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的结果,也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现在焰军的规模实在是太少了,不足以维持康联这个庞大领土上的国防需要。
第二轮紧急动员之后,维克托几乎是抽空了国内的除了远东部分的所有机动兵力。
让很多地方的防务,在战役期间不得不由内卫军来接手。
所以在战役结束之后,焰军的新一轮扩军便势在必行了。
而且虽然被埃里希用车轮碾到了脸上,不过这次被机械化部队重拳出击的教训。
也给了维克托一点教训,那就是坦克虽然重要,但是装甲车同样也十分有用。
毕竟这些到处乱蹿,用机炮与小口径火炮收割步兵,并且给炮兵找麻烦的玩意实在是让人头疼。
一想到那些条顿装甲车仗着速度以及足以抵挡小口径武器射击的装甲,在自己的防线后方疯狂乱窜的场景。
维克托就觉得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明明这种打法是自己想要打出来的效果,结果最后反而被人先打到了脸上。
不仅伤害性很大,同时侮辱性也很强。
所以维克托在这次扩军中,准备一口气增加十二个机械化步兵师以及七个装甲师的编制。
T-2坦克由于燃气轮机的问题,最终还是选择继续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源来投产。
预计到今年年底就能够开始陆续交付部队。
虽然距离维克托上战场的需求还差了不少,但是作为训练车以及技术储备T-1与T-2还是能够胜任的。
而设计所这次也继续按照之前的思路,开始了T-3坦克的设计工作。
一样的倾斜装甲,加上铆接的菱形炮塔装备短管76毫米山炮,车身上除了同轴机枪与车身机枪之外,在炮塔上还加装了一挺防空机枪。
不过这三把机枪都要等待那把通用机枪完成设计,并且通过测试。
然后就是一样的要求便于维护以及大规模生产。
以及最关键的,地盘的可拓展性。
维克托要求T-3坦克的地盘,要能够改装为固定战斗室并且装备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突击炮。
或者是能够装上,同样还没有投产的23毫米机炮前线防空车。
这种防空车当然是针对布兰登尼亚帝国滑翔机的设计。
不过所谓防空武器放平之后,用来对地就都是地面部队的噩梦。
这些防空车在不对空的时候,也能够用来对付步兵集群,或者是机甲与装甲车。
毕竟23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现在基本上能够打穿所有机动载具的装甲。
条顿人现有的四轮装甲车与那些武装卡车在机炮面前就和纸一样。
就算是条顿人的机甲。
虽然面对正面的主装甲带,基本上就只能够起到一个抛光的作用。
但是机甲这种有着大量活动关节的玩意,装甲可不能覆盖到每一处地方。
能够打穿关节薄弱点,或者是干脆打烂机甲上的观察孔,无论摸到那个地方都算是胜利。
至于步兵……
就算是躲在掩体后面,除非是那种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
否则大多数用沙袋构成的野战工事,或者是民房在机炮面前不过就是一张牛皮纸。
坦克,突击炮以及防空坦克基本上就能够满足一直装甲部队绝大多数的需求。
而且这次由于维克托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上燃气轮机让坦克能飚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继续爬。
所以燃气轮机的设计组现在非常的有精神。
因为忍无可忍的维克托派出了一个军代表去盯着他们,让他们每天汇报燃气轮机的具体进度。
从理论上来说这次燃气轮机不会再延期的话,至少T-3坦克就能跑出一个比较令人愉快的速度。
当然作为中型坦克的T-3坦克跑的再快,速度也只是相对重型坦克那种龟速的快。
所以被装甲车靠着速度碾了一轮之后,维克托也提出了要求研究并生产一款快速八轮装甲车的需求。
武器可以只有一门小口径火炮,或者是机炮,用来对抗步兵。
但是要求要有至少60公里每小时的越野速度,以及能够通过绝大多数地形的良好地形适应性。
同时车上还要能够搭载一个班的士兵,以及他们战斗所需要的装备。
之所以选择设计八轮装甲车,而不是履带车。
则是因为之前投产的三吨半卡车以及一吨半卡车那良好的越野性能。
这两种卡车能够在金伯利亚那种烂到简直不能称之为路的糟糕路况上,拖着满满的货物如同是一只脱缰的雪橇犬一样飞奔。
这两种被称为22式重型卡车与23式轻型卡车的运输车辆,在糟糕路面上的表现是如此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