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赵端仅仅只有一个赵氏皇族的身份,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而大周绵延数百年,最不缺的不就是老赵家的人了。大周四处都是赵氏子孙,这个王那个王的不知道有多少,甚至一些传承数百年,早已融入了普罗大众都有。
你姓赵,就能当皇帝?那岂不是其他姓赵的也可以?你赵端无德无能,无权无势,嘴上一说,老子是皇帝了,谁买你账?谁当你是一个数?
皇族血脉神圣不可侵犯那是当了皇帝后,而且是有本事有能耐的人当了皇帝后说的,而不是说完皇族血脉神圣不可侵犯后,然后再去当皇帝。赵端搞错了主次,因此,他跑到南边,占了一块地,称帝后竟然没有人去投靠。当然了,或许有,可能是阿猫阿狗之类的三教九流,这种人谁在乎呢?
可以说,大周北边打成了一锅粥,可南边相对于除了赵珺那个老爹自立称帝,占了一块地。大周南边目前来说相安无事,哪怕之前大周没了皇帝,各地却依旧照例运行。只不过,因为赵珺的哥哥赵豫驾崩,这大周皇帝没了,南边各地人人自危,各地不约而同地减少来往,进入了相对心照不宣的半自治阶段。
洛河以北的人相对于洛河以南的人狂野的多,而洛京座落在洛河以北,那里是大周的政治中心,因此北方聚集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野心家,一些世家大族也将家族重心前移到了北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围绕大周中心的洛京周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势力区域。
所以,在大周国都洛京沦陷后,这些错综复杂的实力迅速趁乱起势,开始争夺天下。
至于洛河以南,不是没有势力划分,只不过相比较北边,怎么说呢,简单点就是细腻一些,温和一些。被温柔暖风吹拂的洛河河畔,这里的人或许有野心家,但是社会结构没有被打破,又有天险洛河阻拦着北方的乱局,南边所以才相对于说相安无事,不过却不能说没有影响。
南边各地开始人人自危,暗地里风云涌动,一些人开始暗中密谋,似乎在等一个契机,只要到了,洛河以南绝对和北边没什么区别,立马各地就竖旗自治起来。
而赵珺称帝后带兵来此,从法理上讲,赵珺是目前大周的最高统治者,她的到来,洛庆的太守,也就是知府,王道茂在确认赵珺的身份后,亲自出城,并且以臣下的礼仪恭敬地迎接着赵珺。
从他的态度,可见他是认赵珺这个皇帝的。
南边的情况赵珺知道,很多人都在观望,观望洛河以北何时出个猛人,然后再凑上去,如若半天出不了,北边彻底乱了,恢复不了和平,洛河以南肯定会有野心家第一个站出来宣布自立。
而此刻,北边没有出猛人,西北却出了一个女皇帝。作为一直在观望,一直在等候赵氏家族出个能说话的王道茂终于等到了赵珺的到来,而后,他立马投效。
赵珺虽然了解南边的情况,却也做好了动兵的打算。虽然南边各地表面上一片祥和,除了极个别的地方遭受到了北边缺粮的势力的试探性攻打,很多地方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是,谁知道这些地方的人的真实想法?或许表面上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一旦赵珺来了,要他们归顺,他们不愿意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过,赵珺运气不错,首先抵达的洛庆城就有人投效。
“王太守,此地可有兵祸?”赵珺携大军浩浩荡荡地进了洛庆城,然后便被王道茂带到了洛庆府中。
“回陛下,此地并无兵祸,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流寇,似是北边一些亡命之徒裹挟了一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跑到这里落草为寇。只不过,这些人不是大患,而北边的王锦书似乎派人整合这些流寇,在洛庆周围的一些村庄和田地里肆掠,劫掠粮食和物资。”
“那王锦书似乎和你是本家吧?”赵珺在将此地作为首要目的后,这里的一些信息早就被暗卫打探了个透了。
“是的,陛下,我与那王锦书是本家,不过我王家诗书传家,忠君爱国,恪守本分,王锦书之徒已被我王家逐出家族了!”
洛庆王氏,乃南方大族,诗书传承数百载,是大周南方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而摊子大了,出个有野心的不安分的主儿是很正常的。
赵珺见王道茂坦坦荡荡,很是坦然地站在那里,觉得他挺有趣,再一个,李鉴通在赵珺来出征之前就说过,洛庆知府王道茂是一个本分之人,或许没什么大才,但守成的本事还是偶的,而且,他是目前洛庆王氏的家主。
“那你是怎么处理这事儿的?”
“洛庆兵马有限,臣能做到的只能不停地剿匪,但是有北边王锦书的支持,这样做只能杯水车薪……臣有罪……”
“不怪你,你也无能为力,除非你有能力把这件事情的源头王锦书给干掉,否则的话,你不管怎么剿匪,他们还是会从北边渡河过来祸害百姓劫掠粮食的。”
“陛下宽厚,但这的确是臣下无能……”
“行了,说一遍就得了。”赵珺摆了摆手,随后将薛班招了过来,开始拟定作战计划。
洛庆虽然因为王道茂的关系,直接归顺了赵珺,但是洛庆地域却不安稳,因为北边的王锦书觊觎洛庆的富庶,一直出兵骚扰。但是,王锦书却因为北方局势问题,不敢贸然南下攻打洛庆,还有,就是王锦书本就兵力不足。
他是洛庆王氏分支,一直居住在洛河以北,这北边一乱,野心勃勃的他就扯旗抢地盘,然后占据了不少地方,自称锦王。
赵珺在得知他自称锦王时真都没有忍住笑出了声,你说你为何自称锦王?和赵珺老爹一样?你这不是找死吗?难不成是觉得锦王这名头好听?还只是因为自己的名字里有一个“锦”字?
那王锦书虽然兵力不足,可派些人,整合一下北边的流寇渡河跑到南边抢些粮食还是能够做的到的。
而赵珺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打下王锦书的的地盘,将洛庆周围的乱局给平了。
于是乎,赵珺休整几日,便渡河去了北边。
而那王锦书见赵珺大军到来,有些慌了。他虽然是麾下有曾经的大周地方军,可是,却不是什么强悍的军队,而王锦书身边聚集的更多的则是三教九流的居多。
现在北边到处都在打仗,各自各的都称王称霸的,这想在乱世中闯出一番事业的能人谁会跑到王锦书这样的瘪三这里?
于是乎,当赵珺大军压境后,几轮炮,将城墙轰塌。那从来没见识过的火炮的王锦书以及所部迅速做鸟兽散。
而赵珺拿着望远镜望着乱成了一锅粥的敌军,有些无语。
赵珺想过此战会很容易,但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同时,赵珺也感叹大周的军队实在是无能了。
同样第一次面对火炮,当初的辽浪国军队在极度缺少粮食的情况下也没有如此不堪,可投靠王锦书的大周军队却一击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
“传令,追击,绞杀,死活不伦!”赵珺下令道。
这些跟着王锦书占地盘自治的军队或许有身不由己的,但这和赵珺有什么关系?对待这些割地自治的地方势力,血腥的手段才能让他们怕!只有杀够,剩下侥幸活下来的人才不敢再生二心。
王锦书本来想仗着城墙,和赵珺死耗。可是,他根本没有想到,自火炮的诞生,城墙已经成为了历史。
于是乎,一场攻城战打成了追击战。
王锦书在城破后从后方城门逃出,而晋凉军则直接追了过去。
而王锦书一走,赵珺则带领着余下的军队开始在四周进行打击,而且赵珺不管对方是否反抗,直接炮轰一轮再说。
这一下,他们彻底被打蒙了,作为主帅的王锦书一个照面就逃跑了,剩下的其他地方的县城或小城市还没搞清楚王锦书这边的状况,赵珺就兵分多路,直接攻打。
也只有赵珺及麾下强大的晋凉军才敢如此托大的分兵同时攻略多地,其他人可没有火炮,别人可不敢这么玩。
由于王锦书这边彻底失去了联系,王锦书所部群龙无首,而王锦书地盘上的多座城市在遭受到了血腥打击后,纷纷投降归顺。
而赵珺见把人杀怕了,也没有赶尽杀绝。倒不是赵珺不够心狠,在如今大周这乱局中,如果毫不留情的杀伐果断,会造成反效果。如果赵珺每攻下一地,对曾经在这里割地自治的势力赶尽杀绝,那么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以后攻打其他地方的人得知赵珺的作风,只会殊死抵抗,给赵珺的晋凉军增加战争难度。毕竟投降也会杀,还那不如死战到底!
最后,于十日后,王锦书被杀,首级给一员小将给砍了下来,那小将曾是北方边军出身,马术高超,且善于追踪,这才给他抢到了功劳。
赵珺得知,亲自接见,予以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