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离子电推模式启动,在此时,泰拉的大地已经呈现出球形弧面,略带橘红的行星地表,白色的云团和大气层衍射和反射形成的蔚蓝色的光晕,是泰拉人没有见过的景象。
就好像是一颗璀璨的宝珠般镶嵌在漆黑的天鹅绒之间,周围那些闪烁的亮点是源石陨石带,仿佛点缀在宝珠周围的碎钻。
“追踪显示,目标成功入轨,现在调整速度为同步速度。”早露按照地面站的指示操作飞船保持和地表同步速度,让自己待在这个炸出来的无陨石空洞当中。
“完成……一切顺利,没有意外,是否马上执行开仓作业!?”
“执行!”货仓打开,夹具将空间站舱体释放出去,而接下来的工作就得她们三个当中的两个执行EVA作业,夜莺负责留守。
“准备好了吗?”早露飘到舱门前,抓住把手,“嗯!”艾莉亚点点头,舱门打开,即便是带着面罩都显得略微刺眼的阳光照射在身上,让人忍不住想抬起手遮挡一下光线。
“保持姿势,不要乱动”在太空当中乱动手脚的下场就是变成一个原地的陀螺,保持双臂在前的姿势,双脚缓缓落在飞船表面,磁力靴吸附住之后,手臂才能自由移动。
早露站在船壳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抬头看向璀璨如宝珠的泰拉大地,慢慢的抬起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再次踩在船壳上,电磁靴发出一声轻响。
“你在发呆吗?”
“不,我只是在想,我这一步跨了多大”站在这里往下看,她一步就从乌萨斯跨到了伊比利亚,过去认为宛如天涯海角的距离和分别在这个时候显得无比的渺小且不值一提。
站在这无比高远的地方回望来处,没有国界线,也看不见城市,所有认为无比重要的东西,无比泾渭分明的边界,在这里都不见踪迹,甚至于连乌萨斯广袤的国土都显得如此的狭窄,狭窄到令人感到逼仄难忍的程度。
“你还好吧?”
“没什么,开始干活吧!”早露掏出工具组挂在小臂上,自动焊接器和组装机械臂已经就位,现在她们需要把三个拆分开的空间站舱体拼成一个。
虽然这些东西最轻也有几十吨重,但是在微重力环境下,只需要轻轻一推依然会飘出去,更别说她们装备的喷射背包可不是氦气喷射,而是电喷,功率很强——所以,地面训练的时候,差点出了人命,还好老夏的医疗设施给力才救回来。
但是颈椎骨折的人就算救回来也只能告别天空了,这种陈旧伤再一遭遇过载百分百再次折断。
整个工期长达一周,她们每天只允许出舱最多两个小时,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组装好空间站核心舱然后进入返回舱内,返回地面。
接下来第二次发射会给空间站送配套的设备和物资,第二班航天员就幸运多了,她们只需要在飞船里面待一两天,就可以转移到空间站里面,然后利用空间站的机械臂回收之前舍弃在太空的火箭主体和引擎。
第三班将一共三枚火箭的引擎和主体变成新的空间站扩展舱室,并且送更多的空间站功能舱室上来,接下来是第四次、第五次,陆续发射人员,货物,生活物资,燃料等等,而之前的火箭的主引擎就被用来建造方舟往返穿梭机使用。
当轨道港完成,就可以采集爆破源石打开通路,储备返回地面的工质和燃料,这样火箭就不需要舍弃主体只保留返回舱,而是可以反复使用往返。
承担地天转运的职能,而且等到熟悉技术之后,之后还可能制造更大的火箭和空天运输机,在地球上需要至少一百年爬完的科技树,在这里可能一年就足够了。
但是,发射并不会太密集,毕竟老夏搓火箭的速度不会太快,而且宇航员的培育速度也不太跟得上,最关键的是,这个大空洞的发射窗口也不是每个月都有的,能够维持两个月发射一轮算是比较高频率了。
第六十九章 成功返回
第六十九章
泰拉轨道,在一开始的新鲜感和使命感消退之后,早露就明白为什么需要做那种严苛的抗孤独训练了,因为她剩下的工作就是无聊与无聊的混合体,还有就是在阴暗,狭小的空间内度过的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
“给你~”夜莺轻轻一推,一根能量棒就滑向驾驶舱,被早露一把抓住,“空间站主体工程还有一天就完成了,终于可以回去了。”早露撕开包装,露出黑乎乎的内容物,巧克力一样的能量棒上用食用色素标记成一节节,每一节就是一口的分量,确保不会留下残渣污染舱内环境。
“番茄牛腩味,只剩下这种怪东西了”番茄牛腩是所有能量棒里面最后被吃掉的,因为味道真的太怪了,多吃两口就腻得不行,但是,在这里也没得什么可以挑剔的。
“我泡了茶要来一点吗?”艾莉亚举起手里的两个带盖子的杯子,上面插着防反流吸管,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圆形的切开的塑料薄片,在吸的时候,塑料片向外张开,就能将里面的液体吸出来,而不用的时候,塑料片会因为张力自己复原,堵住里面的液体和水蒸气泄露出来。
“不用了,我还得去检查一下舱室主体工程”早露换上舱外行走服,飘向转换舱门,用力抓住门把手拧开,厚实的舱门打开一条缝隙,她一点点挤过去,然后关好舱门并检查气密性无问题后才将双层面罩拉下来。
第一层是镀金遮光罩,第二层是显示面罩,可以避免因为直视太阳而被烧掉眼睛,在太空里面,不带任何防护直视太阳的下场可不怎么样。
“滴~”早露打开换气功能,很快就响起嗤嗤的抽气声,直到显示“减压完成”才再次检查自己的保险绳,安全装置无误后,打开最外层的舱门。
群星闪烁在漆黑的夜空之中,在不远处,青黑色的巨型源石块反射着太阳的辉光,宛如一块块黑色的宝石,在飞船一侧,空间站主体已经大体对接安装在一起。
早露松开电磁靴的吸附,以最低功率启动背包,向外飞出,在太空里面可不能学电视剧上那样用力蹬踏飞船外壳,特别是吨位不大的小飞船,那真的会导致飞船失衡旋转甚至偏移轨道。
没有阻力的环境下,你施加的力再小,目标的质量再大也只意味着加速度小,而不代表它会纹丝不动。
因为不存在克服静摩擦力让它动起来的问题,当然,差距到一定程度之后,这几微米的误差一般可以忽视——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激光在内的直射型武器,不管速度有多快,都只能在中近距离使用的原因。
这几微米的差距,被光秒以上的距离放大之后,就意味着会产生一个无法忽视的命中误差,而飞船本身却没有办法去协调这种误差。
因为里面的船员和机械的活动造成的影响对于飞船本身来说确实太过于微弱了,没有任何设备可以达到这种灵敏度,即便可以也无法真的实行这种灵敏度,因为带来的麻烦会更大。
要想长距离攻击,只能使用两种手段,第一种具有某种超光速的指向性雷达校准射击,第二种,自己能够不断的修正弹道的武器,否则的话,要么亏命中,要么亏射速。
亏射速的办法是先广角弱激光照准,然后缩小光斑校准,增大功率为杀伤激光,这意味着射速会下降,而且敌人会比你先接受到激光数据,反而可以快速反照射,省掉校准的时间和误差。
所以,这种办法普遍用在群殴上,类似于八百里外丢了一发手里剑这种,单挑或者双方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用这种办法就是在自寻死路了。
早露飘向不远处的空间站主体,白色的主体仿佛拥有三个节的短粗甘蔗一样,圆滚滚的表面只有舷窗,什么都没有,不过,内部的设备相当一部分已经安装完成,也拥有加压舱和必要是工作设备。
“啪!”手掌轻轻的触碰到空间站外壳,沉闷的声音通过硬质宇航服传导进内部,变成一种浑浊而低沉的响声,掌心和指尖的吸附住外壳。
早露艰难的扭动腰,提起下半身,双脚一点点靠近外壳,随着一声轻响,重新吸附成功。
这才断开手掌上的吸附器,切换为足部吸附,在空间站外壳上行走起来,洁白的外壳上到处都能看见金色的保护金属薄膜布和碳纤维布覆盖在接口和敏感电子设备上。
“滴滴~滴滴~”早露调出手里的探伤系统,开始逐步扫描空间站是否存在漏气点和隐藏的伤痕,在完成开工前检查之后,才走到舱门前,用力拧开舱门,钻进去。
此时,空间站内还没加压,各种工具和电线漂浮在站内,早露关好舱门后,将电磁靴切换为舱内吸附模式,靴底弹出数个细细的魔术贴一样的结构,吸附在舱室内的织物上。
放置在支架上的全息操作台拉到身前,显示出当前的空间站设备情况,管道和线路已经接驳完成,必要的设备也都安装好了,现在主要是进行检查工作,并且安装一部分重要性较低的内部设备组件。
在太空很难察觉昼夜,因为对于她们来说,一昼夜真的可能就几分钟而已,飞船在轻微的自旋转维持稳定,因此,几分钟就太阳就会从舱室另外一头升起。
一直忙活到计时器响,早露才完成今天的工作,明天如果第五次检查没有问题的话,就可执行返回程序了,返回程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飞船的主体和空间站对接,形成一个新的空间站舱室。
第二部分,分离指挥舱或者说返回舱,在自带的小型引擎作用下,进入大气层并减速降落在伊比利亚海上,到时候会有阿戈尔的追踪船来回收返回舱和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