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吐槽道,“这也是我们现在还能维持住防线的主要原因。”
伊比利亚可没有大炎的那道防御墙,就真的是在和海嗣打遭遇战,伤亡和损失比例比起大炎来说,只会更加惨重。
然而,卡兹戴尔援助了他们不少的空军单位,这就很大程度上让伊比利亚可以阻挡海嗣的成群攻势。
海嗣缺乏高膛压的火炮,也就意味着没有对空火力,漂航者说白了就是一只只小型的飞艇,升限太小,速度太慢且不够灵活,高台上的狙击干员都能够得着的单位。
因此,空袭对于现在的海嗣来说就是完全的单方面吊打,也因此,让老夏作出了它们的技术降级已经不可逆转的开始了,正常情况下,海嗣遭到这种打击,按照阿戈尔的资料它们应该把生物激光搬出来防空了。
然而,在被炸了七八座母巢的情况下,海嗣依然是那个样子,徒劳的用气囊发射的尖刺对空,打了个寂寞。
同样,这也是大炎人的想法,这次的海怪没有配那种光炮单位,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按照老石以往的经验,大炎的神光炮只能在开战前两天有用。
从第三天开始,敌人里面就得蹦出不少的长满大眼珠子的玩意儿,用激光和大炎对射,导致神光炮开一炮就得迅速隐蔽。
但是,这次,神光炮都要打到核心熔解了,也没看见海怪们的那些光能行者的身影,这让守军的士气稍微有了一点恢复。
如果不是防御墙变成这个鸟样子,这次的防御作战甚至可以说是轻松简单,楼船上的神光炮狙击消灭那些人形海嗣首言者,神火炮洗地,后面装上来的速射弩炮和天师们的法术查漏补缺,不管海怪有多少,都会和海浪一样撞碎在这坚不可摧的防壁上。
然并卵,防御墙上七八个巨大的缺口,即便是用楼船堵上了,也有不少的缝隙,需要地面部队用人命去堵住,更别说楼船堵在缺口,原本对接用的堡垒插槽就空了,整个防线的火力分配也就变得极为的不平衡。
能守到今天,全靠这些海怪好像失去了一个统合的指挥者,只是本能的在瞎撞,靠本能一点点摸索出防线的弱点,将地面部队集中在缺口,远程部队则压制那些失去了楼船火力点的墙段。
“将军,儿郎们损失惨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撤吧!”
「再等等」老石握着栏杆看向西边的京城,尼玛的,援军怎么还不到啊?
他现在就等援军一到,就果断跑路,反正他已经仁至义尽了,再做更多就没有必要。
之所以没有现在跑路是因为军队撤退可是个技术活,现在跑的话,不仅跑不掉,反而可能因为丢掉了防线地利,不用等朝廷追究就得被海怪追上来做掉。
所以,他必须等援军到了再跑,不用跑得过海怪,只要比友军跑得快就能顺利撤出战线,至于说援军死活他就顾不上了。
而且话又说回来,在官场上这样也好狡辩——你看,我自己在这里的坚守数日巍然不动,援军一接手就崩溃了,那肯定不是我的锅啊——反正死人不会跳起来辩解!
援军在哪里?援军还在驻地没出发,不是朝中大臣不知道势态紧急。
而是他们更知道现在顶住缺口是皇帝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也是一个阻挡了他们利益的武夫和绊脚石。
支援是肯定要支援的,但是,什么时候去支援,什么时候去摘桃子可就是一门学问了,“再等等,让那蛮横武夫再耗上一耗,不着急。”
“可是,若是那武夫直接跑了可如何是好?这海怪要是……”
“荒谬!历年来,海怪入侵从无深入内陆之说,何况说,有三关天险,自最近重城前往增援不过半日路程,便是海防关失守也不过是些许海边贫瘠之地而已,何况说,海怪又不会长久待在陆地上。”
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如果三关天险真的还存在的话,而且附近的军事重镇也确实有纸面上的5000名快反机动部队的话,那么消耗了政敌,又打压了武夫,还捞到功劳的一箭三雕的打算确实有很大成功率。
首先三关天险不说荡然无存,但也无法提供原本那么强大的防御能力。
即便尽可能的修复了一部分路障和两侧山体上的堡垒,也只是从原本的坦途变成需要花点功夫拔掉的钉子而已。
其次,五千机动步兵,在大炎被称之为神武卫军的部队,现在有没有五百个实际战兵就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了。
毕竟,神武卫军是基于自备干粮的良家子为兵,他们有着精良的装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作战意志。
但是,这一切的根基都是有足够多的,中产左右的家庭的子弟愿意去当兵,并且他们能够获得这份投入相同的报酬。
而现在的情况是,大炎的中产群体已经大幅度的萎缩,豪门贵族自然是不服徭役更别说兵役的。
就算不吃空饷,也很难找到足够多的兵员,更别说再加上吃空饷,将领贪墨赏赐福利等等行径,整个制度都快要崩溃了,这种情况下还指望有足够员额的部队那才是一个搞笑故事。
这个情况不管大炎的原型是哪个朝代,只要不是现代中国,实际上这种现象只会更加严重,唐朝鼎盛的时候,理论上有54万军队。
实际上拼了命也就挤出来虚数20万不到而已,然后还给李隆基先生一场战役几乎全送完。
然而,对于朝中官员来说,这些部队都是在纸面上查得到的,虽然他们都自诩「知兵事」,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知兵事」官员从未有一天进过兵营。
当然也不是绝对,太傅和天师都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一个经历过大炎在国力还不算很强的时候,关外邪魔破城而入,遍地腥膻,血河千里的惨况;
一个则是亲临过一线,见过大炎的基层部队败坏到什么程度,也见过这种部队面对邪魔和怪物的时候战斗力只有多少一点点。
这就是为什么,太傅认为天师的计划,百万大军丢进去最多有3成活下来的缘故,而换成当初的大炎军团,大约活下来五成是可能的,要知道,古代的军队活下三成就是全军覆没,实际打起来别说七成伤亡,伤亡超过一成就溃了。
也是为什么要起一堆要塞和城墙,因为只有在要塞里面,被怪物围了,他们才可能奋战到最后,以7成以上的伤亡顶住。
然而,这些「知兵」的官员,要么主动,要么被迫的洗掉自己身上的军方印记,因为除了开国和立国的皇帝,修文偃武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后面的皇帝不是开国的马上皇帝,他们以政务居多,而已事务少,换句话说,军队太强大,皇帝是没有自信心能够控制得住的——
他的祖辈可以,因为那是马上皇帝,一起打的天下,将军、士兵都认识皇帝,甚至并肩而战。
但是,他只是一个萌父辈庇佑上位,想一下,军队里面,因为父亲是将军而当上将军的军官在士兵眼里是什么样子,就知道后面的皇帝和开国皇帝在军队将领和部队眼中是什么模样。
所以,官员如果要进一步,就必须洗掉自己身上的军方印记,否则皇帝和朝廷都不会信任一个军政都能抓的家伙。
在这种时候,太傅无法开口,天师不能开口,朝中那些真正知兵的官员不敢开口。
因为此时把真相说出来,不仅会遭到打击,而且对于前线也毫无意义。
反而会导致朝廷陷入争斗,自己被猜忌当中,前线更加得不到支援。
于是,这么一来,老石就在前线孤立无援的状态下顶了整整两周,而那些被杀了子弟,被摧毁了集市的豪门甚至还垄断居奇,不肯开仓把粮草和原料放出来,到第三周的时候,哪怕多带了几倍的给养和弹药,也开始渐渐进入弹尽粮绝的状态。
至于说伤亡,老石已经不敢看了。然而,不管怎么说,大炎的旗帜依然在关头飘扬,至于说还能保持多久,那就得看朝廷什么时候派来援军了。
“将军,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就没人了!”下属简直是快要哭出血泪来,这都是舰队的骨血,一开始只是消耗的新兵和战斗力较差的部分,现在连都标营都填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