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昏庸无能到什么程度算是昏君,什么程度算是庸君,什么情况叫罪在当代,功在下一代儿子给收拾烂摊子,这个度很难衡量,再说造反又不是一锤子买卖,说干就干的事情,所以大家只有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揭竿而起。
可如果现在历代人皇都看不下去,直接罢黜了这位皇帝的人皇身份,那原本就磨刀霍霍的百姓们,顿时有了推翻昏君的理由。
你看,这是历代人皇的意思,我们只是顺天行事。
想明白之后,卫青再看人皇令时头有点大。
这人皇令拿还是不拿?
从私心上说,卫青是想拿的,他不贪恋权势,但对于人皇不仅是权势,责任,更是一种认同。
但只要卫青拿起人皇令,无论日后要不要交给刘彻,自己恐怕都无法离开人界了。
旁边的曹参喝着茶,见卫青犹豫不决,便开口劝道:“如果你觉得自己配得上这枚人皇令就收起来,如果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就算了。
不用担心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今日陛下就在这里,老夫敢直言只要拿起人皇令,只要历代人皇没有罢黜你,那么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更不用担心发生在自己身上。”
卫青坐在那里考虑了良久,依旧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起那个伟岸的身影,如果是另一个我的话,他会怎么选?
不知道...但他即便没有拿起人皇令,也一定会继续履行人皇的责任吧?
卫青想通之后笑了,他看着桌上人皇令道:“人皇令的话,您还是交给有德之人吧,至于我...依旧想做个山野匹夫,过着每天含饴弄孙的生活,自由也自在。
不过您说得对,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别走着走着连自己的家在哪儿都忘了。
所以如果人族真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卫青必然会接力相助,毕竟我的根在这里。”
第五章:一个时代的落幕
刘邦走了,他来的目的已经达成,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理由,到是曹参依旧怡然自得的喝着茶。
曹参笑眯眯的看着卫青问道:“怎么样?咱们这位陛下,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卫青回忆了下接触的这短短片刻,便忍不住摇头说:“真乃雄主也。第一次见面,就要将人皇令交给一个他姓的人,这份自信我自问做不到。”
吕后跟卫青打感情牌,可以看得出吕后狠归狠,但的确很看重感情。
刘邦就不同了,他根本不考虑什么感情牌,直接把人皇令放在卫青面前。
不是担心汉朝的皇帝以后针对你吗?
那老子现在就把人皇的位置交给你,以后只有你针对皇帝的份,没有皇帝针对你的份,这下还怕吗?
至于说你为汉王朝付出这么多,结果却没有回报?
现在你都是人皇了,给人族付出一点,总没有理由再抱怨了吧?
跟你谈感情没用,那老子就跟你谈实在的!
聊起这位太上皇,卫青突然想起来,当初便是这位陛下,将韩师提拔于微末之间,甚至一口气封了个大将军。
这般豪气,古往今来敢说第一人!
曹参感慨道:“陛下确实有自信,难以解释的自信。
当初沛县起义的时候,那时候官位最大的是萧何,声望最高的是你曹叔我,但大家都不敢挑头,最后推举陛下也是因为不想担责任。
别觉得荒谬,那时候接二连三的起义,朝廷疲于奔命,很多情况下即便镇压了起义,也只诛杀首恶。
我们这群人,就是担心失败如何如何,唯独陛下听到大家的举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甚至说项羽还想着恢复周朝统治,自己像春秋五霸那般,做个华夏霸王时,陛下已经把目光看向了始皇帝。
当初项羽面对始皇仪仗的时候,说出彼可取而代也。
结果从头到尾却只做着霸王的梦,当时有人嘲讽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曹参回忆着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一时间感慨万千。
有谁能想到,那个五十岁一事无成的泼皮,取代了秦朝,建立强大繁盛的汉王朝,甚至重新奠定了汉王朝的基调,为这汉王朝的四百年江山,打下了基础。
夜深人静的时候,曹参也再想,这也许真的就是天命所归?
“曹叔也准备离开了吗?”
“是呀,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都该走了,月底跟陛下一起离开。”
曹参说到这里突然笑道:“说起来还应该感谢你,否则我们这群老不死的,还真没办法这样潇洒的离开。
知道嘛,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都商量过了,如果吕后离开时,朝廷局势不稳的话,就找机会拼着命不要,也得带走几位匈奴王。
结果没想到不用我们出手,你这小子一出手就拿下十一位匈奴王。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用去拼那九死一生了,可以安安心心去时间长河。”
即便时间长河上的战争从来没有结束,甚至说要比这个时代还要残酷,但无论是对于刘邦,还是对于曹参,亦或者汉臣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所处的这个时代更重要的。
为了汉王朝的延续,即便战略性的放弃时间长河,也是可以接受的。
未来再怎么重要,也不可能比的过当下。
不过好在卫青出手又快有狠,一群老臣们还没反应过来,正面战场已经结束了。
只是这群老家伙们听到卫青和周亚夫,直接把狐胡界打爆,让数千万生灵葬送在无尽虚空之中,就不住地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