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下邳陈家有一个名叫贞娘的小妾,晚上穿着一身红纱在井边洗头,那家的正妻正好路过,她嫉妒贞娘在陈家老爷面前更受宠,于是从后面将贞娘推进了井里!
那女人的娘家势力很大,陈老爷拿她没办法,只能打通关系按照贞娘失足落水结了案。
一年后,正好是贞娘的忌日,那陈家正妻大晚上莫名其妙穿着红纱在贞娘被推下去的井边洗头,然后一下子跳进了井里!”
吴妈低沉的嗓音加上诡异的故事,顿时让两名丫鬟被吓得瑟瑟发抖。
“本以为贞娘完成复仇这件事就已经了结了因果,没想到事情还没完!
从那以后,整个下邳城里就连发生怪事,有人晚上莫名其妙投井自尽,有人在井里看到了一团团纠缠在一起的头发,还有人看到穿着红纱的女人晚上从井里爬出来……”
“从此以后,在这下邳城里,大晚上在井边洗头就成了犯忌讳的事。
他们都说这是因为陈家为了掩盖真相,没有替贞娘洗刷冤屈,贞娘这是在报复呢!”
“她、她有冤屈找陈家的人不就好了吗?”
一名丫鬟装着胆子小声说道。
“你去跟厉鬼讲道理看看?”
吴妈顿时冷笑起来,额头的皱纹都拧在了一起。
丫鬟立刻被怼的不吭声了。
“对了,这两天你们也别往湖边跑。今天早上我去市场买菜,听到卖鱼的贩子说靠近骆马湖的渔村出事了。
昨天晚上有两个渔夫去骆马湖上打渔的时候,忽然直接掉进湖里了,据说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渔村那边已经在传言是水鬼索命!”
“知、知道了!”
又是井里有冤魂,又是附近的湖里有水鬼,两个丫鬟当即被吓得不轻,心里产生了极大的阴影,尤其是对水。
当天干活的时候,她们两个别说靠近院子里的水井了,就连水缸都是避着走,那模样像是生怕水缸里会蹦出什么东西来,那神经兮兮的模样,惹得管家将她们一顿臭骂。
当然这是后话。
偷听完吴妈的讲述,徐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那个从井里面冒出来的贞娘应该就是他昨晚消灭的厉鬼。
只是这贞娘也喜欢从井里跑出来,头发也是长长的,莫不是在东瀛有个叫贞子的远方亲戚?
或许只是个巧合……
徐明把玩那枚散发着阴冷气息的奇怪玉佩。
又或许不是……
再想到吴妈所说的附近骆马湖有水鬼索命。
白门楼的厉鬼、井里的冤魂、湖里的水鬼,再加上牛家村的亡魂……
小小一个下邳真是‘人杰地灵’啊。
徐明不禁感叹道。
直觉告诉他,种种事件之间,或许有什么联系,只是暂时线索太少,没有什么头绪。
徐明当即决定,等会就去吴妈口中发生水鬼索命的渔村看看。
徐明先到吴妈口中的市场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件事已经彻底传开了。
那座位于骆马湖畔的渔村距离下邳城不过三四十里路,渔家晚上打渔,清晨便将一晚上的收获装上马车或驴车,拖到下邳城来卖,然后换回生活必须的柴米油盐。
现在闹出了这种事,整个市场顿时显得人心惶惶。
第七百一十七章 渔村
徐明很容易便从菜农口中打听到了渔村所在的方位。
为了节约时间,徐明又花钱雇了一辆马车,让车夫直接载着自己向渔村驶去。
三个时辰之后,徐明从晃悠悠的马车上被车夫叫醒了。
“客官,小王庄已经到了!”
徐明付了报酬,同时与车夫约定,明天还是这个时间来渔村接他。
马车渐渐远去,徐明转身向渔村走去。
面前的这座渔村与徐明第一天来时遇到的牛家村没什么区别。
就是门口的菜地没有了,换成了一根根竹子搭起来的架子,上面晒着鱼、海带、海藻等一大堆海产品。
徐明还没进村,远远的便听到一阵哭天抢地的吵闹声从村子尽头的一间小院里传来。
徐明心中一动,连忙走了过去。
这家外面已经围了不少人,最里面一名农妇带着一名小女孩,身上穿着孝服大声哭嚎着。
门口竖着招魂幡,大片大片的白色纸钱被撒向四周的天空。
可奇怪的是,无论是院落里,还是室内,都没有看到丧事最决定性的东西——棺材,或者说遗体。
徐明躲在远处仔细观察了一番,又发现这对母女似乎并不像是在演戏。
对着衣冠冢哀嚎大哭,徐明立刻便想到了吴妈口中那个出事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