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时之间,嬴政真的不能辨别出面前的到底是焱焱,还是焱妃了。
“是啊,现在你已经不是我的叔父了,也是叫一声父王才更合适,只不过,不知道焱焱有没有那个兴趣高攀上大王的身份呢?”焱妃带着几分戏谑道。
此时的嬴政倒是从焱妃的身上看到了更多属于焱焱的影子,那本就是一个有些病娇的少女,什么话都能说的出来,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你倒是又调皮了。”嬴政说着捏向了焱妃的脸颊。
无论面前的到底是焱妃,又或者焱焱,既然她想让自己看到的是焱焱,那自己又为何不配合一番呢?嬴政如此想到。
“你这一次准备怎么作?敌人很强大吗?”焱焱抓过嬴政的手问道。
在另外一份记忆中,自她成年之后,就总是以‘你’称呼嬴政,而不是所谓的叔父。
“强弱只是力量的对比而已,只要孤够强,他们就永远强不了。”嬴政道。
眼下的局势,对秦国来说,看似很不利,但实际上,一切从曾脱离嬴政嬴政的预料。
“既然你已经够强了,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出现在险地吗?前线不应该属于你才是。”焱焱劝解道。
“孤若不去,赵军就会奔袭到咸阳城下,哪有将一国都城作为战场的,而只要孤出现在那里,赵军就不可能绕过那里。”嬴政道。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吗?”焱焱问道。
“哪有那么多说法,只是为了赢得够漂亮而已。”嬴政笑道。
“你什么时候出发?”焱焱问道。
“如果你此时没有出现在这里,孤已经出发了。”嬴政道。
“你这样去?”焱焱讶然道。
此时的嬴政一点也不想是即将要奔赴前线的人,完全是平时一般,如果说真要有什么变化的话,大概就是腰间的那柄长剑了。
“孤不是武将,不需要战甲,真的需要孤着甲的时候……”嬴政笑道。
“是什么?”焱焱好奇道。
“那一定是天地倾覆的时候,五国,还没有那样的资格。”嬴政说着扶剑向殿外走去。
“是吗?”焱焱看着嬴政离开的背影,眼睛中闪过一道莫名的神采。
“焱妃。”
此时一道虚幻的声音自虚空之中传入了焱焱的耳朵。
第161章 这不合理
蕞城城下,自东北而来的十万赵军顾不上安营扎寨,便已经将这座城池团团围住了。
“蕞城,秦国都城咸阳周围二百里内极为特殊的一座城池。”赵军帅旗之下,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眺望着远处的城池道。
“其内没有百姓,只有秦军士卒,虽然名为城池,实则是一座军营,一座有着城墙的军营。”庞煖沉吟道。
他知道,想要攻下这座城池,赵军士卒必须下马变成步兵去攻打眼前的城池,而为了实现快速奔袭的赵军上下,都是轻装上阵,想要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攻下这么一座城池,无疑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但这一切,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将军,眼下我军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兵马将此城池围住,然后直奔咸阳而去,何须在这个时候,费力攻打这么一座有秦军精锐把守的城池,要知道,此时函谷关的秦军应该也已经得到我军奔袭的消息了,他们若是回援,以当年秦军奔袭韩国的速度,三天之内就能派出数万精骑赶回咸阳,那个时候,即使我军攻下眼下的这座城池,再想要攻下咸阳,却是难上加难了。”庞煖身边的副将道。
“你说的道理我明白,正常情况下,确实只需要留下一支兵马看住蕞城的秦军即可,但是,眼下的情况是特殊的。”庞煖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卷轴丢给了身边的副将。
“秦王政在蕞城?!”副将展开卷轴,目光死死的钉在了上面的一行小字上。
怎么可能?
“我赵军此次奔袭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攻下咸阳,哪怕此时秦军主力尽在函谷关一线,但秦国毕竟不是韩国,而秦王政也不是韩王安,即使我们有十万大军,想要攻下咸阳也是不可能的。”庞煖道。
“我军真正的目的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秦军的防御,扰乱他们的信心,如此,才能为信陵君那里创造出一个攻破函谷关的机会,我军的目的不是攻城、杀人,而是为了攻心。”庞煖道。
咸阳城太大,即使秦军主力尽在函谷关,但以咸阳的力量,仅仅是那守卫王宫的中尉、内尉力量,就足以凑集一两万精锐,在加上咸阳是秦国权宦之族的聚集地,这些人,哪一家中不曾有着几人、几十人的私兵,这些人被召集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更何况,这里可是秦国的腹地,哪怕青壮年都被征召入伍,奔赴函谷关,但秦国能打仗的可不仅仅只有青壮,那些老兵,同样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所以,他们这十万赵军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攻下咸阳城,而是为了给秦国上下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而惊慌是出错的根源,他们需要的就是秦国出错的机会。
只是,眼下的秦国算是出错吗?
秦王政竟然出现在蕞城?
庞煖顾不得思考其它,他只知道,没有什么比秦王政更能牵扯秦国上下的神经。
这是苍天要助我赵国吗?庞煖似乎感觉到了冥冥之中的天意。
“所以眼下的城池必须拿下,不是因为里面的秦军,而是因为秦王政。”能够成为庞煖的副将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庸才。
他是赵葱,出自赵国宗室,更是宗室少有了几个擅长兵事的人,不俗的本领加上良好的出身,让他很容易在赵军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秦王政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这个时候竟然轻离咸阳,那所谓的面子真的就这么重要吗?”庞煖叹息道。
秦国的国运终究是走到头了,七代雄主已经耗尽了秦国的气运,这一带终于出了两个‘奇才’。
兄弟两人,一个不顾身份,为了少年义气,莽撞而无智,另外一个却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连自己的王兄与母国都要出卖。
这样的秦国,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