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除了引擎推进器,引擎本身都没解决,散热怎么办?叶冷机?”
“等等,老夏,能不能不要再说叶冷这个词了!”叶莲娜脸都涨红了。
“能带几个人”
“初步的载人飞船,你想带几个,两个,一个驾驶员,一个干活的,而且载人还在后面”
“ 能行?”
“鬼知道能不能,总之,第一步是把卫星发射上去。”
“有源石源石群,卫星会坠落的”
“那就低轨道卫星”
“生命周期不会太长的吧?”
“老兄,它只要能够正常工作,让我们拍下极地的遥感照片就够了,都不需要那么麻烦,而且你们都不宣传的吗?哥伦比亚那帮搞避难所,好歹是宣传在挖了,而我们说是要奔向群星,到现在连个架子都没有,你让其他人怎么和我们合作?”
这倒是大实话,包括伊比利亚和阿戈尔都是将信将疑的,因为老夏说的很对,哥伦比亚的计划不靠谱,但是他们至少在挖坑了,可是卡兹戴尔现在连人造卫星都没一个,说五十年内建造群星方舟,这怎么可能让人相信,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合作嘛。
“战争已经濒临尾声了,接下来是太空竞赛和冷战的时代,谁能够取得先机,谁就能主导之后的泰拉世界。”
要爆发的太阳就如同一颗冷酷无情的核弹悬在所有人头顶上,这就很大程度的抑制了热战的爆发,而新的战争和战场在另外的层面开辟——太空竞赛或者技术竞赛。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泰拉各国自然会因为各自的利益、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选择一个联盟加入,同时给对手使袢子,争夺更多的资源和人口,以拉高自己所属阵营的生存率。
而在这个时代,宣传的重要性格外重要,所以,哪怕人造卫星只能在轨道上运转几个星期,也得送一个上去,至少让自己这边的盟友和支持者看见计划是有成功率的。
不然恶性循环下,大家都去投资避难所计划,老夏这就只能说一句:等死吧。
第九十章 这就是在威胁!
第九十章
卡兹戴尔,中部地区,新曙光航天工业基地,卡兹戴尔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土地,这里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地盘都属于这个工业基地所有。
围绕中央的发射场,呈三角形分布,包括由数十座大楼组成的行政与训练中心,四四方方的六座筒子楼和井字楼构成的实验中心与火箭组装中心,以及远一点连绵起伏的配套生产制造中心。
在整个航天基地还分布着若干哨站,小型陆行舰平台构成的移动工作站点或安保站,在更远的山区,有多个天文观测站和定位追踪站点。
高大的钢铁发射架,如堤坝一样的训练指挥中心,起伏山丘般的厂房还有干净整洁的实验大楼,每一个地方都体现着一种别样的技术感和先进味道,当夜幕降临,各色航灯和照明点亮的时候,足以给所有心怀迟疑的投资者和合作者吃一颗定心丸。
至于说作用,大概也仅限于可以给合作者吃一颗定心丸的程度,在组装火箭数:0,在研发火箭数:0,配套设施启用率:不到1%,除了封闭式组装井字楼里面的那艘模型飞船外,连工作人员都没凑够一半。
其作用约等于马斯克的星舰,即让投资者和合作者知道你们还在做事,具体的进度嘛,大概也和马斯克的星舰差不多——只有他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能真的投入使用——甚至可能还要更低,毕竟马斯克的星舰好歹真的能飞,而这个模型连上天都做不到。
“缺人,却设备,缺资源,最主要还是缺人。”老夏对着崭新的会议室内在坐的所有人说道,“阿戈尔有多少技师可以投入使用?”
“如果有必要的话,阿戈尔科学院可以提供不低于2000人的技术援助队伍,但是......”歌蕾蒂娅作为科学执政官迟疑了一下,“但是,他们都缺乏航天航空工程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伊比利亚呢?”
“更糟糕,我们可以提供一部分材料和技术工人,距离你们的要求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伊比利亚大审判官也有点为难,这真的是泰拉破天荒的头一次,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可言。
“......”老夏头开始疼了,从头开始培训人员啊,从开始培育相关的航空航天专家开始的航天之旅,这难度也太大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最麻烦的引擎推进器有成熟设计直接抄,但是剩下的也麻烦啊,制造推进器的材料需要攻关,不能想之前做大型火箭弹那样但凡能凑合的地方就尽可能凑合。
飞行控制也需要攻关,基于泰拉技术的合成玉电子系统不至于从头开始搞,依然是难点重重,烧蚀外壳、箭体结构、燃料、甚至连整流罩都需要现攻关。
而以上的所有麻烦里面,最大的麻烦是要制造一个合格的试验场也很困难,需要模拟无重力和真空环境,还有强粒子放射环境,不然很难测定电子和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还有气象资料、各地追踪站点、超高速飞行物的测试、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大纲,对于泰拉人来说,都几乎得从头捡起来。
当然,这是正经航天业的麻烦,对于坎巴拉航天来说,以老夏现在的储备已经可以往轨道上发射宇航员了,至于说能活几分钟以及能不能活着落地,这些问题并不重要,毕竟杀人航天嘛~
“总之,先把人员到位再说,攻关的话,我建议先突破飞行控制系统和合成玉电子系统,这次既不能用湿件也不能用术士,必须是自动化的设备。”
这是当前泰拉航天最大的问题,飞行器靠湿件和术士蒙混过关,但是航天器却不能。
而且湿件在太空环境下的维持难度太高,会进一步增加各级子系统的负荷,将本来就复杂麻烦的航天器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并且大幅度的降低有效载荷。
而这个要求,就意味着泰拉人必须在原本的生物电子科技之外,单独从头研发一整套全新的电子科技树出来,就算有阿戈尔可以提供一些先民的知识,也非常的困难。
“第一步,先解决合成玉芯片生产问题,也就是以合成玉为基础,利用源石能量构筑的逻辑门结构,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老夏的技术缺失,免不了不少的地方需要使用源石科技和基于源石的控制板块,这就意味着他如果不用湿件的话,他的量子芯片将很难进行直接控制,需要转接口——就好像你不能把半导体CPU直接插到机械计算机上用。
更别说,他是没法生产完整的量子芯片,只能生产量子胞封装片,如果用半导体芯片工业的说法就是,他只能生产介于晶圆片和芯片之间的过渡玩意儿,比晶圆片来说,有一部分的内部运算结构和逻辑结构,比起成品芯片来说,欠缺一大堆的工序。
而完整的封装芯片数量不多,而考虑量子芯片的敏感性和精密性,以及泰拉航天的技术水平,指望从火箭残骸里面安全回收的概率基本为0。
“不要指望我的芯片,我的芯片是有数的,生物芯片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稳定工作,而量子芯片是有数的,而且我还不讨论从芯片到完整的控制板,再到一整套控制系统,这中间的差距。”
大概就好像是从螺丝钉到一辆完整汽车差不多,并不是很多外行人觉得的解决了芯片问题,就全部解决问题,仿佛是民用货架产品,即插即用——就算是民用货架产品,插主板上不兼容,最后捣鼓成砖头的又不是没有。
实际上,只是解决了一整套半导体工业的一个核心元件而已,接下来还有的是坑和坎等你爬,比如说发热,比如说主板逻辑,比如说主板功能板块,比如辅助芯片,比如多核心协作等等。
还有外置的其他附属模块,总之,生产家用电脑都是这么一大堆的麻烦,生产航天用计算机,得实现以上全部功能的基础上,还新增一堆怎么看怎么是刁难的要求。
尤其是当你的航天目标不是丢一颗工作几个小时的收音机上去,而是需要正儿八经的载人航天,甚至未来的货运航天,运输维修方舟的大量人员和物资的话......这些刁难的要求都是必须的。
“所以,我们必须开发一套基于合成玉这种特殊半导体的逻辑运算架构,没错,我们得从最基本的底层芯片架构开始,而这个部分,你们也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是半点都不会,甚至从什么地方开始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得有这个玩意儿,至于说这个玩意儿怎么开发,安排谁来,理论研究,应用实验怎么办,你们看着办。”
“阿戈尔有一部分的这方面的技术,主要用在之前对抗深海上,但是,性能恐怕不足,”主要是使用在斯卡蒂她们的武器上,所以说,蒂蒂为什么后来只唱歌不用剑了——因为罗德岛拿头去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