为添加填充物使用。
于是,很快,维多利亚和龙门街头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免费罐头领取处,如何以最低成本完成食品安全性检测?
星盟的办法往食谱和氨基酸手性相同的低级文明行星上丢,相当于动物实验,之后才考虑找志愿者做二期测试,最后才是人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