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2)

🎁美女直播

“才三十多岁而已。”荀况不以为意道。

“你可想好了?”荀况说着脸上的笑意一收,露出了只有在朝堂上才会出现的郑重之色。

“想好了,廷尉之职,我可以辞去。”韩非道。

在不久之前,荀况找到韩非,让这位廷尉辞去身上的官位,安心的从事另外一份工作。

“你未来不会为自己现在的选择感到后悔。”荀况道。

“老师,我虽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辞去官位,专心进行秦法与秦律的编纂,但心中还有这一个疑惑。”韩非思索道。

“什么疑惑?”荀况问道。

“整理编纂秦法与秦律,老师为何不亲自负责,为何要让我来?我虽然自信,但还没有自信到认为自己可以超越老师您的地步。”韩非道。

“因为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荀况道。

“难道还有比编纂秦法与秦律更重要的事情吗?”韩非好奇道。

“自然是有的。”荀况道,“在现在的秦国,法与律虽然地位依旧,但炎帝六部可是有着后来居上的趋势,除了炎帝六部之外,为何不能够有其它可以媲美法与法的事情?”荀况反问道。

“老师,你这是在偷换概念,我承认,炎帝六部如今在秦国内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它与法家家之说是不一样的,有着各自的使命。”韩非道。

“炎帝六部、墨家、公输家、医家这些门派可以在物质上让百姓得到满足,但除此之外呢?”荀况道。

“精神?”韩非思索道,在他的心中隐约间意识到了什么。

“不错,精神,皇帝陛下邀请百家之人尽汇咸阳,正是为了此事。”荀况道。

“秦国百年来以耕战立国,以法治国、治民,这是秦国能够强大的根源,但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荀况道。

“确实如此。”韩非点头道。

“以法治国依旧没有问题,但以法治民却不尽然。”荀况解释道。

“以法治民难道有问题吗?”韩非不解地问道,他已经意识到,老师此时所说的问题,可能是老师与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之中所作的唯一一件事情了。

“有问题,以法治民在乱世之中,可以用来约束百姓,稳定一国的局势,从而将全国的力量用于一处,但那是在乱世之中,如今天下已经统一,正在朝着帝国的方向建设,这个时候依旧延续老路,你觉得会没有问题吗?如果你觉得没有问题,你不妨试想一下,依照现在的法律执行下去,五十年后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荀况道。

“五十年后?”韩非思索着,心神迅速的运转起来。

他想到了现在的法律,如今的法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繁复与详细,可谓已经得到了一个顶峰。

它几乎囊括了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上至王孙贵族,下到黎民百姓,其生活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被规定的严密至极。

如果一切都不曾改变的话,那五十年后的黎民百姓会变成什么样子?韩非想着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韩非此时想到了在法家三派之中占据着绝对地位的一条理念:愚民。

如果一切都不曾改变的话,在法家对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严密的控制之下,民智将会迅速下降。

而法家的追求也正是如此,因为只有黎民百姓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能更容易被统治。

难道这有错吗?韩非迟疑道。

“你精通法家三派学说,法家三派的追求你应该也不会陌生吧?”荀况道。

“弟子自然知晓,只是,那样有错吗?”韩非迟疑道,此时的他对自己心中早已形成的认知有了一丝丝的怀疑。

“站在一家一姓之国的立场上来看,这样的手段自然是极好的,毕竟,这样更有利于统治,更有利家族权力的传承。”荀况道。

“但是皇帝陛下与老师现在的立场一定不是一家一姓之国的立场了。”韩非道,从老师的话语中,他不难听出另外一层意思。

“是,用那样的方法统治天下,固然能够维护统治的稳定,但作为代价,确实整个世界发展的缓慢,甚至是停滞,这样的天下,不是皇帝陛下所希望看到的天下。”荀况道。

“那皇帝陛下准备怎么做?”韩非问道。

“依法治国自然不能变,但依法治民却需要做出调整,民不能只用法律来束缚,还要用教化开启其智慧,智慧民智得到了发展,这个国度,这个世界才能实现进步。”荀况道。

“皇帝陛下就不担心,当人人都成龙的时候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吗?”韩非反问道。

“如果统治的代价是一个国度、一个世界的停滞不前,你觉得皇帝陛下会看上这样的统治吗?”荀况问道。

“好吧,我承认,我用自己的见识来试图理解皇帝陛下的做法却是是幼稚了,所以,老师将法这一方交给我,而自己则是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做开启民智的事情吗?”韩非道。

“正是,法与民智,对于还在建设之中的帝国来说是精神上的支柱,容不得有一点的纰漏。”荀况道。

“你现在可还能坚持自己方才的选择吗?”荀况问道。

“当然愿意,这样一个可以改变天下的宏伟计划,我实在找不到可以拒绝的理由,它实在是太过诱人了。”韩非道。

“现在忘记了小心谨慎了?”荀况调侃道。

第439章 嬴言与嬴月

这些年韩非可谓向来谨言慎行,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份以至于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因为在秦国,他是身份实在是太过敏感了,曾经的韩国王族身份,现在的秦国廷尉,这两个身份交织在一起,对于韩非来说,来自身份的风险可谓是成倍的增加了。

如果再考虑道到妹妹红莲以及小外甥的存在,韩非的谨慎就更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必要。

“是我短视了。”韩非闻言苦笑道,对于荀况的调侃却是也无可奈何。

因为荀况虽然是在调侃,但所说的事情却是事实,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着恐惧,而这种恐惧却很有可能只是他一个人的妄想而已。

“不对啊,老师,为了编撰秦法秦律,我需要辞去廷尉的职位,那老师呢?右丞相的公务更加繁忙,而老师要做的事情也比修法更加麻烦,老师你难道也要辞去右丞相的职位吗?”苦笑中的韩非主动转移话题道。

“不错,我的辞呈已经呈给皇帝陛下了。”荀况神色从容地说道,彷佛在秦国可在文臣之中位列第二的右丞相之位像是寻常的小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