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牧敢用此险计,我桓齮难道还不敢奉陪吗?”桓齮说着露出一丝冷笑。
“桓爷爷这是在赌。”白凌神情复杂地说道。
“凌儿,你说的不错,我就是在赌,我在赌我比李牧更了解大王。”桓齮道。
“大王一定会在李牧意想不到的时间中出现在李牧意想不到的地方。”桓齮道。
……
赵国的一处未知之地。
“秦军斥候的范围扩大了两倍,而且还在测量地面的硬度?”一处山谷之中,李牧对身边的亲卫统领问道。
“是,将军,秦军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亲卫迟疑道。
“桓齮不愧是自白起时代就已经成名的宿将,有些事情想要瞒过这样的一员宿将,还真的难啊。”李牧道。
“将军,若是秦军就此撤军……”亲卫统领迟疑着,随即又道:“唉,是末将想多了,秦军撤退,我们也算不上输。”
“你说错了,我赵国眼下的面临的局势,我们若是不能在此取胜,拿下桓齮及其麾下的五万秦军,我们就是败了,对于我们来说,不能胜就是败。”李牧道。
“好在,桓齮成也名将,败也名将,以他名将的智慧,让他能够看出我们为他以及秦军布下的陷阱,但是,身为名将的勇气,又让他敢于冲进我们的陷阱,让他有着一种可以做到网破鱼未死的壮举。”
“而眼下,他不就是这么做的吗?秦军可没有停下来或是撤退的意思。”李牧说着已经露出了一副笑意。
七万赵军边骑对阵五万秦军重甲兵,优势在我,只不过,既然已经被桓齮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利用地利这件杀器的计划是不能够成行了,好在,七万边骑的力量已经足够了。李牧在心中对自己说到。
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只要能够吃下那五万秦军,一切都是值得的,只不过是多付出些伤亡而已。
在赵国的腹地之中,到底是李牧能够诱敌深入,吃下桓齮及其麾下五万秦军中甲兵,还是桓齮能够以身做饵,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赵军边骑的包围之中,固守待援,来一个中心开花了?
一时间,在距离赵都并不算远的一处地方,一场决定赵国还能够坚持几年的战争一触即发。
而此时,在来自雁门的方向,距离肥地不远的地方,秦军主力的先锋已经来到了此处。
第258章 侥幸的心理
秦王政七年八月中,赵军边骑七万围秦国重甲兵五万于赵都北四百里处。
赵都,王宫。
“李牧将桓齮所部的秦军包围了?”郭开看着从赵王偃那里得到的军报,一时愕然。
“已经围上了,李牧向孤请调援军,以争取尽快歼灭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赵王偃语气莫名地说道。
“大王准备派遣援军支援李牧吗?”郭开小心地问道。
郭开很清楚,在赵王偃没有露出倾向之前, 自己绝对不能乱说话,否则在这种可以关系到赵国生死存亡的时刻,贸然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可能对带来不可测的祸患。
“孤在犹豫。”赵王偃道。
“大王在犹豫什么?”郭开配合着问道。
“李牧包围了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孤很清楚,这个时候, 只要孤派遣出五万援军,哪怕是三万援军,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 但是,即使歼灭了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在其身后,可还有着十几万秦军。”赵王偃苦恼道。
“到时候,万一因为桓齮所部秦军被歼灭一事,秦国全面对赵国开展,以赵国现在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挡秦军。”赵王偃说着已经是一脸的苦涩。
现在的他是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初想着坐山观虎斗,谁曾想到狼族的二十万大军竟然会败的那么快,但是,当狼族大军败了之后, 一切就已经来不及了,现在的他只想着尽快将七万赵军边骑调集到身边,如此才有力量守卫都城。
只有都城还在手中, 一切就还有机会。
但是,现在的李牧却给了他一个难题。
赵王偃很清楚,歼灭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是一个何等的诱惑, 但在这個诱惑之后,又有一个巨大的危机,其中的风险,他真的承担不起。
“大王,也许我们可以以战促和。”郭开试探着说道。
“你仔细说说。”赵王偃来了几分兴趣道。
“能够保下我们赵国的只能是我们赵人的英勇,如果我们能够歼灭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说不定可以让秦国看到我赵国不是轻易就能够打败的,迫使其撤军。”郭开说着不忘观察着赵王偃的神色。
这些话当然不是郭开的本意,他说这些只是为了试探,试探赵王偃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而且这样说,无论怎么看,他也是出自于忠诚,即使话说错了,可不会有什么恶果,毕竟,忠诚是可以被原谅的。
“如果是别人,你说的这种可能或许会发生, 但他是秦王政,一切就很难说了,以秦王政之前的行为来说,我们赵国若是歼灭的桓齮所部的五万秦军,他不仅不会撤兵,反而还会增兵。”赵王偃说道。
“况且,即使他不增兵,仅仅只是他此时手中的兵力,就是一股可怕的力量,要知道,狼族二十万大军大败之后,他手中可是得到了不少的狼族俘虏,他若是再用上那些狼族之人,其兵力将会更加恐怖。”赵王偃接着道。
“那大王下令让李牧放走桓齮所部的秦军?”郭开试探道。
“这样也不行啊,秦军力量不损,岂不是更加坚定了秦军的决心。”赵王偃否定道。
“大王,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只能折衷一下。”郭开道。
“折衷?”赵王偃疑惑道。
“援军要派,但不对桓齮所部的秦军发动进攻,以桓齮所部的秦军为条件,与秦国议和。”郭开道。
听到郭开的建议,赵王偃迟疑许久,才悠悠地开口道“郭开,你可真是个人才。”
“大王谬赞了。”郭开却是报以谦虚的笑容。
“就这么定了,以战促和。”赵王偃说着露出来一副从容的笑容。
以他的汇集,郭开的计划,其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如此,赵国就可以度过眼下的劫难,至于以后,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能力去筹划以后的事情了。
赵国境内的战场之上,李牧远远地看着一次次发动冲锋的赵军边骑,平静的脸庞上是一双略显焦急的眼睛。
“将军,秦军建制未乱,士气、体力未衰,我们的冲锋并没能够奏效。”从战场上匆匆撤下的司马尚来到李牧身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