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进行都很平静,但嬴政知道,在某一天,炎帝六部将会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力量。
在咸阳的平静之中,一队使者从睢阳而来,让本来平静的咸阳,再次掀起了波澜。
此时的时间已经进入到了秦王政十三年的年末。
在已经持续了半年的楚国动乱之中,睢阳的楚王一系终于撑不住了。
睢阳楚王熊悍虽然在正统性上要超过寿春的楚王负刍,但是,其在寿春的战败,却是将太多的资源遗留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睢阳,虽然曾经是楚国的都城,但迫于秦国的压力,楚国其实已经放弃了睢阳,以寿春为核心的淮水两岸地区才是楚国真正的精华所在。
失去了寿春的楚王熊悍在与负刍的较量之中,面前还能招架,但随着其颓势的渐渐显露,那些曾经持中立的势力逐渐发生了倾斜,而这种倾斜对于楚王熊悍来说却是致命的。
在这些势力之中,一家的倾斜对于楚王熊悍来说是尤为致命的:会稽项氏一族。
项氏一族,在楚国本就是最顶级的宗族,其在楚国军中的影响力更是举足轻重,现任的家主更是此时楚国军中第一人。
但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却在这场较量之中,倾向于寿春的楚王负刍,这对于睢阳的楚王熊悍来说可谓是致命的一击。
如果之前的他还有着在这场斗争中的取胜把握的话,那么,随着项燕的表态,他这种自信就没有底气了。
所在,摆在楚王熊悍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向兄弟负刍投降,要么是向秦国寻求援助。
前者必然是死路一条,但后者同样也是饮鸩止渴。
熊悍,虽然名字之中有着一个悍字,但终究还是没有那份决绝,所以,他选择了向秦国求援。
华阳宫中,已经渐露老态华阳太后听着熟悉的乡音,却是没有一点喜悦的神色。
“楚国,终究还是不行了。”华阳太后神色复杂的说道。
虽然在心中,华阳太后早已经对楚国进行了割舍,但听着自己的母国变成现在这般样子,只要是一个人,就不可能没有触动,尤其是在华阳太后这个越发喜欢回忆的年龄,那种触动就更大了。
“还请姑母帮一帮王兄,如今能够帮到王兄的,只有姑母您了。”说话的人年约三十来岁,长相秀美,正是楚王熊悍的同母弟弟熊犹,如果一切都不曾发生变化的话,在未来他还会成为楚王,只不过是被负刍杀死的楚王。
作为同母弟,楚王熊悍在这个时候将其派来秦国,显然是已经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秦国这边了,但也从侧面说明,在熊悍的心中,对于楚国的坚持已经所剩无几了,现在的他只想着能够活下去。
“帮?”华阳太后神色莫名地说道。
她该以什么样地身份帮助对方?这个帮助就该帮到什么程度?
“请姑母拉王兄一把。”熊犹说着已头抢地道。
“秦国是不会因为一两个人出兵的,况且,就算是论到感情,负刍他同样也是我的晚辈。”华阳太后道。
“姑母……”熊犹怔怔的抬起了头,他贲就不是能言善辩之人,一时间根本找不出可以反驳华阳太后的话。
“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感情的。”华阳太后道。
第405章 世间最难测的东西
“项燕,倒是好见识。”当熊犹前往华阳宫拜会华阳太后的时候,在嬴政的书桉上也出现了关于楚国的确切情报。
“大王,如今东西两个楚国之间的均势随着项燕向负刍的效忠已经被打破了,面对眼下的局面,我们又该如何?可要出兵吗?”主管秦国邦交的姚贾问道。
“不必,我们现在调集兵马无论多少都不合适,多了,会影响到国内的建设,少了,不足以改变楚国的战局,甚至会让东西两个楚国重新团结起来。”嬴政道。
“可若是对楚国的局势放任不管,那我们之前所作的是一切岂不是付之东流了。”姚贾忧心道。
“不至于,你不要忘了,在楚国北边还有一个齐国,我们秦国不出兵,并不代表齐国不会出兵。”嬴政道。
“齐国?”姚贾微微一怔,也难怪他会发愣了,那可是齐国,一个在复国之后就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大国了。
“你去齐国,说服齐王建以及齐国调集兵马,进攻楚国占领的鲁国故地,在齐军的压力之下,负刍就不能全力进攻睢阳的熊悍,如此,可以让楚国内部再次恢复均势。“嬴政道。
“是。”姚贾应声道。
在嬴政陈述的时候,姚贾同样也在分析着其中的可行性,此时他已经对自己在齐国的行动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了。
说服齐国出兵楚国的鲁地或许有点难,但是说服齐王建出兵却不难。
很快,姚贾就带着嬴政写好的诏令与国书离开了咸阳宫,接下来他要去内史府去领取用以在齐国活动的资金了。
在姚贾离开后,嬴政将关于楚国情报的竹简递给了身边的项妃羽,项燕之女。
“你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嬴政问道。
项燕,楚国大将,但嬴政对项燕的关注其实没有那么多。
项燕的能力是有的,但也就是蒙骜级的实力,比之王翦和李牧这样的名将,还是要差上一截的。
但是,就是这个没有让嬴政投入多少精力的项燕,竟然在这个时刻做出了一件让嬴政有些惊讶的事情。
投效寿春的楚王负刍。
这份眼界,若没有长远的眼光还真做不到。
在项燕身上,虽然没有让嬴政看重的武略,但这份见识还是值得嬴政侧目的。
项燕投效于负刍,并不是因为负刍值得他效忠。
他真正效忠的只是楚国,负刍虽然有着各种问题,但在项燕看来,帮助负刍重新让楚国归一,要远比帮助熊悍消灭负刍来的简单,哪怕熊悍的王位更具合法性,但在楚国的最高的利益面前,熊悍也就只能牺牲一下自己了。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嬴政的推断而已,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大概也就只有项燕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