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刚刚来的时候打到的猎物,用了三发塔热弹才放倒,可难缠了,不过,也多亏了这家伙,周围的野兽都不太敢靠近。”
野生动物大抵都是警觉性极高的,这样的掠食者被放倒之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玩意儿敢于靠近基地,不过,同样野生动物也大抵是健忘的——很快,基地充沛的食物残渣和温暖的建筑物又吸引了那些胆子较大的小动物。
那些两脚兽有吃不完的食物和温暖的小窝,去看一眼又能怎么样呢?——现在在基地养殖区的小型走兽可能都是这样想的吧?还有那两只天天来蹭吃蹭喝还不给吸的雪豹。
“对了,苏茜,我们给你带了很多的家乡特产,包括你最爱吃的那种饼干!”格力特太太仿佛才想起来,慌忙的从行李袋里面拿出礼物,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准备了当地的特产礼物。
很快餐桌就给大大小小的盒子给堆满了,最后还是苦根叫了几个人帮忙搬到苏茜的宿舍去 ,不过也把她的宿舍塞得满满的。
“说起来,妈妈,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要不也一起留下来?”
“留,留下来?”格力特太太有些迟疑,她对于乌萨斯还是有很大的警惕心理,毕竟听着乌萨斯的恐怖故事长大的一代人,很难改变这种成见。
“可是,我们住哪里啊,还有家里的生意又该怎么办啊!”
“也搬过来吧,听说在南方一点,要建一座新的城镇,应该也很需要面包师的吧?”
“是,是这样的吗?”格力特太太略微心动,虽然说故土难舍,可是在生活的压力和钱的面前,一切的阻碍最终都不能成为阻碍,如果搬过来真的能够维持生计的话。
“再说,我在这边也花不到什么钱,存的钱应该够开一家店了吧?”
“不不不,不能要,你女孩子在外面,比我们更需要钱!”
“可.....可我这里真的花不出去啊”主要是她没什么消费习惯,对于那些消费品大多也不怎么感冒。
家境贫寒的小姑娘自然不可能像那些卡兹戴尔和北方农场来的卡斯特一样,没事去买点甜食吃——她们有这个余裕是家里有田有地,父母都有正规工作,来自家庭内部的财产转移让她们根本不需要担忧。
在吃食堂,穿配发的衣服,住宿舍,也不去南边的小镇消费的情况下,她的津贴和工资加起来就非常的可观了。
“怎么可能花不出去啊!”格力特太太一个字都不信,只当是女儿在说谎安抚他们。很快,他们的食物就送过来了,很普通的极地餐,装在金属的餐盘内。
主食为两只全麦面包,加了15%的苔麦粉的面包和维多利亚的面包完全不同,显得有点苦涩,但是饱腹感更强。
餐盘里面是标准的三菜一汤,两荤两素,外加一小罐乌萨斯人特别喜欢的盐渍猪油,用来中和面包的苦涩味道,菜是土豆烧肉、豌豆炖肉、酸黄瓜,汤是标准的乌萨斯人喜欢的红菜汤,都是高糖高油的食物。
而在靠近极地的地方,这种食物没人会觉得腻,当你在零下40度的超低温里面,趟着膝盖深的泥雪,顶着怪叫的寒风跋涉大半天后,只有这种食物组合才能让你恢复一点元气。
又或者是握着金属的法杖,一动不动在室外站立数个小时进行气象勘探和数据采集之后,除了一次热水澡之外,就只有这种热量爆炸的热饭菜能够让人不觉得自己是一具即将彻底凉掉的尸体。
而对于格力特一家来说,这种食物也很难说是粗劣,毕竟他们的经济条件,平时只能买最便宜的土豆和劣质混合面粉来吃,偶尔生意好,能够加点自制的野浆果果酱就是奖励了。
“破费了,破费了,其实只要有面包就够了,我们带了果酱”格力特太太总觉得这一餐饭的花销有点大,有肉,有汤,有菜,面包里面也没有加木屑和橡子面,怎么看都不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能拿得下的。
“没,没破费啊”苏茜愣了一下,吃食堂不是不要钱的吗?又不是去二楼吃小灶,就是这种大锅饭不要钱她才带家里人过来,不是她不愿意花钱,而是觉得以妈妈的性格大概是不会接受这种浪费。
“食堂提供免费的饭菜,所以格力特太太不用太紧张”
“这,这样啊,平时你们就吃这个啊?”
“额......也不是天天都这么吃”偶尔也整点好东西,比如说勘探组的意外猎获了什么猎物的时候,也会有蔬菜鹿肉汤,吊炉烤磐蟹之类的好东西整点。
“呼~”格力特太太长长吐了一口气,也没有那么拘谨了,“茜茜,看来你真的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啊,一定要好好努力认真工作啊,现在世道不太好,这样的工作可不能丢掉啊!”本来还对女儿在这边工作很有意见,但是现在没有了,毕竟在这个世道,这种待遇很难得。
不过,关于搬家过来的事情,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过,苏茜准备带她们去南部的小镇逛一逛,说不定会改变主意呢?
“啊,差点忘记了,我接下来还有课呢!”和兄弟姐妹相处了一阵子后,苏茜顿时想起来自己还有课。
“妈妈,你们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得去上课了!”少女慌慌忙忙的跑掉了,过了一会又仿佛一阵风一样跑回来,抓起法杖跑掉,“真是的,都工作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
“没办法,她在我们这里的学历最低,不得不和那些新招的员工一起上课。”不然的话,根本没法胜任工作,只能被当做一个人形湿件工具来用。
“来卸货了,新的食材送到了!”食堂外响起喇叭声,一辆卡兹戴尔的重型冷柜货车停下来,搬运工们将装在真空包装内的猪腿和牛肉一包包的丢到地上,很快就堆砌成一道肉组成的城墙。
食堂工作人员开着叉车过来将这些肉制品叉起来送入冻库内,除了肉食外,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在这里这些东西不比肉食便宜,甚至可能更贵一点。
这个场面让格力特一家看的目瞪口呆,转瞬之间眼前就是一座肉山是什么感觉,现在他们知道食堂为什么免费菜都这么好了。格力特太太说服自己搬家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第二章 极地探索准备
第二章
卡兹戴尔的太空信息的来源一直是一个谜,理论上来讲,他们在太空有一位航天员和卫星,可以快速得到相关的气象图片,但是,怪就怪在这里,后面的几次发射都失败了。
如果要说之前都是假的话,那么这些真实无误的遥感图片和卫星图片又没法作假,要说是真的话,那么之前的发射又全部失败,让人很难相信第一次就能成功搞定高难度发射的卡兹戴尔人为什么低难度发射却频频失误。
而建立的这个天灾预报体系则属于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你很难让这五个国家达成除此之外的任何共识,只有天灾这种对大家的生产活动都有巨大影响的事情,才会达成这种情报共享。
当然,也不排除这种预报服务的收费高昂这个原因,毕竟当一个产业能够盈利的时候,哪怕它的产品看上去再怎么不靠谱,都能吸引来大量的投资人。
不过,来自月球上拍摄的高清图片只能作为大范围的分析用,用于判断足以让城市撤离的天灾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精确的局部气象预报还是不行。
这得等到卡兹戴尔发射新的气象卫星上去才行,实际上,现在卡兹戴尔的卫星发射计划已经排满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成功数量为0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在月球照片难以覆盖的极地地区,气象小组的工作就十分的重要了,需要为进入极地区域的勘探队伍和小规模的侦查队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援,不然的话,在这种鬼地方遇到暴风雪很难活着回来。
在被南方的发射场牵制注意力的情况下,对于北方的探索行为就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当然,大炎和乌萨斯是大概知道一些内幕的,乌萨斯和大炎也选择了太空计划,但是雷姆必拓和莱塔尼亚却选的是避难所计划。
原因是莱塔尼亚不信任卡兹戴尔和乌萨斯,而雷姆必拓则是相比搞航天,他们搞避难所更加有优势——雷姆必拓最不缺的就是修一修就能入住的各种地下坑道甚至地下城。
加上他们和地下的杜林族还有来往,到时候借助这些杜林族的地下城市也可以顺利的度过灾难——当然,我是说第一波灾难。
地下避难所确实可以度过五十年左右的太阳风暴,然后之后大约100年左右的超级寒冬也可以度过去,再往后还是死路一条。
因为在太阳氦闪的吸气时期,骤降的温度,会让大地覆盖上一层至少10公里厚的冰层,他们的避难所就必须达到星际级标准,也就是水氧物质完全自循环,并且严格控制出生和死亡,在狭窄的地下空间苟延残喘。
相比之下,阿戈尔人如果要建立海底基地就比较容易度过这个阶段的末日,因为在厚厚冰壳下,水还能维持一定的温度,也有大量的水生生物和各种地热藻类制造氧气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