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补充一下,军舰肯定不可能,因为军事装备一般都是专业对口装备,为了稳定和战术精确性,还有大量的冗余和安全设计,让军舰的难度要高得多,这就好像你飞民航飞机其实不怕摔可以飞上去直接自动驾驶,而战斗机可能你连起飞都做不到。
显然,凯尔希赌对了,而老夏也是说的真得,真不要把飞船这种东西想象得太过于高大上,只要对方的文明是一个实打实的星际帝国,那么飞船对于他们来说,和家用车的区别不大,根本不是需要太过于专业的知识才能飞起来的。
不过,他说的也很偏颇,因为你要是遇到泰拉先民这种水平的,虽然也有大量的飞船和火箭,但是那就真的是高精尖产品,凯尔希这个搞法是肯定不可能成功的。
不管这么说,这东西真的给启动了虽然凯尔希目前只能通过这个球来控制它的简单移动,这意味着浮上海面是可以的,至于说能不能飞的问题.......留给专家去头疼吧。
【PS】
如何开车?不考虑撞死别人和撞死自己的情况下——减速刹车,加速油门,往哪边就搬哪边方向盘,只要场地够大够空,你学会开车不超过1分钟。
如何完成一次侧方停车或者倒车入库那就严肃得多了,如何在车流量巨大的路上不撞死人更严肃。
而到了如何造车的环节.........哈哈哈哈!
第二十九章 这个按钮是干嘛的?
第二十九章
随着控制球的转动,海水飞快由墨蓝变为浅蓝,沿途的海嗣触手和溟痕直接被构造体整个撞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样一个怪物向上浮起。
老实说,整个构造体的体积并不大,根据阿戈尔人的测算而言,大约为65X30X27米的体积,从内部的舱室和操作台来判断大约是8~12人左右的中小型载具。
内部结构分布非常的合理,至少就阿戈尔人能看出来的,内部包括居住区,活动区,还有可能是货柜舱的区域,总之,一看就是标准的量产型号载具,就是这个设计保质期是不是稍微有点太长了?
“轰!”海水被尖锐的头部冲破,在水花当中,长满藤壶和溟痕呈现出墨色的飞行器就直接完成了从水下到水上的过程,然后轰隆一下又砸回海面上,激荡起水波。
“没有飞行功能吗?”
“可能是有,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切换模式。”凯尔希面色凝重起来,“现在,先想办法回到岸边再说”因为海嗣已经被彻底的激怒了,从下面不断往上冲锋,还好这个构造体足够坚固,海嗣的大部分攻击都无法突破它的外壳。
“对了,文物和各种资料都收集齐了吗?”
“齐了”
“血清呢?”凯尔希没忘记他们这次下去的关键任务之一,“不知道哪一个是”艾丽妮从审判庭发的收容包内拿出疑似血清的容器。
“回去再做分析好了,现在实验室整个崩塌了,就算拿错了也没有办法了。”凯尔希摇摇头,接续尝试控制这个构造体正常的航行和移动。
这个学习过程倒是不算太困难,以她的经验而言,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驾驶方案,只是,在那些闪烁的符号看不懂的情况下,也没胆子乱按。
虽然科技以傻为本,但是有些傻瓜式功能还是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麻.....
.“医生,这个东西为什么在发光啊”煌看着自己旁边控制台上的不断闪烁的光滑平面。
“别按”
“啊?”她已经把手放了上去,虽然没按,但是手放上去了,下一秒钟,就听见嘎嘎的机械运动的声音,“你动什么了?”
“我不知道啊!”煌也很慌,她没按下去,只是手掌虚浮在上面的而已。
“哗啦!”藤壶和珊瑚礁化的结构从构造体上脱落,露出下方黯淡的白色和朱红色来,外形变换,四组大型喷射引擎从收纳舱内翻出来,汹涌的焰流将这个构造体从潜航模式直接切换为了飞行模式。
而此时凯尔希完全没反应过来,手里的控制球一个滑动,惯性就让所有人变成了滚地葫芦,“医生,这玩意儿他飞起来了!”
“我知道!”凯尔希试图去抓住控制球,但是疯狂摇摆和滚转的构造体让她的举动只是加剧了失衡的速度和幅度。
于是,所有伊比利亚人都看见一个巨大的构造体在空中滚转,翻转,各种螺旋线和S线乱飞,最后一头咣当一下撞击在小镇的钟楼上,然而,四组动力强劲的推进器让它不仅没有停下,还顶着地面飞快的向外推动。
最终,撞击在镇外的一座山丘上,才彻底的不动弹了,零件洒了一地,并且制造出一条人工小型运河一样的沟壑来,这种程度的损伤就远远超过了这台老古董的自我冗余和修复能力,于是,驾驶舱内只剩下了黯淡的红色警告光芒。
显然,这次的损伤就不是煌的简单修理法能够对付过去的问题,因为透过驾驶舱往外看的话,会发现一只喷射组件就插在自己头顶上的乱石堆里面。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从深渊爬出来了。”灰头土脸的干员们在M3的帮助下,撬开了舱门钻出来,一屁股坐在滚烫的沙地上。
几周后,两艘工程陆行舰把这个构造体连带那些洒落的零件什么的都弄到了卡兹戴尔的研究设施里面,于是,正在筹备下一次极地考察的博士就不得不从乌萨斯赶回来。
这边老夏已经在开始干活了,好几张粗略测绘图挂在研究室里面,歌蕾蒂娅那边也在辅助对回收的文物和阿戈尔资料做翻译。
“你看看,这东西认识吗?”构造体外壳已经清洗干净,露出洁白的外表和红色的装饰纹路,非常的漂亮,仿佛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不认识,印象当中不会是先民的造物”博士仔细打量着这些照片和材质样本,“你呢?认识这种结构吗?”
“也不认识”老夏摊手,他比博士稍微好一点,至少在这方面的见识要好得多。
“初步可以确定,这东西应该是大气层内或者近地空间的飞行器,因为它的引擎的喷射能级达不到做行星间航行能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能飞月球是极限,飞火星是痴人说梦。
“而且是民用的”全船没有找到舰载武器系统,应该就是单纯的民用运输或者科考船舶,“支持潜航和飞行能力,初步来讲,我的判断是科研船的概率较高”
而且老夏没说的是,由于结构维持完好,所以上面的一些独特的结构让他觉得这东西应该是由某种具有长距离宇航能力的母舰携带并投放的载具。
“文字解码呢?”
“完成了一小部分”老夏揉着额头,还好星盟见多识广了,虽然翻译系统很吃力,但是还是一点点强行破译了部分的文字,毕竟更生草的先祖多维立体文字都能解决,这种符号系统解决起来问题也不是非常大。
“这是刚刚破译出来的词典,你看一看”博士随手翻了翻词典,皱起眉头,“就这一点吗?”只有一些最常见的词汇的翻译比如说“是”“否”“看”“拿”等,专业术语词汇一个没有。
“专业术语词汇,除非你能搞到他们的储存器和某种专业书籍,否则翻译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老夏也有点头疼这东西。
实际上星际交流普遍不涉及技术交流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些术语都是对方文明的内部定义用语,除非对方准备灌顶传功,否则你很难通过日常交流词汇的破译来理解对方的技术文档。
“但是,好消息是,我把控制台上的标记破译了一小半,和凯尔希医生猜的差不多,确实是......很简单”百分之九十的操作可以在控制球上完成,剩下操作则通过控制球和其他的不超过5个按键也可以,但是这仅限于老夏破译出来的操作,更多的操作就不知道了。
“逆向?”博士看了一会问道。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