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2)

🎁美女直播

十一年前的那场火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不过……

对于俊雄来说,这场火灾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救了他一命。

因为当时的俊雄已经明确被诊断为死亡并安置在太平间准备火化,但是却因为在迷迷糊糊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来自火灾中丧生之人的死怨之气,形成了一种介于生死之间的特殊状态——通俗点说就是“活死人”,反而再一次苏醒过来,甚至连病魔缠身的身体都自行痊愈了。

嗯……也不能说完全痊愈。

因为岩田俊雄的病痛折磨是消失了,但是却为了这段经历,付出了另外一种代价——

从那场火灾后开始,这个孩子的身体发育就完全停滞了下来,心智也几乎被定格在了六七岁的那一刻。无论之后经历什么状况,都很难带来心性上的成长,终其一“生”,都是那个六七岁的孩童。

——这一点,白石凛这段时间以来,是有亲眼见识过的。

这种情况和僵尸的形成过程很像,但是又不完全一样。

其中最明显的一条区别,就是俊雄的灵体曾经一度离开了他的身体,并且直到复活过来以后依然保持着这种能力,可以用附身的形式依附在周围的其他动物身上。

之前白石凛在公寓楼的走廊窗台上看到过的那只黑猫,就是出自俊雄的手笔。

——而对于僵尸来说,灵体离开肉体是绝对禁忌的事项,因为它们的灵体和肉身是被牢牢绑定在一起,两者脱离的情况只有一种,就是在第二次“死亡”的时候。

再后来……

岩田贞子在从井内突破封印逃脱出来的过程中,发现了俊雄的存在,并出于某种微妙的心理将其顺手带走。从此以后,就以母子的身份作为伪装。

“嗯……”

这下子,白石凛才算是彻底明白了岩田“母子”的来历。

想了想,又有点疑惑的开口问道:

“那,岩田先生呢?”

这位表面身份是一名保险推销员的岩田勇太,又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难道是另外一个误入医院的驱魔师?

还是,贞子生前的朋友?

岩田贞子停顿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他……其实和鸣屋医院没什么关系,而是我和俊雄在离开鸣屋医院以后才遇到的。因为一些意外,我们相互结识并约定以一家三口的形象出现,掩盖各自的来历……

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勇太身上最深的秘密,而他现在不在,我不便说太多,所以只能告诉凛小姐您,‘岩田勇太’并不是他的真名。至于他的身份,也并非和我一样的怨灵。”

“嗯……”

白石凛摩挲着下巴,陷入思索。

好吧,看来她之前所做的猜测还挺准的。

这一家三口还真就是散装的,虽然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异样,但事实上,这三位家庭成员间,甚至连一丝一毫的血缘关系都没有,能够凑到一起,纯粹是恰逢其会,巧合使然。不过……

“岩田勇太”并非岩田先生的真名,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家伙用了个假名,或者是用鬼附身的方式,鸠占鹊巢,取代了原本身为人类的岩田勇太?

第一卷 : 第360章 净土真宗

白石凛回想了一下,并没有觉察出岩田勇太有恶鬼附身的迹象。

一般来说,鬼上身的人还是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来的,尤其是对于拥有灵视能力的人来说。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岩田勇太的手法比较高明,再加上时间太久,已经完全和岩田勇太的身体磨合,所以看不出来。

但如果不是附身,那就只能是冒用别人的身份,就像狸猫换太子那样,可问题是……岩田家看起来也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只是为了当一个社畜,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吗?

再或者……其实岩田勇太也是个穿越者?

最后这个念头冒出来,白石凛自己都笑了。

因为岩田贞子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她也只能发散自己的思维胡乱猜测。不过白石凛到底还是记得自己的来意的,在稍微发散了一会儿思维后,就打住了这些越来越离谱的想法,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

“那只放火烧掉了鸣屋医院的祸斗……和您刚才说的那几个邪修,有关系吗?在您看来,那起火灾是有人在暗中操控,还是纯粹出于偶然?”

“……我不知道。”

岩田贞子摇头:“直到那场斗法爆发的时候,我对他们的了解依然很少,只知道他们和关东地区的净土真宗有些关系。后来从井口内出来以后,我曾经尝试着去净土真宗的大本山一探究竟,但因为那里人多眼杂,而我的实力又因为之前的经历大受损耗,迟迟没有恢复,所以不敢深入。

而且那起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恐怕就算有相关证据,也早就被毁掉。

但是那场火灾的出现,确实非常蹊跷,而且祸斗这种妖物原本就不寻常,在鸣屋医院现身了一次后就再次消失,实在不像是正常情况,所以不排除是被人为操控的可能。”

顿了顿,岩田贞子又补充道:“假如真是这样,那么能够操控祸斗的人,也绝对不是什么庸庸之辈,至少当初还活着的我,或者和我同归于尽的那两个邪修,都做不到,而且那只祸斗从始至终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甚至还间接帮助我脱困,所以应该也不是净土真宗的人。”

“明白了。”

白石凛沉默了一会儿,微微蹙起眉头。

“净土真宗”这个名号她还是听说过的。

东瀛佛教的兴起,与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圣德太子关系颇深,后者是时任天皇的次子,与苏我氏联手推行改革,从华夏引入了大量文化和制度,其中就包括佛教方面的文化。

不过从引入时开始,东瀛的佛教就一直很混乱,除了鉴真大师东渡的时候制定了一系列具足戒的规矩约束了一下,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本体化改造的过程。先是最澄和尚提出“在家修行”,极大淡化了“受戒”的概念,然后又有一位亲鸾上人,成立了净土真宗。

这一支佛宗,讲究“称名念佛,他力本愿”,翻译过来就是只要嘴上喊喊佛号,就可以在死后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至于什么吃斋念经,修行住持,统统都没有必要。

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上人关系很大,这位僧人不仅肉食妻带,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在做梦的时候梦到了圣德太子,太子声称亲鸾因为前世的业报,今世一定会破色戒,所以自己会化身为“玉女”与他结合,帮助他度过色戒,然后再等他死后引渡他到极乐世界……嗯,这种理由在明眼人看来当然很扯,但是在民智蒙昧的平安时代,只怕还真有人相信了。

从那以后,亲鸾上人就打着参悟佛法的名头结交女信徒,还娶了两个老婆,生了一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