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面对如此耻辱,赵王偃还是忍下来了,他一直在告诫自己,自己只有忍下男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才能等到报仇的契机。
而现在,他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不过,大王,有一件事情我们却不得不防,秦军的百战神机弩实在太过强大了,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手段,恐怕会再次遇到蕞城的情况。”郭开提醒道。
身为一个‘忠臣’,在适当的时候自然是要说一些有用的话的,不能只是一味的奉承,因为那样的话,会降低自己话语中的可信度。
“蕞城?”赵王偃听到这座城池,本来自信慢慢的神色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蕞城,对于赵国来说,可谓是一场惨痛的记忆,十万赵军精锐,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在这座城池下全军覆没,这样的惨败是赵国上下从未经历过的。
要知道,即使是当年的长平之战,赵国也是在秦国手中坚持了三年的时间才战败的。
而蕞城之战,赵军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而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因为秦军的强大,也不是因为赵军将士的无能,而是因为一件从未出现过的杀器。
百战神机弩,射程之内,无坚不摧。
“百战神机弩这样的杀器,孤自然知晓,这些年来,不仅是孤,燕王、魏王、楚王他们也都在这一方面投入了不少的心思,眼下,我们虽然找不过破解百战神机弩的方法,也造不出真正百战神机弩,但却能够制造出简易的百战神机弩,有这些在,不会在上演蕞城的惨败之事。”赵王偃道。
“原来如此,若能尽量抵平秦军的百战神机弩优势,那我们这一次的胜算又要增加几分了。”郭开道。
“蕞城之战,秦军胜在出其不意,这一次,我们对秦军的底细已经了解了,秦军在想借助利器而出其不意,显然是不可能了。”赵王偃道。
“大王所言极是。”郭开道。
郭开回到府中之后,迅速从书房中找出了一个特制的卷轴,然后将其铺展开来,那些毛笔在上边奋笔疾书起来,书写的内容正是他在赵王宫之时,与赵王偃谈话的内容。
“赵国这一次铁定是扛不住了,我未来的前程,就看这赵国最后的岁月了。”郭开将需要呈送的信息书写完毕之后,整个人已经累到在了椅子上。
当郭开缓过来之时,一个人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真刚,还请你将这道卷轴送到咸阳去。”郭开指着书案上已经被他封存好的卷轴道。
真刚接过卷轴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在真刚离开之后,郭开将自己的管家叫到了跟前,问道:“最近王后她都在做些什么?”
在管家的诉说中,郭开很快就掌握赵王后的情况,但这些并没有让郭开放下心来,反而有了更深的疑虑。
当年赵王后因为议和一事而进入了肥地的秦军大营,还在那里待了数天的时间,在那几天之中,在赵王后身上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这个问题对于郭开来说十分重要。
对于赵王后在秦军军营的那几天所发生的事情,郭开自然无从打听起,但他却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之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比如,自赵王后从秦军大营返回之后,赵王偃与赵王后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在最近几年更是只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比如,在最近的几年之中,赵王后的名声在赵国上下愈发的好了,对这种情况,赵王偃十分不满。
而赵王后的好名声,在郭开看来,除了当年赵王后从秦军大营那里祈得了和平之外,更多的原因还是赵王后刻意经营的结果。
比如,就在方才,郭开就从管家这里再次得到了赵王后出王宫为赵都城内的孤寡老人、稚子孤儿送衣物粮食的事情。
在赵王后这些举动的背后,必定还有着一支不受赵王偃支配的力量在推动,否则,在与赵王偃不合的情况下,赵王后根本没有这样的力量做出这些事情来。
而赵王后身后的这支力量来自于那里?是来在春平君那些人,还是说来自于秦国?这个问题对于郭开来说极为重要,毕竟,物以稀为贵,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他郭开在秦国那里不是唯一的时候,他的价值就要下降上许多许多。
第345章 不属于一个时代
燕丹没有在咸阳待太多的时间,因为秦国的举动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危险,他已经收到了确切的消息,秦国要对赵国和魏国发动灭国之战了。
而在这场战争之中,燕国又该如何取舍?这件事情直接关系到燕国的未来,因此他必须要在战争爆发之前赶回燕国去,如此他与燕国才能在即将发生的灭国大战之中拥有足够多的腾转挪移的空间。
这一次燕丹离开的时候,身边多出来了一个人,荆轲。
在驶向燕国的马车之中,燕丹若无其事地说道:“我曾听说在阴阳家,有着一种秘术,这种秘术可以封存一个人记忆,甚至篡改一个人的记忆。“
“燕兄的意思是?”荆轲迟疑道。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荆轲早已经将燕丹当成了挚友般的存在,说起来也很奇怪,荆轲虽然有着楚国的记忆,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在这么多年来,接触到的人并不少,但却没有一个朋友,反倒是燕丹,虽然认识的时间很短,但两人已经成为了挚友般的存在。
“在荆兄的身上,我能够感觉到阴阳术的残留的气息,而且,你曾与我谈起你的往事,那些事情虽然有趣,但总有那么一丝丝的蹊跷之处。“燕丹道。
“比如呢?”荆轲道。
“比如你为什么会到楚国去?在这件事情背后,你的动机是什么?”燕丹道。
“我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原因的。”荆轲道。
“但荆兄所说的那个原因太过牵强了,而且,在荆兄的记忆中,有着很多的模糊之处,不过,这些也仅仅只是怀疑而已,一切还需要验证。”燕丹道。
“如何验证?”荆轲凝重道。
“派遣人到楚国一趟,验证一番你关于楚国记忆的真假。”燕丹道。
“如此就有劳燕兄了。”荆轲诚挚地说道。
在与燕丹的谈论之中,荆轲也有点怀疑自己的记忆是否有问题了。
在沉默之中,马车快速行驶在秦国通往上郡的驰道上,在这一次返回燕国的路程之中,燕丹没有选择走赵国的路线,而是选择了自咸阳一路北上,然后至上郡一路向东,最后回到燕国。
很快,在马车窗外的视线中,荆轲看到了一队马车从一处小路之中上了驰道。
“秦国在这种无人的地方也将道路修建的如此精致?秦王政的耐心可真是十足啊。”荆轲不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