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向阳(15)
这个年月过冬, 萝卜白菜大葱,蒜苗粉条土豆。一斤也就三两分钱,一家要是四五口人的话, 十块钱冬储菜顶天了。自家就两口人,五块没花了,菜塞的哪哪都是。
冬储菜里, 就白菜占比最大。这玩意是能翻着花样吃的, 储存大白菜的量也就最大。按居民采购本的话,一个人有个五六十斤白菜的定额量。
也得看运气, 看看赶上的是几等的菜, 又是什么品种的白菜。
一等的白菜瓷实,大家最欢迎了。二等的就只白菜心瓷实。三等就整个是散的, 可能种的晚了,没包住。
有些人就喜欢那种高桩白菜,菜帮子多。有些人喜欢那矮胖的,觉得这种更脆生。
反正桐桐是吃不太出来, 再怎么着不也还是大白菜吗?
但是周围的邻居都挺欢喜的,就跟过年似得。菜回来这不还得晾吗?晾完了有那想在楼道里放的,又怕菜风干,得用报纸把菜给包起来,再用绳子给捆绑。
桐桐这边一百多斤, 但一颗白菜十斤上下,她拢共也就十来颗白菜。收拾利索了, 就给周围的邻居帮忙。
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手脚麻利的帮忙,上上下下的来回跑,不招人烦。
邻居就教, 怕小孩不会过日子,“外面这个,泡着酸菜,腌着,别浪费;菜叶子这个包饺子包包子做馅饼,都好;菜帮子弄个醋溜的白菜,吃去吧,得劲;这菜心,好东西,凉拌,点上香油香出二里地去。记着,这白菜根,更不能扔。不管是泡着,还是炝锅一炒,尝一口,那滋味给肉都不换。”
才不信,给肉一准换!
路过的人就笑,“今晚烩菜,不买点肉去。”
这个得去!别管是油渣还是肥肉,往炖菜里一搁,那真是美味。
桐桐没舍得买肉,肉得等到去看季安的时候再买。
周末,大早起的,去供销社找韩慧。她一上班就先把自家要的半斤猪肉给买了在柜台下放着呢。林枫一进去,她从后面给递了,然后摆摆手,叫他赶紧走。
兄妹俩出来就上车,往干校去。
这边是半军事化管理,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周末自由,里面自带生活设施,食堂、医院、服务社等等。
这次过去,就觉得季安应该是被特殊照顾了。她跟其他四五个妇女一块,负责养鸡鸭。鸡鸭冬天不太下蛋,也无处觅食,就在笼子里关着,保暖。天好的时候才放出来在篱笆院里叫活动。
喂鸡就是弄些没长好的红薯,剁一剁,最多在锅里给煮一下,再弄些糠,这么一搅拌,给鸡放在鸡圈里就行了。
累是真不累,天暖和了再去干就行。
她说兄妹俩,“不用跑的这么频繁,写信也行!路滑,客车也不安全。你们也看了,我这边挺好的,什么也不缺。”
怎么可能什么也不缺呢?不过是没想象的那么辛苦罢了。
桐桐将毛袜子给拿出来,“我学着织的,给我爸寄了一双,这是您的……晚上学习,最爱冻的就是脚。”
鞋穿的时间长了,鞋底的棉花就不保暖了。坐在教室里,身上能用大衣裹着,脚却能冻的没知觉。要不然,就得时不时的轻轻跺跺脚。
“羊毛的,保暖,套在尼龙袜子外面……”
季安诧异:“你自己织的?”
嗯呢,“毛袜子织不好穿着就不舒服……”
行!试试。
这一试还真行!季安就笑,“不错呀!”能自己做饭,自己缝缝补补,这就已经很好了!还学会了编织,挺好。
她逗女儿说话,想看看利索到什么程度了,是不是有些音儿还没学会,就问说:“跟谁学的?”
“刚开始是陈倩姐说帮我织,她卖电影票,平时也没那么忙,常在岗位上织毛衣,给很多人都织,织的可好了。说两双袜子她一天就得了,叫我别费劲了。
我就说以后不能总逮着她帮忙,她以后结婚了,忙起来了,谁给我织!后来她就教我了。可刚开始老出错,就问对门的李阿姨,问楼下的齐老师,错了她们给我退出来纠正好……
后来收口的地方还是宋民家的宋婶婶帮我弄的。您这双宋婶婶帮我弄了一次,我爸那双我自己就能弄了。”
季安心里点头,这都说的很清楚了。表述的很完整,吐字清晰,声音轻软说话利索。
一个人长时间不说话,现在能说话了,不仅仅是只发音和简单的交流问题,也得注意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甚至于跟人交往的方式都得变!
这比孩子小时候说话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