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维克托这次除了那十几个师之外,还带着整整八个独立重炮旅过来和安东将军开片。
在确定那些机甲的维修时间,基本上已经快要接近重新建造一台的工时之后。
维克托便将这些机甲上的机枪以及火炮都拆下来,补充给了这些步兵师。
同时作为一个突击队起家的军官,维克托还在向前线机动时,又编写了那些装备了从机甲上拆下来37毫米火炮的反机甲小组应该如何部署,并且使用这些火炮。
所以虽然与那个骑兵师遭遇的只是一个步兵团,但是这个担任了先锋任务步兵团的火力是被维克托大大增强过的。
不光不像是其他的步兵团那样缺编机枪,甚至每个连还被额外增强了两挺重机枪和两个反机甲小组,以及一门从条顿人那里缴获的迫击炮。
虽然这些迫击炮的炮弹有限,但是这种堪称豪华的火力,还是成功将安东将军的那个骑兵师给打的摸不着头脑。
指挥这个骑兵师的少将甚至感觉自己是在和一个步兵军战斗。
于是他们在第一天的攻击失败之后,便选择停下来等待后续那个加强了骑士连队的步兵师的支援。
当第二天那个步兵师与骑士连队抵达之后,他们再次发动了攻击。
然后就得到了一个比昨天更加凄惨的结果。
因为当天晚上另一个同样被加强过的步兵团,以及一个独立重炮旅装备76毫米火炮的炮兵营也赶到了战场。
在焰军部队仿佛炮弹不要钱的一通狂轰滥炸之后,被打懵了的白军部队失去了进攻的勇气,而焰军部队则因为数量比白军少太多,所以无力发动进攻。
于是双方决定继续等待后方的支援。
在焰军与白军部队发生遭遇战并且开始对峙的同时,从东线撤离的条顿人也没有能够得到休息。
在部队撤离的同时,条顿总参谋部便开始计划如何将东线部队投入到西线中去。
现在这些军官们最感兴趣的便是从那些与卢西亚人交过手的部队中,弄清楚废柴如卢西亚是怎么做到在一天中打穿两个精锐军二十多公里纵深的防线。
为此他们找到了幸存的前线军官与士兵了解情况。
一番询问后他们就惊讶的发现,卢西亚人使用的战术居然是如此的简单粗暴。
无非就是重炮洗地,再加上骑士部队集群冲击。
后续战斗中在战线上分散兵力,发动火炮袭击,之后突然全面进攻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那么如果将这些东西与原本就已经比较成熟的由大量使用自动武器的精锐士兵组成之突击队战术结合一下呢?
毕竟在政权更迭之后,卢西亚人原本就羸弱不堪的机甲部队,此时变得更加羸弱。
原本1:1.1到1:1.2的交换比在突出部战役中双方的交换比甚至能够拉倒六比一左右。
那么既然如此羸弱的康联机甲部队集中使用都能起到这种效果,那么用原本就占据优势的条顿骑士们使用这种战术,对布兰登尼亚与弗朗什发动进攻,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条顿统帅部似乎发现了能够快速结束这场战争的密码。
将军们将视线投向了四年前的那个伤心地,曾经在哪里他们距离结束战争只有最后短短的三十六公里的距离。
他们的列车炮甚至已经能够对弗朗什的首都,那座坚不可摧的铁塔之城发动炮击。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在那条河前含恨收场。
而现在这些将军们开始重新编组部队,准备在亚美利加人抵达之前,彻底击败弗朗什。
和平并没有随着康联与条顿之间签订和平协议而到来,反倒是燃烧的更加旺盛。
虽然维克托手上现在基本上只有一些拼凑出来的部队,但是在维克托带着部队主力向察里津方向前进时,维克托还是获得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支援。
那就是十五列完成了整备的装甲列车。
与之前维克托那辆临时用普通车皮改造的“装甲”列车不同,这十五列装甲列车是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进行战斗而设计的陆地战列舰。
不仅拥有10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同时还拥有着能够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炮塔与从152毫米火炮到重机枪一应俱全的完整火力搭配。
由于之前卢西亚中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再加上皇帝的宪兵大部分不是在大城市中维持秩序,就是在前线弹压士兵。
所以为了维持帝国的秩序,除了一部分装甲列车被调到南线殴打布良斯克之外,其余的装甲列车都散落在帝国各处,用来弹压那些脑子里有想法的人。
倒不是皇帝不想用装甲列车与条顿人聊一聊,而是在开战之初就有将军在战局不利之时,就派出了装甲列车试图稳住战线。
然后那几辆装甲列车就被条顿人教育了。
爆破铁轨之后,一轮重炮带走,算是让卢西亚将军们明白了,装甲列车只能用来欺负小朋友的局限性。
虽然用装甲列车维护治安这件事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这种光看起来就伍德溢出的玩意确实有效降低了不少恶性案件的发生。
毕竟“传统金融”并不是某个势力多的专利,这个工作基本上是一个门槛近乎于无限低的工作。
只要胆子大,靠着半斤炸药都能够发家致富。
而卢西亚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实干家。
毕竟金伯利亚挖土豆乃是卢西亚特色,而金伯利亚广袤的大地培养出的狠人一向都非常硬核。
面对这些狠人的时候,卢西亚第二帝国一贯的原则就是,宪兵,骑士,装甲列车逐一发射!
所以在夺取政权之后,收拢这些散落在卢西亚各处装甲列车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毕竟康米的基本盘是工人,所以收拢这些装甲列车的工作还算是顺利。
所以当维克托在察里津方向紧急布防之后,为了稳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