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呢?清泰帝都要羡慕哭了。
顾时雪听到此处便明白过来了。
九夏的顶尖武人,成分何其复杂。
韩朝青崔镇岳两个皇室高手服从皇帝,黄世尊桀骜不驯,李行舟等几位大宗师倒是忧国忧民,但是对腐朽的大央朝廷也是失望透顶。不少老派武林人士,仇洋是仇洋,但也基本上自扫门前雪的态度,你不来惹我我就不理你,洪三泰这等有买办身份的,还和洋人眉来眼去。这一群人,谁能代表九夏?
要破坏,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达不到。
能不能扛住对方的报复?扛不住。
能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去执行这种破坏行动?也不行。
陆望伸了个懒腰,道:“不是说九境无用,实际上,九境的存在已经为九夏争取到了许多。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和九夏差不多体量的魁扎尔帝国,这会儿正在被洛伊斯有组织地用切香肠战术一点点种族灭绝。但九夏要的是变强,而不是变烂,只要不是那种疯子当政,不在乎自己本土生灵涂炭,死上十倍百倍千倍的人也要去搞破坏,基本做不出这种事儿。”
自从洋人来到九夏之后,九夏各界就一直有这种“九境呢?让我们无敌的九境把洋鬼子杀光啊”这样的想法,非常........单纯。只要愿意多想一两步,就会发现,这类想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红灯照大概就是这种信条最好的“践行者”。
顾时雪想到这些就有些心累。哪怕师父李行舟之流的顶尖强者都是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没有别的想法,一心就只想杀人.......那也无非是普通人最遭殃。而且说起来有些可笑,目前为止,杀洋人最多的,正是红灯照的祸首赵无怏。
但赵无怏,最后却是死在九夏人自己的手里。
这便是如今的九夏。
所以顾时雪很清楚一点,九夏想要崛起,不是搞恐怖袭击就能解决的问题。恰恰相反,哪怕她对洋人没有丝毫的好感,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人家确实有厉害之处,值得九夏去学习。
陆望就曾对她说过一句话,强者擅长认可,而弱者习惯否定。
顾时雪深以为然。
就拿武道来说,顾时雪自己就是个武者,其实还挺有发言权的。师兄师姐说过,武道之所以在开发出九境后,近乎一千年都没有太大的突破,是因为按照过去的方式——过去那种用玄学去认知武道的方式,已经快要到头了,再往上,已然是千难万难,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到了现在,在师父李行舟身上,突然就触摸到了一丝第十境的希望,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李行舟才华横溢,超过此前一千年的所有人?并不是。
李行舟是留洋幼童之一,过去曾在洛伊斯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还是工程学和魔力学的双料博士,他三十多岁才开始习武,在一般的武人看来,属于彻头彻尾的“不务正业”。
但恰恰是那些和武道看似无关的东西,让李行舟强横如此。师父李行舟对武道的最大贡献,就是尝试用科学的眼光去剖析,勇于创新,也勇于质疑前人。
研读工程学的经历,带给李行舟的是一种宝贵的“工程思维”,也就是如何将科学原理落实到实践上去,这是一把钻研武道的宝刀。这是人家可贵的地方,九夏要做的绝对不是因为讨厌洋人而将这些思想一起否定,故步自封,抱着“天朝上国”的观点溺死。
陆望静静地坐在桌上,看着顾时雪,大概是猜出她的一些想法,道:“知道吗,你的师父,其实也有个很崇拜的人。”
顾时雪眼前一亮:“我师父还有崇拜的人?”
“嗯。”陆望点点头,道:“是一位叫容尚谦的老先生,他是九夏留洋的第一人,也当过一段时间,九夏留洋肄业局的局长。”
他道:“这位老先生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首先是在国外购置了一百多台机器设备,回国后与那位陈铁意一同,筹建了九夏的第一间洋务企业,江南制造局。其二便是推动了九夏学子的官费留洋,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就不会有后来文武双全,‘人间真无敌’的你师父李行舟了。”
陆望叹道:“再之后,容尚谦通过各种渠道向大央政府提出种种兴国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是设立国家银行,和修筑全国铁路,可是最后,全都因为官场腐败内斗而被朝廷否决。”
顾时雪哀伤了一下,问道:“那然后呢?”
再后来的事情.......
陆望眯了眯眼。
又和红灯照有关。
容尚谦老先生曾认为,九夏实现现代化的希望便在红灯照身上,因此毅然辞了官,冒险前往“上京 ”——也就是当时红灯照的“首都”,面见了赵无怏,向他提出要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并表示愿为赵无怏效力。
赵无怏对容先生礼遇有加,将老先生奉为座上宾,但那七条建议,碍于形势,根本没有得到实行。
后来红灯照逐渐失控,因为留洋经历,容尚谦遭到大量迫害,郁郁而终。
陆望说完这个不太好的故事,道:“容先生死后半年,赵无怏死。再有两个月,红灯照覆灭。就是在这条往生河的边上。”
顾时雪默然,站起身,推窗看向窗外。
夜色静谧,镇子外面,河水涛涛。在黑暗中,这片土地上,曾有无数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许多人已经失败了,还有很多人仍在努力,他们在漫漫的长夜里四处碰壁,寻找着光明的所在。
坐在家里,脑袋一拍,想着单纯的靠九境的去搞恐怖袭击就能救国,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轻慢地侮辱了那些先烈,也侮辱了天底下所有正在苦苦探索的人。作者的话:这个话题就写到这里,要是还没理解,我就真的要........给这些小宝贝点个赞了。
第四十九章飞剑术
微微畅想片刻,顾时雪回过神,翻开师姐的那本武学笔记。
蛟龙绕身走之后。
顾时雪差点儿一下子蹦起来,飞剑术!!
仗剑横空千里外,一更别我二更回!天下提剑者,谁敢说自己不向往那一手剑仙飞剑的风采?
只不过顾时雪再定睛一看,发现“飞剑术”三个字前还有两个字,一丈。一丈飞剑术?顾时雪大皱眉头,这格调可就一降千里了啊。
往下看了看,顾时雪心中了然,是师姐曾经向她露过一手的离手剑术,以气驭剑,可将手中兵刃远离自身一丈之外而威力不减,在交手之中忽然使出,算是一式奇招。顾时雪心里鬼点子就多,立马摸了摸自己一直藏在口袋里的那把“小指刀”,心想这一丈飞剑术完全当成暗器法门去使用也无不可,手中青君,对敌之际出其不备,指刀直接飞去,割人喉咙。啧啧,想想就觉得厉害。
顾时雪仔细看了两遍,大致明白了其中奥妙,心里再度想起那位天下无双燕长卿。
当初在自己家里,燕长卿将境界压在六境以一敌二,对战师兄师姐,最后关头,也是用一式玉簪做飞剑击败了师兄,还顺手“灵犀一动”,助师兄踏入武道第七楼。
顾时雪在武道上行走得越远,此时回想起来,就越对燕长卿感到一种敬意,师兄师姐战力高绝,足以跨上一两个境界和人对敌,燕长卿在同一境界能击败师兄师姐两人的联手,甚至自始至终不曾踏出给自己的“画地为牢”,已经是叫人瞠目结舌的手段,而之后一剑帮韩庭树破境,更是堪称仙人手笔。
这等手段,几乎如同那副三三星天元棋局中横空出世的白一百六十,天赐妙手。
在陆望给出的评点天下英雄中,燕长卿是排在第三。顾时雪的思维再度跳跃,又想到了紧随其后的剑仙庄游。要说下棋,清微道人很爱棋,但棋力不高,可庄游听说棋艺很不错啊,就是也曾败于泉道策之手,这一趟泉道策再度造访京城,问棋九夏,庄游会不会现身?
顾时雪拔下玉簪,发丝一下散乱下来。她摇晃了一下脑袋,抬手稍微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满头青丝,然后在手中将玉簪把玩了几下,抬手一抛,玉簪居然没有落地,而是悬停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