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看上去十分的完整。”阿戈尔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们给这个构造体取名叫“天坠物”,在阿戈尔人之前,它就已经在这片海渊之下了,甚至可能在先民的文明之前,它就已经在那里了。
水压和岩石保护了它,又或者它单纯是如此的坚固,哪怕是时光和深海都无法将它磨灭。凯尔希一份份的检查着阿戈尔人对它的研究,还有W小队收集到的下层实验室里面的从“天坠物”内部和周围收集的文物资料。
“首先,排除先民造物”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凯尔希和博士都认为这可能是先民制造的转运飞船,当初灾难发生的时候,掉了不少在海里,但是歌蕾蒂娅认为更可能是老夏那边的飞船,所以才有了此行的最关键的动机。
“其次,排除夏凛他们文明的造物。”因为老夏说过星盟飞船和造物的几个最大的特征,那就是缺乏装甲防护,他们擅长主动防御,擅长偏斜护盾,擅长使用各种方式来起到比装甲更好的防护效果。
这因为他们技术存在明显的飞跃断层,在工质引擎或者是常规宇航技术发展到巅峰之前,就提前进入了下一阶段,就好像蒸汽机还停留在三涨式的时代,就有人就提出了电动机的全部的理论,进入了电力时代甚至核能时代一样。
于是,纯粹的蒸汽机就近乎于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个时代,而发展出的文明就出现了明显的断崖,这种断崖并不会约束文明的成长,但是肯定会让他们的造物显得不那么的.......均衡。
他们可能还在用蒸汽发电,就如同星盟的飞船依然有工质引擎和喷射火箭制动系统,但是已经不可能用这种古老的蒸汽机来作为直接动力,即便是在飞船上装备,也是以一种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如核能烧开水的方式。
从阿戈尔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个造物没有明显的工质动力结构,装甲坚固得惊人,一度让阿戈尔科研部门认为可能是先民的空间站掉下来了。
“装甲坚固,没有工质动力,内部没有发现引力约束核爆推进的加速系统,那么说明不会是夏老板那边的文明。”
就好像用核能烧开水推动蒸汽机一样,星盟的常规航行方式普遍使用引力约束核爆推进的工质法。
好处是灵活性更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飞船变轨或者出现大幅度的加减速变化,坏处就是.......最高速度基本上属于是勉强能飞出星系的水平。
毕竟长途航行有跃迁引擎,没有必要去再研发一种长距离离子加速系统或者别的什么推进器系统出来,通过漫长到几周的加速时间挣脱时空的束缚。
“排除这两种可能后,只剩下最后两个可能,第一,这不是什么太空造物,它只是某种沉没的古老水面或者水下要塞,甚至是先民之前的文明遗留下来的设施,单纯长得像是一艘飞船”
毕竟阿戈尔人的考古资料里面也充满了大量的猜想和臆测,谁能证明他们说的所谓的驾驶舱真的是驾驶舱,而不是一个造型别致的厕所呢?
对于一个没有遗留骸骨和更多佐证的古文明的造物的分析,往往充斥着毫无理由的猜想和与事实相去甚远的判断。
就好像如果人类灭绝,下一季的文明,看见苹果手机的图标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十分自信的猜测这是古代人类用来检测水果的道具(虽然下载APP后,好像真的有这种功能)。
甚至于它们会对现代人类的生活、文化,产生巨大的误解,将人类视为某种类似寄居蟹一样的生物,终其一生,挥霍其全部的时间和努力,就是为了寻找一间石头构筑的巢穴,占据它,然后用来求偶——你还不能说他们这种猜想毫无道理。
那么阿戈尔人对于这个古代造物的分析也可能是完全的错误,这不是什么飞行器,而是先民更早时代的文明遗留的别的什么东西,甚至可能就是先民遗留的某种秘密构造物。
“第二种可能,这艘可能是飞船的东西,来自于第三个文明,既不属于夏老板的星盟,也不属于先民,更加不属于泰拉,那么它的主人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只有它的存在,它和深海里面的原始巨兽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这些问题萦绕在凯尔希的脑子里面,而那些回收的遗物,大多也都稀奇古怪,看上去很难分辨用途,就算有分析报告,她觉得可信度最大不超过30%的样子。
这些遗物大多都是类似合成玉的结构,有长得像电路板的块状物,有两个正八面体串成一串的,还有更多乱七八糟的造型和结构,而分析报告上给这些东西取了名字,根据发现的点和后续测试,猜测他们的用途,只是这都不能说明这些玩意儿的真实是什么。
“看来,还得去找夏老板问一问了。”因为这里只有这个家伙对于外星种族最为了解,“希望不是什么和人类敌对的生物”
第二十七章 崩塌
第二十七章
“啪!”一大瓶腐蚀性药剂砸在盔甲融合怪身上,强酸从破口渗透下去,不断冒着白色的烟雾,海嗣不是很怕酸腐蚀,可是那是建立在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再生和愈合的基础上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腐蚀性、剧毒和易燃化学品砸上去,这具潜水盔甲一点点变得迟钝起来。
肌肉纤维来不及再生就在高强度的运动和荷载下绷断,当达到某一个阈值的时候,胳膊与头盔就从主体上掉落下来,露出里面断裂的触手在不断的挥舞纠缠。
“噗!”审判官的利剑从两侧腋下刺入,准确的搅碎了这个怪物的核心,经过漫长的缠斗,这具盔甲怪物终于颓废的倒下了。
呼~呼~医生,上面还有什么值得提醒一下的怪物吗?”审判官一屁股坐在地上,累的几乎抬不起手指,其他干员也差不多是一个模样。
“我在调取监控,往上是行政区,有大量的海怪和恐鱼,不过,没有发现大型的融合体和喷吐者。”凯尔希通过还能使用的监控探头到处观察,“但是,最上方的机密实验室没有监控系统,或者监控线路是独立的,里面有什么我并不能确定。”
“太好了”审判官颤抖着手摸出一支卷烟点燃,在烟雾当中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一趟完了之后,我该考虑退休的事情了。”
在海嗣的老巢,外面还有一只被感染的深海巨兽在徘徊,头顶是3500米的水压,足以将钢铁压成一张铁片,建筑物里面还危机四伏,不仅有怪物还有成堆的安保设备。
虽然凯尔希关闭了设施的紧急状态,但是,她的权限只能关闭下面几层基础实验室的,行政区和上面的机密实验室甚至最底层的古物研究所都没有办法关闭,所以,越往上,安保设备还会越密集强大,前提是还没有被海嗣破坏掉。
“医生,那那边的事情完成了吗?”
“没有”凯尔希的声音伴随着某种可怕的金属扭曲声,似乎正在和什么装置较劲一样,“我在打开门,如果运气好的话,应该可以......算了,最好是别抱希望。”前提是驾驶舱真的是驾驶舱,而不是一个造型别致的厕所,而且那个造型本来就很难说到底是厕所还是驾驶舱。
“滋滋滋!”M3一点点用高温熔流和怪力撕开封闭古物研究所和通往下面那个构造体的区域大门,一共三层耐钢材料和高强度陶瓷合金壳子,比她听博士说过的极地导弹基地的防护门都要坚固。
老实说,这么坚固的东西,意味着后面的东西在先民和阿戈尔人看来,可能比一大堆的核弹头和反应堆都要来的可怕一些。
“打开了,都小心一点”M3从撕开的小小的缝隙钻入其中,后面是一座巨大的陈列厅,从“天坠”里面收集来的各种遗物和文物都摆在这里,这些都是经过研究初步判断用途和研究加值的,而环绕在大厅周围的各个分开的研究室和文物保管室里面的才是未知的东西。
从门牌来看,阿戈尔人把这些文物分为了三个类型四个级别,三个类型是:科技制品,生活物品和神秘造物,而四个级别是:安全,危险,高危,禁忌,周围的研究室基本上都是危险级别。
在大厅尽头的电梯旁边的指示牌上写着,高危和禁忌保管室还在下面,大厅里面都是安全级别的文物。科技制品是指阿戈尔人可以认知到的,源于某种技术的产物以及可以从中逆向出一定的技术成果的文物,一般是危险级。
生活物品则是指初步解明,是普通生活物件,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逆向价值的东西,一般是安全级,最后神秘造物就是完全无法理解其原理,用途,也无法使用的东西,普遍是高危级。
这些文物的造型十分特殊,首先不是夏老板那个体系的,甚至造型风格一眼就能看出来,多为某种黑色材质和类似合成玉的红色材质,显然夏老板那边是没有合成玉这种东西的,因此,不是他们做的。
其次,也不是先民的技术造物,这一点凯尔希也非常的明确,不管是设计风格还是造型,甚至材质都是如此,先民的技术造物多为金属和结晶结构,而不是这种石材一样的构造体。
“有可能是夏老板他们文明发现的那个古代先驱文明的造物吗?”答案是,一半对一半的概率,因为按照老夏的说法,这种造型和结构的东西,至少在他参观过的先祖文物博物馆里面的藏品来说,不太像,主要是文字方面的问题。
先祖的文字是一种基于五维感知立体文字,看平面是一个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五维结构的立体玩意儿。
识别的时候,里面不少较小的点阵需要往上拉出一个三维立方结构,然后由外向内建立一个四维空间模型,再根据当前的时刻按照一定角度旋转,最后两个四维立方体成45度交叉的时候,就能完全构造出先祖的文字内容了。
直白说,那就是一大堆的杂乱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与大小的像素点构成的方阵文字,正常人最好别试图用脑子去理解它,而且一个这样的文字可能打印出来是一整本10厘米厚的说明书。
更别说利用高强度的构造在建筑物和遗迹本身上构成这种三维结构,来叙述遗迹本身的作用,说明和效果,意味着,如果先祖不做刻意的伪装和拒绝阐述的话,那么星盟在扫描遗迹结构的同时,就得到了这个遗迹到底是干嘛用的说明。
而这里的文物上的疑似文字的部分,却是一个个造型圆润的东西,就好像是印章一样,为什么还要说是一半对一半的概率呢?
那就是谁能保证那个超古代文明只有一种文字的——大炎和维多利亚的文字的差别也没有比这个差别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