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苏梦涵的到来,才打破了这番景象。
“苏司主。”
“师傅!”
“苏司主,您来了。”
众人纷纷行礼,打着招呼。
苏梦涵笑着应声过去,声音平缓道:“听闻你们根据灵部卿的规则灵器,打造了三台最新的规则灵器?”
炼器大师之中,一名中年男子恭敬道:“我们的确制造了三台最新的规则灵器,但是比起灵部卿的来,还差得远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梦涵挥了挥手,道:“无妨,先拿出来看看效果吧。”
灵离回归之后,她制造的规则灵器效果苏梦涵也是了解过了,简单的改进一下之后,只要拥有充足的灵气支持,理论上足以改变一个市的地貌!
不过那也只是理论上,实际上能够支持改变整个市区地貌的灵力,让苏梦涵来施展足以造成更大的破坏与作用,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包括土之规则的进一步利用,其他方面的能源消耗问题等,都需要时间来改进。
灵离快速指挥起众人来,在众人的操纵之下,三台全新改装的战争灵梭出现于苏梦涵的面前。
“这是我与诸位炼器大师们最新设计铸就的战争灵梭,不同于以往的航空灵梭临时改造,战争灵梭的设计之上我们缩减了内部的空间,更加大了武器装置的装载空间。原本一台航空灵梭能够容纳数十人,乃至大一点的上百人也没有问题,这一台战争灵梭设计上容纳人数为三至五人,但战斗力与机动性更强盛得多!”
灵离站在苏梦涵身旁徐徐解释道:“这三台战争灵梭上搭载的规则灵器不同于我铸就的土之规则灵器,而是水之规则、火之规则与木之规则三种不同的规则,使用率大概在百分之九十左右。”
她打了个手势,三名炼器师走入了战争灵梭之中,在三人的操纵之下,三台战争灵梭徐徐升腾而起,向工厂后方的试验场地而去。
苏梦涵露出些许惊讶之色:“三种不同的规则利用,除了你之外大夏国还有其他能够感知到天地规则的人吗?”
灵离能够感知得到,完全是天赋使然,本身便是大夏国第一天赋者,在这个阶段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强大了。
其他人若是能够做得到,倒是让苏梦涵意外了。
旁边一名大炼器师解释道:“除了灵部卿之外,还有苏司主您的弟子孟鹤轩孟大师精神力强大,同样也能感知得到,除此之外,经历了孟大师的秘境之后,大夏国陆陆续续的诞生了不少精神力强大的苗子,也能够隐隐约约感知到这一点。”
“规则灵器的预案灵部卿早就提出了,针对灵部卿的要求,我们着重收集了秘境之中的资料,与诸位天骄们对于规则的理解,最终推演出来的结果。”
这也是大夏国与宗门之间的区别,宗门时代保守守旧,修仙秘籍基本上只有师徒、父子之间的关系才有流传,真正核心的更是只有自己知晓。
而大夏国一旦有目标发展,便会聚集大量的专家学者来,集思广益,推演实验,方才做到了这堪称恐怖的效果。
接下来,在灵离的安排之下,几名炼器师操纵着三台灵梭,给苏梦涵展示了一番规则灵器的效果。
水、火、木……三种规则之力疯狂触动之下,哪怕有着阵法之力加持,整个实验场地也是剧烈地颤动翻滚起来,在规则之力下,大有被突破的迹象。
与之相随的,就是战争灵梭之中能源的飞速消耗。
经过了灵离格外加强的战争灵梭,在全力运作之下,也不过十二分钟左右便失去了灵力能源,徐徐降落大地之上。
十二分钟,看似短暂,实际上是因为对抗龙京整个阵法的效果,在外界若是没有阵法之力的护持,起码能够坚持一个小时以上的功耗全开,航行之间,足以造成数个市的震荡!
“搭在了规则灵器的战争灵梭,三天之内能够铸就多少?”
苏梦涵看向灵离。
灵离微微一怔,大致估算了一下,恭敬道:“规则灵器的工艺难度极高,三天之内,以当前的工厂情况来看,不影响其他方面进度的话最多能够铸就十二台!”
“那就全力铸就!”
苏梦涵语气坚定:“三天内,能够铸就多少就铸就多少,我有大用,此外,全力推广这款战争灵梭,增加制造,争取早日能够代替灵能晶炮的位置,用于大规模作战!”
“还有……”
一道道命令从苏梦涵的口中下达,她来到三台灵梭旁的两个光轮面前,伸手轻轻触动修改了几下,整个光轮的强度瞬间强化了数倍犹豫。
“规则利用率,百分之百……”
灵离张了张嘴,发现自己居然已经无法组织语言了。
在她看来困难无比的规则之力获取,在苏梦涵面前却是轻松写意,仿佛早就参悟通透一般,让她对苏梦涵的境界实力有了新的了解。
嘱咐之中,时间悠然来到了半个小时
在荣雪琴的提醒安排之下,苏梦涵很快离开了工厂,前往下一处地方进行工作。
……
……
三天时光一闪即逝
10月16号
距离雷霆古神复苏还剩下15天,远在东陆,都能够看到天穹之上铅云弥补,整个地星弥漫着一股难言的压抑气息,哪怕有着总控神塔的守护,也让众人有种压抑的感觉。
三大宗门与北方联邦国代表准备召开的会议最终举办地点定在了昆仑神山附近。
确认地点之后,苏梦涵便带着十二名精英修仙者,乘坐着战争灵梭降临于此。
昆仑神山,玄天宗,宗主大殿
苏梦涵的灵梭与十二座战争灵梭停放于此,在灵梭旁边,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妖兽汇聚于此,甚至还能看到不少元胎之境,足以镇压宗门气运的妖兽存在于此,匍匐在地面上闭目假寐,气势惊人。
当苏梦涵来到宗主大殿中时,已经有四道身影分别落座于此。闲语钰高坐于首座之上,在她身下,一名身披袈裟,脑后带有金轮的僧人、一名身着道服的青年与一名年轻的女子静坐于此,气氛略显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