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顾伯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感觉内心中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火气都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这段时间他过得实在太过于窝火,炉鼎被封,陛下对他的信任也不如从前,身为叱咤风云的大乾国师,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这样的屈辱?
他当初甚至没有得罪过青帝,只不过是想带走牧知安身边的侍女而已!
那个侍女是厄运之体,会影响到王朝的命数,他想确认一番,这究竟有什么问题?
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那个叫牧知安的小修士。
即便是对于现在的他而言,牧知安也不过是一只蝼蚁,即便再给牧知安修炼十年都未必能赶得上他现在的成就。
结果这只蝼蚁的背后竟然有青帝这样的存在撑腰。
甚至连他过去召唤出来的原初魔女都似乎与牧知安关系不清不楚。
只有区区炼神境的小修士,凭什么生来就已经站在了人生巅峰?
除了花言巧语哄女人开心以外,他还会什么?
顾伯星这样一向风轻云淡的心境,只要一想到牧知安的存在,就难以平衡,甚至是愤怒。
多数修士修炼,无非就是为了长生,也为了在这个肉弱强食的九州能有一席之地。
而牧知安生来就已经拥有了这一切,牧知安的实力是不强,可他身后的女人却能将他想要的一切都赋予他。
虽然九州一些修士都似乎对软饭表现得不屑一顾,一副吾辈修士当自强的态度,真要是有个女帝乖巧听话地做老婆,恐怕当场就直接抱进玉腿不撒手了。
顾伯星自然也同样如此。
也因此,他才会格外地感觉到不平衡。
何况他的炉鼎被封印,实际上也是因为牧知安。
一切的源头都是由牧知安而起,如今自然应该由牧知安而终。
炼化国运注定会被青帝察觉,届时九州几位大能是否会肯全力相助还是未知数……但至少,他们此前布置下的阵法能够撑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唤醒那位真正的‘仙’了。
“牧知安,这可是你自找的,可别怪我……”
顾伯星的脸色随之阴冷了几分。
他能否借国运解开净世青莲的封印还是未知数,而牧知安又有青帝的庇佑,想报仇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唤魂术!
这秘法是过去在世界海时,从原初魔女的传承里所获,使用这秘法每一次都会让炉鼎的灵气削减两成,且永远无法恢复。
这一次,包括大乾皇帝在内的所有人恐怕都以为他顾伯星只是单纯为了炼化国运,解开青帝净世青莲的封印,才出此下策。
可实际上谁会想到,打从一开始,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不是为了自己。
若是能够救出南荒深处的那尊准仙……牧知安能够有大能作为依靠,到时候的他也同样可以!
虽说这一次恐怕他要献祭的不止是两成灵气,但现在的顾伯星不在乎这些。
反正炉鼎已经被封印了,若是这样一直下去,他的气血衰竭,等到连唤魂术都施展不了以后,就真的要无计可施了。
只有趁现在还能借助众生愿力来施展法术,唤醒那位准仙,解开她身上的封印,他才能有一线生机。
“以我炉鼎中的所有灵气以及这众生愿力,借助天地之势,想要唤醒,甚至是解除她身上的封印,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当天下午,顾伯星出发前往炼心山,一路上引起了无数平民以及居住在城中的修士注意,他们都在议论纷纷着什么。
群众是愚昧的,但当中也有聪明人,知晓过去青帝清算王朝时将顾伯星的炉鼎封印,此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联想。
毕竟,瑶池圣地在东洲的地位举足轻重,青帝过去更是护佑东洲,镇压了初代妖皇,那位仙子在东洲无数人心里都是圣洁的代名词,他们自然相信青帝不会无端迁怒国师。
想来是这位国师曾做过什么事情,这才被青帝清算。
此时此刻,顾伯星站在山顶前,背负着双手,抬头望着前方那座彩色祭坛,略显满意地开口:“你们做的不错。”
“接下来若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他说完之后,将炼心山中的所有人都驱离出山顶,而后按照自己所知晓的西域佛法,在彩色祭坛的四周按照严谨的位置摆放好几株珍惜的药材。
旋即盘坐在彩色祭坛前,嘴里念着繁杂的佛法。
这些材料都很珍贵,但更珍贵的,是顾伯星开始从身体里引导出来的众生愿力。
这是过去他在西域偶然从一位高僧那儿学到的秘法,西域的修炼之法都很特殊,部分得道高僧只是炼神境,但战力却可比肩返虚,而归其原因,便是因为这‘众生愿力’的加持。
只要那区域的人信仰某一位高僧,那位高僧便可收集众生愿力,加持己身。
信仰之人越多,众生愿力就越庞大。
按照顾伯星的猜测,倘若集结整个西域的众生愿力,其战力至少能够翻两到三倍。
轰隆……
天空中开始逐渐阴沉,远方有黑压压一片的乌云正在向这个方向缓缓推移而来。
不多时,祭坛上涌现出了数道诡异无比的符文,整个炼心山的山顶上的众生愿力都变得无比浓郁。
倘若这时候有修士贸然踏入其中,恐怕待一会儿便会爆体而亡。
因为这样滂湃的众生愿力,根本无法直接吸纳,甚至还将附近的灵气都完全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