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弹道暂时只能是直线,而非抛物线。中程交战的情况下,无法用它来对掩体后方的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
“我们只能高抛水雷来攻击敌人,完全没有发挥出水下子弹节约能量的优势。”
丹妮尔所说的是水下子弹的短板,而非动能武器的短板。
事实上在陆地环境中使用的重机枪,便是通过抛物线而非直线来杀伤敌人的。
重机枪会被布置在山坡的半腰上,沿坡面方向发射子弹,计算好射程之后,可以让下坠的子弹沿着另一面的山坡下行,进而击中敌人。
这是一种视界外的打击方式,即敌我双方不面对面的情况下有效击中敌人。
夏佐的脑海里转了个弯,冒出了一个点子。
他举起手说道,“或许,我们该改变一下水下子弹的使用方式。我们可以用多管轮射的方式来发射水下子弹压制敌人,限制他们的行动范围。”
“还有。”夏佐敲了个响指,“我还有个想法。既然水下子弹在离开枪膛后,需要手动降低水压疏导法阵的威能,才能引发超空泡。那我们不妨利用它在引发超空泡之前的隐蔽性,充分发挥它的速度优势,把它用在长距离的狙击作战中。”
水雷在无光带环境中的最大飞行速度是80米/秒,比水下子弹低了70米/秒,这么大的差距是由水雷的外形、重量造成的。
飞行速度高达150米/秒的水下子弹,是除了极个别有水系法术加持的武器以外,速度最快的水下进攻类炼金道具了。
夏佐的这两个想法,引起了休伯仑的共鸣。
他放下影像宝珠,转过身来说道:
“夏佐说得没错。这正是我们获胜的机会所在。我们没有把水下子弹的优势开发出来。现在这么做,还来得及。”
休伯仑没有多说什么,他把另外1位武器炼金师拉到一旁,在炼金台上用现有的枪机赶制新的炼金道具。
“我有一个建议。”菲尔德说道。
他是休伯仑的战友,也是一位武器炼金师。
晶石遗民的快速反击,让他印象深刻,要不是自家小组研究的战斗傀儡拥有十分出色的防御力,在刚才那场短暂的接触战中,他所在的作战单元肯定会出现伤员了。
“咱们也研发一套阵列控制技术。”菲尔德向海伦伯格建议道:
“不需要向晶石遗民的水晶阵列控制技术那么的高效,只要能够在战斗傀儡的视觉系统上,标注出弹药的飞行轨迹、队友的方位,以及手动标记的地点就好。”
这个世界的军队、圣殿守卫、城市守卫等等武装力量,暂时还停留在口径更大,就有更有威慑力的境界上。
传送术和传送水晶,让他们在受到袭击的时候,仍有时间和空间去组织反击。
他们尚且未考虑过,把战斗的时间尺度,从小时精确到分钟,甚至是秒钟。
菲尔德的言下之意,就是像借助水晶阵列的自动运算功能,帮指挥官休伯仑和操控台的观察员,分担掉一些比较机械的计算事项。
换句话说,他被自动化吸引了,想要捣鼓出一个类似计算机的水晶阵列出来。
夏佐举双手双脚支持。
早该这么做了。
------题外话------
感谢月票和推荐票。
第75章 过于轻松的胜利
当菲尔德提出研究这东西的时候,海伦伯格无奈地默叹了一声说道:
“诸位,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水晶阵列的研发难度有多高。
”这项技术由晶石遗民独有,这话没错。但把它改进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却是高塔学者。”
“高塔学者?”夏佐疑惑地嘀咕了一句。
四周的小组成员也是露出了不解或惊讶的表情。
“没错,是高塔学者。”
海伦伯格点了点头。
“具体的情况,我不清楚。
“我是从一位已经加入高塔学者学派的好友那知道的。
”他说,高塔学者和晶石遗民的合作紧密程度,其实可以与炼金学派与晶石遗民的关系相媲美。只是双方签定了缄默契约,才没有大肆宣传出来。”
菲尔德不免有些遗憾,“这么说来,我们想要研发自己的水晶阵列,就得请一位高塔学者来帮忙了?”
“那可能也行不通。”海伦伯格摇摇头,“不瞒你们说,数年前,在我们开始着手研发战斗傀儡的时候,我就去询问过城堡管理者阁下了,他明言,水晶阵列技术以及其它类似功能的炼金道具或法术,均已被高塔学者封锁了。”
“封锁?他们怎么封锁?是因为炼金学派的专利限制吗?”菲尔德眉头紧皱,“我实在想不明白...难道我们自己钻研出来的成果,如果能够申请到炼金学派的专利保护,也会被他们钳制吗?”
海伦伯格微微地耸了一下肩膀,“恐怕是这样。你们知道的,高塔学者对法术原理和元素语言的掌握程度,远比我们炼金学派高。说不定,他们可以通过某种艰深的法术,让我们的研发成果失效,甚至产生反效果,而我们也没有什么实质证据,去证明这些异常与高塔学者有关。”
众人的脸上浮现一丝不忿和低落。
不过,与组员的低迷不同,夏佐虽然也拧着眉头,但却在思索着组长话语的内涵。
在上一世的时候,如果想让指挥系统失效或产生反效果的话,应该怎么做?
侵入到指挥系统里,篡改逻辑符号、指令集,或者抹除关键数据,亦或者暂时瘫痪该系统,例如使用电磁干扰装置...
这些操作,都建立在对该系统的物理架构和软件层了如指掌的基础之上。
所以...高塔学者和晶石遗民对水晶阵列的掌控程度,可能远超所有非知情人士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