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维护不需要满流魂街的跑,只需要定期检查基点,并进行维护就好,一下子,将工作量砍掉了百分之九十!
最后,则是以防扩张需求。
流魂街是会扩展的,随着现世人口的增长,流魂街的数量也在缓缓的增加,不可能说后面的流魂街就不保护了。
虽然那些贵族老爷很想这么做,但不行。
这会影响到灵子平衡。
因此如果不解决这点的话,这个计划也很难实施。
后续的扩展也跟现在大同小异,和维护一样,同样被三人将工作量砍了下来,不对,应该是压缩了下来。
这和维护不太一样,维护只需要检查就行,有错的地方修改,没有的则不用管。
而扩展,该做的你还是要做,只是集中在这里布置结界而已。
此时,一郎他们三人正在做的就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复杂的一步,构建基点。
这一步剑八他们帮不上忙,因此在向一郎确认后,便准备转身离开,将流魂街里剩余的虚清理一下。
“剑八,等一下。”
然而,就在剑八和八千流准备出发的时候,却被一郎叫住了。
剑八看了看一郎手下正在成型的基点,饶是他再不通鬼道,也知道这是个关键时刻,因此皱着眉头说道:“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之后再说,我觉得,你还是专心搞好这玩意儿要紧,我担心它会炸。”
“......”一郎嘴角抽了抽,这家伙对鬼道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不用担心,第一不会炸,第二,说几句话而已,不影响。”
剑八有些怵的看了眼一郎手下的东西,显然不怎么相信,虽然他不怕,但其他人怕啊。
“行吧,尽快,我还是担心会炸......”
一郎不禁莞尔,原本有些哀伤的情绪也缓和了一点,一郎认真的看着剑八,说道:“这次的事情就快结束了,之后的一周到两周内,队长会逐渐将队里的事情移交到我的手中。”
“......你是向我炫耀你要当队长了吗?”剑八默默的吐槽道。
一旁的弓亲他们也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一郎,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这么装逼。
一郎摇摇头:“这不重要,剑八,重要的是,十三队,没有退役!只有升迁、调度和战死!而前两个,都不是队长会做的!”
剑八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脚下一错,瞬间出现在一郎面前,严肃的看着一郎,沉声问道:“什么意思?!”
见此,弓亲和一角也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收起脸上的嬉笑,严肃的看着一郎,等待他的答案。
“同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剑八!这是队长的原话,所以剑八,好好调整状态,不要让队长失望.......”
说完,一郎便闭上双眼,开始将精力集中在基点的构建上,避免自己去过多的想这些东西。
“同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剑八吗.......”剑八低声念了几遍,明白了点一郎的意思,即使一郎闭上了双眼,但他还是郑重的看着一郎说道,“我不会让花大姐失望的,放心吧,她也是我最敬仰的人!”
说完,便跟八千流转身直接离开,不过,他那沉寂的心,却随着一郎的这个消息而缓缓的发热起来,这一刻,终于要来了吗.......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四番队的儿子们!你们的爸爸回来了!
剑八他们离开后,一郎继续集中精神设置手中的基点,正如他刚刚说的那样,这个难度并不高,以至于他都能做到心分二用。
但也仅此而已了,难度是一回事,但工程量,又是另一回事。
这东西毕竟预计是要运行数千年的,即使大量的主要构建工作会移交到后续的日常维护中,使得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但他们也必须要先完成大体的框架,才能让后续的负责人只需要跟着框架填充术式就好,而这一部分,工作量依然巨大。
即使是一郎他们三人全力以赴,依然花了足足三天时间,才初步完成基点的构建。
是的,到目前为止,他们三人的工作还只是初步完成,还没到移交给鬼道众的地步,由此,便可以看出这东西的工作量有多大……
“呼~”起身长舒一口气,一郎活动着筋骨,虽然结界只是初步完成,但下级虚已经无法轻易的进入尸魂界,要想进来,只能由大虚带队。
而大虚撕开黑腔的动静,又会被静灵庭提前侦查到精准位置,并且经过三天的扫荡,残余的下级虚也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因此这场长达数月的动乱,到目前为止算是初步结束了。
而一郎他们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毕竟这场乱象其根本原因还是他和浦原搞出来的,虽然收获巨大,但同时,静灵庭的损失也非常大。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一郎他们错误估计了蓝染的势力,谁能想到蓝染现在除了亚乐思还带领着最强的大虚史塔克?
而且还把拟态斩魄刀的技术进行了升级,拥有了更强的伪装能力。
这特么谁能想到?
拟态斩魄刀的那些缺点一郎和浦原不是不知道,也想过办法,但受限于思维的局限性,也就是俗称的知见障,反正短时间内他们是没办法的,这无关能力,或者说只有那种生而知之的人,才能不受任何思维的限制,一路钻研下去。
反正他和浦原都办不到,只能先搁置一段时间,等大脑冷却一些,吸收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后,再回头去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思路。
以至于,被蓝染捷足先登了,改进一个新的技术,尤其还不是自己的技术,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正如原著中,蓝染研究的崩玉很快就到了极限,只是一个半成品,但结合浦原同为半成品的崩玉,却诞生了近乎完美的崩玉!
这也是曳舟桐生决定留下来的原因,思维的碰撞,往往会让一些看似抵达极限的技术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