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人年龄在三十少许,虽然男人打扮,但生的杏眼桃腮,自有一番风流姿态。
魏太子增在其耳边小声的吩咐了几声,随即返回内殿。
“父王,事情已经办妥了。”魏太子增对魏王说道。
“看来孤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太子,你要做好准备。”魏王道。
“父王,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魏太子增言真意切地说道,只是在其内心深处中却有着另外一番惊喜。
虽然即将失去父亲这件事情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魏王的位置却又是那么的诱人。
“这话没什么用,谁人不想长命百岁,但谁又能够长命百岁。”魏王无奈道。
“太子,关于是否出兵这件事情,你怎么看?”魏王随即问道。
“父王,这件事情,主战的司空不能说错,但主和的王叔似乎也有足够的理由。”魏太子增道。
“如果孤的身体不曾出现问题的话,孤也主和,但现在,只能主战了。”魏王无奈道。
“父王,您?”魏太子增有些不解了,这话是不是说反了。
“你是不是怀疑孤神志不清了。”看到儿子的神色,魏王问道。
“儿臣不敢。”魏太子增道。
“孤这么做,都是为了太子你啊。”魏王长叹道。
“父王?”此时的魏太子增愈发不解了。
“有信陵君在,你继位就会多出变数,如果他有了心思,你未必能斗得过他,所以,只能在孤还活着的时候,将他调出去,而目前,只有卫国的事情才能将他调出去。”魏王道。
如果有可能,魏王当然不想与秦国交战,可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只能这样了,好在,以信陵君的能力,即使不能胜,也不至于大败。
第102章 援军
“父王,这样做,万一大军有什么闪失,岂不是·····”魏太子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不言而明。
“虽然孤并不喜欢信陵君这个弟弟,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要在孤之上,有他在,即使卫国保不住,我魏军也能保得住,所以,这一点,你不用担心。”魏王道。
“是。”魏太子增道。
“你能有这样的担心,孤很满意,说明在你心中分得清轻重。”魏王对儿子勉励道。
“由信陵君领兵支援卫国的同时,也不能不防着他,魏庸此时擅谋,且与信陵君不对付,他可为监军。”魏王再次说道。
在他的话语间,一位位魏国重臣的名字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进入了魏太子增的耳朵中。
随着魏王的身体每况愈下,魏国出兵增援卫国的事情被迅速推动着,信陵君虽然无奈,但这个时候,也是在拒绝不得。
正如魏王预料中的那般,虽然出兵增援卫国不算是明智之举,但只要有信陵君在,即使保不下卫国,也不至于大败,若是由他人带兵前往,那结局可就未知了。
因此,哪怕信陵君对出兵一事百般反对,但在一切都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也只能接受命令,成为援军的统帅,进入卫国境内作战。
……
濮阳城下,秦军大营。
蒙骜不慌不忙地指挥着秦军攻城,根本就没有着急的意思,他在等,等着一人出现。
“上将军,魏军十万,由信陵君统领,司空魏庸为监军,如今已经进入到卫国境内了。”张唐一身战甲从帐外走进来道。
“终于来了吗?老夫已经等了好久了。”蒙骜站起身,摩拳擦掌道。
濮阳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他要等的可不就是今天吗?信陵君终究还是来了。
“上将军,魏军十万,不容小觑啊。”张唐道。
“我军也有十万,传令下去,全力攻城,务必在魏军赶来之前,拿下濮阳的外城。”蒙骜道。
“诺。”
一时间,守卫在濮阳城头的卫国军民切实感受到了秦军真正的战力。
之前所谓的坚持,所谓的英勇,在秦军强大的进攻能力面前,变得是那么脆弱不堪。
夕阳西下,濮阳城头,卫国老将军公孙羽看着退去的秦军,凌乱的须发间长长吐出一口闷气。
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只是接下来呢?
“师父,秦军退了。”公孙羽身边的一个披甲青年说道。
“是啊,退了,但这次退去只是下一次进攻的开始。”公孙羽无奈地说道。
“但我们终究有一次战胜了秦军,而且,我听说,魏国已经派出信陵君前来增援了。”披甲少年道。
“荆轲,你不知道,正因此我们才更危险了啊。”公孙羽无奈道。
“师父?”荆轲不解道。
“你也看到了,今天秦军进攻的强度要远远超过之前,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战力,我之前还有些不解,现在算是明白了,秦军等的就是魏国的援军啊。”公孙羽道。
“师父?”荆轲还是不解。
“算了,算了,你只学习了剑术,对兵法一事并不了解,说这些,你一时间也听不懂,荆轲,你要记住,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务必保护好自己,以及丽儿。”公孙羽郑重道。
“师父?”看到公孙羽严肃的神色,荆轲只能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虽然不懂兵事,但对师父的信任已经让他知道,接下来面临的局势必然是极为惨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