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到这里的人,那我们也能搞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是吧?”
“嗯,所以你没有看到那本应该存在的白色土地,是么?”
“鬼知道,我从出发到现在,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的这艘快船已经路过好几次了。”一说起这个,伊阿宋就没好气。
这种状况完全是一种诡异的循环,别说是伊阿宋了,哪怕任何一个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继续晃荡下去,回来报告这种异常才是正理。
“这种状况下我怎么前进?我的心脏可没强大到还能依照原定计划航行的地步。”
这种状况听上去的确是挺诡异的,所以立香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拍了拍伊阿宋的肩膀。
“留在这里吃点东西吧,我想你和美狄亚也不能一直啃清水和面包吧。”
安抚好了这些从者之后,立香不由将手中那张羊皮纸随便摆在了边上。
毕竟这张羊皮纸海图仅仅是伊阿宋自我发泄的一个产物罢了,上面记录的不过是伊阿宋从一开始的耐心与好奇到后边不耐烦的心路历程。
但是,真正让藤丸立香在意起来的反而是他的经历。
一直向前航行,却没有抵达应该能看见的白色土地,这怎么想都不太对劲。
阿尔比昂难不成消失了?
不,这肯定不可能啊!
排除掉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测,即使假定未来的英格兰和苏格兰被谁搬运走了,但伊阿宋怎么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欧陆啊,说不定还能和维京海盗正面撞上干一架。
所以,答案恐怕也只有一个:
“爱尔兰岛成了一个独立的异空间?”不由的,立香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荒诞想法。
不得不说,在现在的这个环境下,这样的猜测是能成立的。
或者换话说,在这样的状况下,也只有这样的猜测才能解释伊阿宋自己那不断被动循环的航行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是,立香却不能立即就肯定这样的猜测,因为这样一来就有个挥之不去的矛盾在其中。
人理基奠值……
如果说整个爱尔兰岛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空间的话,那么它的人理基奠值应该相当高才是。
甚至,它应当被纳入‘重大特异点’,而不是现在这样近似度假的‘亚种特异点’。
依照立香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如果空间真的被剥离出去的话,那至少也该是A++级别的起步。
但迦勒底观测的数值是什么来着?
记得是……E来着?
“该死,不会是观测部门又掉链子了吧!”
不由的,立香脑海之中就浮现出了这样的想法。
这也是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的第一反应……
第三十二章:海洋环绕大地
怎么说呢,藤丸立香也不是头一次被观测部门坑害了。
还记得他‘初出茅庐’那会儿,就是法兰西的时候,罗曼信誓旦旦和他保证,法兰西是最为简单的特异点,在综合考虑之下被当成第一特异点的法兰西应该并不算困难。
但后来是怎么样的呢?
一夜之间,画风全变了,原本的邪龙肆虐成了天启末日的剧本,本来还算能对付的巨婴魔女身边立即多出来四个应该被狗日的骑士。
罗马和太平洋那会儿也就不提了,至少前者在掌控之中,后者的话一开始就是个迷。
而且就结果上来说貌似也没多大区别?
毕竟所谓的亚特兰蒂斯也是海底城市嘛,就这点上来说还是相通的咳咳咳咳。
好吧,还是不胡扯了,总之前三个特异点之中就可以看得出迦勒底观测部门的极限所在。
他们所能做的终究是通过‘观测镜示巴’观察拟似地球模型,接着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观测出一个初步的状况。
撇开那些专有名词以最简单的言语去概述的话,那就是迦勒底的观测部门实际上只能观测到一个‘表面’的状况。
就像是伦敦那样,观测部门所看到的仅仅是浮于表面的那个繁荣的都市,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想到这里,立香不由想起了那个筹划多年的英伦女王。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
说实话,虽说是无心之举,她差那么一点就将迦勒底骗过去了。
如果不是在她那个时代出现了一个蒸汽时代的人所没有预料到的错误:内燃机——这个错误直接让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出现了E级别的特异点反应,迦勒底甚至就会将那个庞大的‘谬误’忽略过去。
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让迦勒底的观测部门出现疏漏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虽说这样的说法有些对不起以罗曼、达芬奇为首的观测部门,但这的确是一个漏成了筛子的部门。
这与个人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因为观测镜示巴以及模拟地球灵魂的迦勒底亚斯自身的局限所在。
这两套系统所能观测到的仅仅是‘表面’而已,因为这个原因,观测部门所作出的推断甚至是‘人理基奠值’这一综合等级评定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不靠谱的味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立香有那样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