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墨班震惊道。
“骊山的元石是班大师发现的,班大师比任何人都知道元石的真相与价值,所以,班大师也应该知道,那些元石头曾经的主人拥有着何等强大的力量。”嬴政道。
“是,臣知晓,元石来自于久远的过去的馈赠。”墨班道。
“那班大师可知道,为什么在过去,这些留下元石的生物身前拥有着何等庞大的力量吗?”嬴政道。
尸骨遗骸形成的化石都能够拥有这般庞大的能量,那其身前又是何等的模样?对此,嬴政并不难想象出那个答案。
远古时代,那个孕育了元石前身那些恐怖生物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何又变成现在这般模样?嬴政对此很好奇,也有着自己的猜测。
当苍龙七宿之中记载的七座祭天之阵建成之后,又是否能够让这个世界重现远古时代的辉煌,嬴政同样也很期待。
“苍龙七宿中记载的祭天之阵,陛下是想让那个逝去的时代重现吗?”墨班凝重道。
“难道不行吗?”嬴政道。
“自然可行,若真的重现那个时代,人的身体会变得更加强健,寿命会更加悠长,物产会更加的丰富,他们不用在为生存而苦恼,不会在因疾病而痛苦,他们会有着更多的时间作自己想做的事情。”墨班振奋道。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领悟了嬴政的用意,嬴政所说的事情虽然听起来好像只是虚幻,但墨班自己的经历却告诉他,祭天之阵虽然神幻,但却很可能成为现实。
“三年之内,建成骊山皇陵的祭天之阵,班大师可有把握?”嬴政问道。
“三年,十万人?“墨班问道。
“二十万也可以。”嬴政道。
“足够了,如果仅仅是骊山皇陵的规模,如此祭天之阵三年内十万人足以建成。”墨班道。
“班大师,我们君臣当共同努力,共同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嬴政道。
“是,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墨班道,此时的他发现,自己这数十年养成的处变不惊的心性在此时竟然变得激动起来了。
不再年轻的身体之中,似乎充满了力量,一种名为希望的力量。
“不仅是朕,还是天下。“嬴政道。
“陛下所言极是。”墨班郑重道。
“祭天之阵一旦建成,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看着墨班离家的背影,紫女幽幽地说道。
作为曾经的紫兰轩女老板,以紫女的见识自然能够看到,一旦祭天之阵建成,对于天下以及天下之人来说是一次实现跃升的机会,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那样的变化对于嬴政来说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一切都很难说。
“谁也说不准,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在变化的世界之中适应变化而已。”与紫女一同送来阵图的焱妃平静地说道。
“不必担忧,真正的强者即使换了一个世界,依旧是强者。”嬴政道。
对于紫女的担心,嬴政很难理解,毕竟嬴政此时的权威是建立在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上的,一旦这个世界发生了变化,嬴政的权威根基很可能会发生动摇,那对于嬴政来说未必就是好事。
不过,这只是紫女出于身为女人的担忧而已,对于变化,嬴政有着充足的自信。
嬴政可以在现在铸就一个帝国,在变化的世界之中,同样也可以铸就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
第452章 貔貅
天下很安静,除了遍布全国的各处工地以及工地之中繁忙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了其它的动静,曾经的战火与硝烟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记忆之中的东西。
在这种安静之中,骊山皇陵正是进入了大规模的修建,在这份安静之中,由荀况主持的学馆建设正式开始铺展开来。
当时间进入秋季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年的秋季之时,遍布整个关中地区的学馆正是建成。
在学馆的物质基础进行建设的时候,学馆的制度构建以及教材的编写同样也在进行之中。
咸阳宫中,作为学馆的主持者,荀况在最近数个月的时间经常出入此处,毕竟,教育关乎到秦国的未来,哪怕荀况得到了充足的信任,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可不敢擅自决定其中的事情。
儒家已经压抑了太久了,荀况虽然是儒家宗师,但儒家却不是他,他只是儒家的一个代表,一个为嬴政河儒家建立联系的桥梁而已。
嬴政的决定,儒家的想法,在两者中间,荀况需要做的事情有着很多很多。
“推行教育之事,无外乎奖励与惩罚而已,如今以减轻赋税而奖励,以罚金为惩罚,由此两项,只要执行的人不出现问题,就不会有其它的问题,只不过,荀先生,这本教材还需要修改。”嬴政翻阅着荀况送来的新书道。
“陛下,这新书可是有什么问题吗?”荀况问道。
“你现在是秦国的章台学宫掌宫之人,不是儒家的宗师,这一点,荀先生需要牢记。”嬴政道。
“是。”荀况闻言脸色一红道。
他也知道,在这本编写的在未来准备用作学馆教材的书籍之中,关于儒家的私货多了那么一点点,只是,也仅仅只是一点点而已,而这一点点在被嬴政点破的情况是,实在是有点难以启齿了。
荀况终究还是一个儒家之人,又岂能真的没有一点私心。
人终究是有私心的,即使是嬴政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第一篇文章之前,要增加一篇新文章。”嬴政道。
“还请陛下明示。”荀况道。
“秦国,第一篇当以此为题。”嬴政道。
“秦国?”荀况思索着,他相信,嬴政此举的背后必定有着很深的用意。
“朕要让天下人都明白,他们生活在一個什么样的国度,他们是什么人,在未来,朕还要让他们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为荣,荀先生可明白吗?”嬴政道。
在嬴政的记忆之中,另外一段人生之中的第一堂课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那个时候的他还不明白人生之中第一堂的课的意义,但那堂课却让他记到了永远,直到换了一个世界也不曾忘记。
“臣明白了。”荀况珍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