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甘雨看到明天的报纸内容,会不会连夜赶过来...
第十章 熟悉的感觉
正沉浸在激烈讨论中的李烨和刻晴,根本没有注意到旁边钟离的动作,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俩人现在的动作有多么暧昧。
之所以刻晴完全没有察觉,完全是因为早已经习惯了。
其实刚开始刻晴以快雨身份,跟李烨在商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亲密碰触是非常在意的。
但随着不断深入了解,刻晴发现李烨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完全是全神贯注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别说轻微的肢体碰触,哪怕紧紧的靠在一起,他也根本不会察觉到。
或者即便察觉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此时李烨满脑袋考虑的都是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另外便是李烨的工作效率极高,这种高效不仅体现在做事雷厉风行,更在于他极具扩展和跳跃思维的思考方式。
因此即便是刻晴,在与李烨讨论问题时只要稍微分心一下,都很可能彻底跟不上李烨节奏。
哪怕真遇到这种情况,李烨还是会非常耐心的重新讲解一遍自己的思路。
但对于生性好强的刻晴来说,她最看不惯的便是「懒惰」与「低效」。所以更不允许因为自己分心,导致整个工作过程变得极为「低效」。
久而久之刻晴与李烨合作的过程中,便也不会再去估计这种所谓的肢体接触,毕竟能跟上李烨的思路已经非常耗费精力了。
只是以前刻晴与李烨合作,都是以快雨的身份,而现在是用刻晴的身份与李烨合作。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刻晴确实早就习以为常,但李烨的潜意识里却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又觉得很对劲。
尤其是那种莫名熟悉的感觉,似乎是在某些地方,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而且还绝对不止一次那么简单。
俩人在商讨过程中,很快便不出意外的遇到了争执不下的问题。
李烨用手指不停敲着自己的手掌心说:“如果想要避免丘丘人的骚扰,关键不是拥有击溃丘丘人部落的力量,而是把这份力量展现出来。
同样的集市的力量不仅是展现给丘丘人看,更是要展现给前来做生意的客人看的。
有安全感大家才愿意来这儿做生意。
望舒客栈之所以消费再高,也从不缺住店的客源,就是因为大家都深知,只要进入望舒客栈便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可以舒舒服服,没有任何顾虑的好好休息一晚,放松自己的神经。”
璃月港的商人知道李烨赚钱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烨烧钱的速度那也是无人能及。
按照李烨的计划,仅仅是建造一个集市的消费,就高达数亿摩拉。
关键地皮免费送,这笔投入单纯用于集市建造和维护。
刻晴明白李烨的想法,但她也提出了自己顾虑的方面:“道理我都懂,问题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费用的问题!
哪怕前期亏本运营,但至少也得有个限度吧?
按照你提出的计划,咱们的支出成本至少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再提升三到五倍,这还不是一次性的投入。
之后每年都必须得大量摩拉来用于维持和维护所谓的安全保障。
关键是投入大也就算了,收入呢?咱们的收入来源呢?
总不能坐吃山空,或者靠「万民钱庄」投资赚来的钱,持续不断的填补这个无底洞吧?”
李烨知道摩拉不是大风刮来的,但这笔投入是必须的。
根基打不好,随着后续的发展,各种问题的弊病也会随之出现。
到时候再想解决,绝不是区区几亿摩拉就能解决的了。
李烨毫不犹豫的驳回的刻晴的顾虑说:“我不要花费摩拉的数字,我只要设计方案!
你只需要考虑如何设计建造,摩拉的事情全都交给我来想办法!
再说前期基础建设的投入,本来就别指望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如果咱们没有这经济能力,自然不会逞强,打肿脸充胖子。
但我计算过以咱们今后的营收水平,完全足够支撑归离原集市的建造和运营。
再说你先把设计方案拿出来,后面我来想办法降低建造成本。”
降低建造成本并不是单纯的偷工减料。
而是从运输成本、人工成本、设计成本等多个方面,找出最简单,最高效,最低廉的方式。
比如雇佣稻妻人,就是典型的减少人工成本。
如果乙方遇到李烨这种甲方老板,估计会开心的一跳三丈高。
然而刻晴现在非但不开心,反而被李烨强势的态度,弄的想要吐血三升。
知道你能赚钱,但咱们还有那么多项目需要摩拉投入,你想过没有呀!
刻晴只能迂回想办法:“在归离原建造,前期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石料、砖料从轻策庄运过来,运输成本甚至是石料成本的一倍还多。
所以与其把钱用在运输方面,不如咱们干脆先投入一笔,在归离原建造石料厂,不过这样的话工期和前期投入又得重新计算了...”
钟离在旁边默默的看着俩人陷入忘我的讨论,他总觉得刻晴距离暴露,恐怕已经不远了。
尤其是你这一口一个咱们,知道是你刻晴以快雨的身份,跟李烨搭伙一年多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小两口,因为摩拉的问题开始争吵不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