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需要的物资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避免城市里面出现原料、商品和必需品短缺,通常在城市近郊都有大型的仓储区和物流中心,以北京市为例子,每周需要的基础物资就是一座座的几十上百米高的山峰。
这还仅仅是居民生活物资,如果饱含工业物资和其他奢侈品等等的话,那么这个仓储群会更为宽阔巨大,尤其是在战争时代,还需要肩负给卢布林前线补给的重任。
只要拿下这里,乌萨斯军团的后勤不足的问题就能得到巨大的缓解,这里的小麦、面粉和各种成品军粮堆积如山,还有各种被服、弹药和燃料。
尤其是卢布林这座城市还负责在首都都市圈解体迁徙的时候,提供移动城市燃料的重任。
这里有完善的源石精炼工业区和大量的燃料储备,这固然让守军高枕无忧,也让乌萨斯意识到只要拿下卢布林,失去了燃料、粮食和补给物资的卡瓦莱利亚基甚至连迁移都做不到。
两个乌萨斯师从南北两个方向,如钳子一样试图切断卢布林突出部和后方卡瓦莱利亚基的联系,而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之前卡兹戴尔和卡西米尔合作项目里面,协助建造的城市轨道交通干道。
卡西米尔人并不蠢,他们不仅在沿线加大防御力度,还利用轨道线配置了相当丰富的装甲列车,这让乌萨斯人意识到如果不能切断这条通路,拿下卢布林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自身后勤和兵力不足的问题将会在这个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上全数暴露出来,只要卢布林坚持到三个月之后,保护了乌萨斯数百年的凛冬将军就会切断所有乌萨斯人的补给线。
大雪封路,乌萨斯再想通过国内的支援前线物资和后勤,甚至增援兵力的难度都会放大数十倍。
所以,对付乌萨斯的战术之一就是冬季防御战术——只要拖到冬季将至,乌萨斯人只要站不稳脚跟自己就会退回去。
他们的攻势也被称之为三月攻势,从六月到九月,三个月进攻,之后就必须修整,抽调人手回去收割和准备过冬的物资。不然的话,很快暴风雪就会切断国内到前线的大部分道路。
即便同样引入了卡兹戴尔的铁路技术,可是以乌萨斯的工业和基建能力,要铺设足够多的补给线路,还是天方夜谭。
整个卡西米尔核心战场犹如一个三角形,顶点就是卢布林,底座是卡瓦莱利亚基的两座近郊卫星城,三条边是新建的铁路网格,卡西米尔部队可以快速利用铁路线机动,并增援乌萨斯装甲师正面的两条防线,这个局势对于卡西米尔的防御是很有优势的。
天时地利里面,他们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但是人和方面就……骑士监证会要求抵抗到底,而商业联合会却要求转移到南方。
他们的资产都在卡瓦莱里亚基,商人阶级的软弱本性,让他们根本不寄希望于在此顽抗,就算打赢了,自己的资产也会被乌萨斯和己方的部队摧毁好几遍。相反,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效。
而对于骑士监证会而言,每一寸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封地,没丧失一块土地,就意味着建立在骑士贵族基础的上的统治被摧毁一份。
所以,他们在这次战争当中反而是和大部分的卡西米尔人一样坚持要求顽抗到底,而不是把家园拱手相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北方的骑士和南方的庄园贵族完全不对付,过去只能当一个受气包,被人巧取豪夺,还不如干脆利落战死在这里得了。
第八十三章 车站争夺战
第八十三章
对卢布林的围攻首先是从三角形后部的铁路线与城外的集镇开始,直接以不占大优势的兵力正面强攻重兵把守的坚城几乎是一个自寻死路的愚蠢主意。
但是,卡西米尔有一个最大的薄弱点,就是本来应该防御严密的两侧链接通道,守军各自为战,别说监证会和商业联合会的决策矛盾,就算是骑士贵族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派系。
当大家都只能守在卡瓦莱利亚基和卢布林城内的时候,这种矛盾可以暂时被遮掩下去。
但是当他们不得不应对乌萨斯的攻击而分成几个部分的时候,就差不多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了。
好吧,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谈不上不动如山,但也可以说是其徐如林了,谁离开坚固的堡垒去救援友军就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事情。
但是,所有人至少知道也会动弹两下,这就让乌萨斯必须策划好进攻的节奏。
不然的话,其徐如林也是在动的,如果时间拖久了,就会变成乌萨斯进攻部队被三面夹击当场暴毙。
为了尽可能的拖慢守军的反应时间,乌萨斯将C字包围圈的部队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绕过卢布林突袭后方「卢莱火车站」和周围的卢莱集镇的两个快速装甲师,这两个师以轻型装备为主,强调机动性,以绕过敌人的重兵阵地。
不然一旦被卡西米尔人发现,那么两列装甲火炮列车就会成为乌萨斯人最大的噩梦。
但是,即便如此,呈现十字型,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含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的卢莱火车站也没有那么容易攻破。
尤其是守军已经收拢了集镇的全部兵力和民用载具,在乌萨斯人来之前,利用进口的哥伦比亚快速掩体技术构建起来一道金属的城墙。
这种用4-7毫米的薄钢板和碳材料框架搭建的墙壁看上去厚实。
实际上防御力很差,主要的作用是起到掩蔽作用,而不是真的去挡对方的武器和蚀刻弹。
在墙壁上,脚手架一样的射击位可以让狙击干员在上面对敌人进行远程压制。除此之外,还有鹰架构建的哨塔以及上面的双管速射炮。
对于乌萨斯的重装师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对付的目标。但是,对于缺乏重武器和重型载具的乌萨斯501师和502师来说,就有点难啃了。
尤其是对方的营地里面,还有之前从卡兹戴尔进口的六架蜂鸟炮艇无人机和四辆哥伦比亚雷锤IV战车,这种装备了最新的源石电磁炮的坦克是刚刚送到火车站的,原本是准备转运到卢布林前线。
但是在乌萨斯发动进攻之后,运输工作就暂停下来。于是,这导致这座火车站会非常难搞。
不仅如此,他们地下车库还有十几辆卡西米尔的自产装甲车和坦克。
特别是那两辆卡西米尔「圣骑士」坦克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建造这种新时代的重骑兵单位。
所以,应用不少未知的先进技术,乌萨斯的情报部门到现在都没搞到确切的性能参数和配置。
只能确定他们的主炮是使用的维多利亚的增压铳炮的车载型,维多利亚人称之为「爆破加农炮」,利用源石弹包产生的爆炸法术反应,将一团极为不稳定的源石粒子团打出去,接触目标后直接爆炸。
但是就和维多利亚测试的时候一样,这种武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弹头过于的敏感,往往在接触到目标装甲的瞬间就会爆炸,缺乏侵彻力,只能依靠爆炸冲击波造成微弱的伤害。
而为了避免炮膛比敌人炸得更快,这种爆炸的威力也不足以达到隔着装甲把里面的人烧死或者震死的程度,也无法破坏结构,难以造成装甲崩落——对于重型载具的威胁性几乎为0。
可是对于轻型单位来说,这种高爆弹一样能把他们整个扬了,就算不炸碎,也会被冲击波掀翻,你总不能在战场上顶着枪林弹雨下车推车把它翻过来吧?而对于轻步兵来说,一炮下去,半径七八米的区域的人都死定了。
但是,其引擎,装甲,机动性,乌萨斯人现在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乌萨斯发动进攻的重点就在储存了这些先进战车的区域。不然的话,卢布林巷战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守军大约有一千多人,还有数百个随时可能拿起武器战斗的男性平民滞留在地下车站里面。”
“只有这么一点情报?”花了两天时间绕开正面战场赶到的乌萨斯指挥官有点头疼,兵力上自己这边占优势,但是地形上,对面占优势,而且时间还不在自己这边。
“他们的装甲列车赶到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