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2)

🎁美女直播

如果后续解除监禁了,他就可以用自己精神海洋内的乖巧元素,来给炼金器官供能,浓缩能量液则成为了应急的道具。

元素傀儡也是类似的情况。

奇物炼金师用自己的精神海洋当作傀儡的主控系统,从里到外地掌控元素傀儡的各个部位,使用主控系统内的乖巧元素给元素傀儡的能量回路供能,并辅以浓缩能量液来当作备用的能量来源。

元素体内的能量无穷无尽。

能量输出效率,与元素的个头有关,等于法术威能,小型元素的可以提供1点该系别的法术威能,即1点该系别的能量输出效率。

能量输出总量,与炼金师或施法者的精力上限有关。

炼金师的精力越充沛,ta在精力被榨干前,所能输出的能量总量就越多。

在奇物炼金学领域,能量输出效率简称为能效,能量输出总量简称为栅栏。

栅栏的本意是指用竹条、木条围成的围栏,在奇物炼金学领域,意指能量输出的上限。

要想设计出合适的战斗傀儡,第一步便是测量炼金师的能效和栅栏。

嗯~这是很机密的事情,因为会涉及到一个人的精神海洋状况。

海伦伯格不强制要求每一个组员,都原原本本地交代自己有多少乖巧元素。

他注重保护组员的隐私,只要组员们告诉他,打算给战斗傀儡的精神海洋布置多少乖巧元素即可。

例如,马尔斯打算给自己的战斗傀儡布置60只乖巧元素,其中有40只火系小元素,15只土系小元素和5只风系小元素。

马尔斯用学府提供的精力计算模板,计算出了自己的精力值上限为100点。

经过他的多番试验,他可以在浅层冥想状态下保持约5个小时,反向推导出他的精力消耗速度为20点/小时。

单位时间内精力消耗量越大,则可以调动所有元素的次数就越多。

20点/小时的精力消耗速度,意味着在1小时内,马尔斯可以用所有乖巧元素全力输出能量20次。

每次输出能量的持续时间,与施法者所释放的法术有关,有的法术可以保持数秒,有的只能存在不到1秒。

在操控战斗傀儡时也是这样,有的动作持续时间长,有的短。

所以在计算能效的时候,直接抛去时间因素,单纯地把精力消耗速度与元素威能相乘来得到答案。

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马尔斯的战斗傀儡的能效是800点火系能量/小时,300点土系能量/小时,以及100点风系能量/小时。

能量栅栏=能效*浅层冥想时长。

马尔斯的能量栅栏,分别是4000点火系能量,1500点土系能量,500点风系能量。

在马尔斯设计战斗傀儡的时候,海伦伯格和丹妮尔就得多设计火系能量回路,并把大部分炼金器官的耗能类型设定为火系,即消耗火系能量来驱动这些炼金器官。

在计算出能效和能量栅栏之后,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拓展的地方。

比如说,在进入战斗后,傀儡的行动节奏和施法频率会达到非战斗状态的数倍。

它体内的能量回路会因为传输的能量骤然变多,而进入满负荷状态。

各个炼金系统对能量的使用效率也不全是100%,在能量传输变大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外溢。

这会导致能量通路和部分炼金系统发热严重,得想办法疏散热量,或者对其进行再利用,提高傀儡的整体能量使用效率。

发热量、散热速度、能量使用效率、外溢能量的回收效率等等,这些琐碎至极的傀儡参数,需要大量实验样本数据,经过精密计算和反复实验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精确的范围。

更何况,本次研发竞赛中所要开发的战斗傀儡有16个之多,等于是要计算至少16遍傀儡参数。

没有数年的积累,别想制作出一套能用于战斗的元素傀儡。

海伦伯格小组的优势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夏佐在正式接受炼制饵素的工作之前,海伦伯格带着组员,已经计算出了16套可以用于实战的傀儡数据。

夏佐要做的,便是对照着这些数据的要求,制作出对应的饵素和炼金系统原材料,再由海伦伯格、艾伦、丹妮尔和劳丽,将饵素和原材料炼制成炼金系统,并组装成人形元素傀儡,交给休伯仑、马尔斯他们去无光带实战实验。

实战实验的时候,夏佐也需要到场。

他得记录实时数据,给改良饵素和原材料做准备。

这天上午时分。

海平面下1100米处,无光带附近。

海洋观察小组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占地广阔的综合型水下炼金室,当作开发战斗傀儡的实验室。

海上城堡的守卫封锁了周围的海域,海洋观察小组可以尽情地实验元素傀儡,而无需担心被人窥探。

丹妮尔站在操作台旁,透过愿望宝珠看到了无光带训练场里的景象——那里暂时用炼金灯具照亮。

一片被金属网围起来的海底区域内,一具人形的战斗傀儡,正在活得四肢,尝试施放水下法术,检测可能存在的异常。

“休伯仑,告诉我傀儡的校准结果。”丹妮尔使用珊瑚喇叭问道。

战斗傀儡扭了扭脖子,用双手调整了一下“眼球”的角度,“一切正常,丹妮尔,我和这具傀儡的同步率很高,我自认为有98%以上的同步率,你看看呢?”

丹妮尔转过身,面向身侧。

休伯仑的本体正躺在一张柔软的沙发,双眼紧闭,他正处于特殊的浅层冥想状态,意识已经脱离本体,降临到了战斗傀儡之上。

在精力消耗殆尽之前,他可以一直控制战斗傀儡。

达尼尔捧起沙发旁边的玻璃球,贴近休伯仑的额头,玻璃球里的光线一阵抖动,最终浮现出两个色差极小的大小圆环。

“确实是这样,你们的同步率接近100%了,指令传输偏差不足1%,或许在经过实战训练后,同步率就会被校准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