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虽然只是一种器械,但爆发出的威力又何曾逊色于天灾,十万赵军精锐,十几万匹战马,顷刻之间化为无有,那已经不是人类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什么器械?”蒙骜追问道。
“百战神机弩。”蒙恬道。
百战神机弩?难道是那些人?蒙骜想到了数年前出现在秦国的公输家与墨家的那些人。
很快,蒙骜就知晓了什么是百战神机弩,因为嬴政已经带着公输仇已经百战神机弩的军团出现在函谷关关后了。
函谷关后的秦军答应之中,蒙骜看着出现在面前的百战神机弩,依旧有着一种梦幻的感觉。
就是这些东西吗?
“大王,这就是摧毁了十万赵军的神兵利器吗?”蒙骜抚摸着百战神机弩那冰冷的金属配件,哪怕早已经在蒙恬那里了解到百战神机弩的情况,但当亲眼见到这些神兵利器之时,蒙骜依旧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颤栗感。
这些东西的出现,对于兵家来说,是一次危机,而在这次危机之中,兵家可能克服其中的危机,进而更上一层楼呢?
“算是神兵利器,只可惜,其中的一些东西,终究还做不到量产,眼下,箭矢已经不多了,除了留下用于赵国战场以外的箭矢外,能够用在函谷关的不到三千支了。”嬴政说道。
百战神机弩虽然可以做到量产,但箭矢却做不到,其中火药所需要的材料,在此时只能以原始的方式搜集,想要做到后世那般以化学的方式合成,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三千支,足够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了。”蒙骜道。
“是,三千支箭矢虽然做不到全歼十万赵军的战绩,但足以打崩敌人的士气,上将军,如今五国联军尽在眼前,不知,哪一国的军队可以作为我们接下来的主攻目标?”嬴政问道。
五千支箭矢在绵延数百里的函谷关战线上,显得极为单薄,但若是集中使用,足以在这条战线上打出一个无人区。
“赵军是联军武胆,楚军是联军的底气,如今赵军既然已经全军覆没,那下一个目标,当是楚军,只要击溃楚军,联军也就要崩溃了。”蒙骜回答道。
以秦军的实力,要像击溃五十万联军,很难,但若只是想着击溃一国军队,这个难度就要下降上很多。
蒙骜咱已经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击溃楚军了,只不过,楚军太多,蒙骜一时间想不到具体可行的策略,而嬴政的带来,已经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楚军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一次,孤的目标可不仅仅只是击溃楚军那么简单。”嬴政道。
“大王是说?”蒙骜震惊地看向嬴政。
若击溃楚军,进而击退联军只是一个简单的目标,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目标吗?
似乎,唯有灭国了。
是哪一国?
“韩国只剩不到两个郡的领地了,与其让它苟延残喘,使得韩王安患得患失,不如给韩国和韩王一个痛快。”嬴政道。
“至于赵国,上下已经够艰难了,我秦国当然要帮他分担一些困难,其北境的雁门郡、代郡可以拿下来了,为其遮挡来自狼族的压力。”嬴政接着道。
“此次若能重创五国联军,拿下韩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赵国北境,大王,那里与狼族接壤,又无什么产出,我们若是拿下这两地,对于赵国来说,可能还算的上是甩掉了一个包袱,对我秦国来说,不仅不能从这两地得到什么,反而要在那里驻守重兵,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蒙骜犹疑道。
“似乎,趁着此次赵军全军覆没,拿下赵都腹地的富庶之地才是最好的选择。”蒙骜接着道。
“赵国的雁门郡、代郡虽然并不富庶,但却是赵国精骑的主要来源地,拿下这两郡,虽然不足以重创赵国的国力,但却可以重创赵国的军力,至于赵国所谓的富庶之地,它再怎么富庶,还能在国力上与我秦国抗衡不成。”嬴政道。
从短期利益上来看,此次确实应该趁着赵军精锐全军覆没的良机,攻下以赵都为核心的大河之北的平原之地,但从长远上来看,拿下其北境却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
因为在那里,有着赵军的精华所在,那里不仅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善战百姓,还有着一人足以顶半个赵国的一代名将李牧,一个在这个时代,将骑兵战术发挥到极限的名将。
“雁门、代郡吗?”蒙骜道。
蒙骜此时也明白了嬴政的关注点。
赵国若是没有了强兵,那赵国的底气就彻底没有了,赵国可从来都不是以富庶著称的,况且,失去了雁门郡、代军的赵国固然能够积累下更多的钱粮,但那最后可不一定是便宜了谁。
第165章 秦王的势
一杆大旗出现在函谷关关楼之上,在山间的上空中,随风飘荡着,舒展的旗面一如此时五国联军此时的心情,只觉得起伏不定。
“秦王政出现在函谷关了?”黄歇眺望着远处的函谷关,那一展大旗是那么的醒目。
“秦王政竟然出了咸阳,他想要做什么?此时的赵军正在关中腹地,他怎敢轻离咸阳,难道是赵军那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魏无忌迟疑道。
“也许只是虚张声势,一杆王旗不能说明秦王政就在眼前。”黄歇迟疑道。
“不,这不一样,为王者,权与名绝对不能假手于人,既然这杆旗出现在这里,那秦王政必然在函谷关,他到底想要做什么?”魏无忌否认了黄歇的猜测道。
“他怎么敢,难道他不要咸阳了不成,总不至于是赵军那边已经败了吧?秦国凭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十万赵军?除了函谷关,秦国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军队,五万?十万?”黄歇不可置信道。
“难道秦国已经从函谷关抽调兵马回援关中了,而秦王政亲自出现在这里,只是为了虚张声势,以自己的出现来振奋士气,同时来掩盖秦军兵力不足?”魏无忌只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其中的真相。
“定然如此,倒是没有想到,秦王政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胆略,秦国果然是得天独厚啊,这都第几代了?”黄歇怅然中带着激动道。
“这只是一种可能,一切还需要验证。”魏无忌道。
“如何验证?”黄歇问道。
“强攻,只有强攻才能认清秦军真正的力量,以此来分析秦军的兵力。”魏无忌道。
“强攻?我们这边尚好,但韩军、燕军那里,却未必愿意。”黄歇道。
他很清楚,魏无忌所说的强攻,是整条战线上的强攻,而不仅仅只是函谷关前的这个战场,而是整条战线,数百里的长度。
“韩国那里,有我来游说,燕国那里,还要劳烦春申君了。”魏无忌道。
“如此也好。”黄歇略作思考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