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美女直播

但是从现在戈兰高地上半身人的表现来看,就算是速度最慢的T-1坦克也能够起到不错的推进效果。

毕竟装甲车上的机枪在面对永备工事,以及铁丝网和壕沟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至于其他的轻步兵穿插,或者大兵团推进。

比起康联焰军来中间都还差了一个布兰登尼亚。

不过也不能说半身人的夏尔国防军全无优点。

由于半身人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一支部队中可能混编了来自布兰登尼亚,弗朗什以及神罗的装备。

这些装备所使用的弹药规格并不一致,再加上部队一直处于运动中,并且都在进行高强度作战。

所以部队的后勤压力一直都很大。

但是半身人的后勤部门,就能够在这种装备混乱的情况下,为各个部队准确地提供支援。

这一点在康斯坦丁与康斯坦丁诺维奇觉得,非常值得让焰军的后勤人员进行学习的。

至于其他方面嘛……

在与那些被俘的蜥蜴人军官们聊过天之后,两位康联军官都默默下调了对整个近东地区军事素养的评价。

并且为以后可能会来这里援助军事建设的同僚,默默地在心中点了一颗蜡烛。

戈兰高地的战斗并没有什么悬念,当半身人的规模显著地超过了高地蜥蜴人的规模之后。

整片高地的易手,就像是冬天下雪到了春天会融化一样自然。

虽然蜥蜴人的抵抗一如既往的顽强,但是在装备与军事素质都被碾压的情况下,高地蜥蜴人的部队还是被逐出了戈兰高地。

在开战之后第九天,半身人便占据了整片戈兰高地。

甚至在压力大减之后在东线还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反击,摧毁了一个蜥蜴人联军的指挥部,抓获了一群蜥蜴人校官。

至此,在九天的战争中,半身人已经歼灭了蜥蜴人联军十八万人的部队。

整个蜥蜴人联军基本上已经宣告覆灭。

不过即便如此,蜥蜴人联军还是没有任何想要停战的意愿。

各地的志愿军以及民兵武装也一直在向前线集结,于是为了将蜥蜴人逼到谈判桌上去。

半身人在南线发动了一次跨河攻势,在战争的第十天一口气向运河的西岸运送了三个旅的部队。

这些部队渡过运河之后,便直接威胁到了红鳞蜥蜴人的首都卡黑拉。

而此时的红鳞蜥蜴人别说反击的力量,就连保卫首都也只剩下了战斗力相当可疑的三万人,其中还有一大半是刚刚从牢房中释放出来的囚犯所组成的部队。

所以在第十天的时候,作为蜥蜴人世界老大哥的红鳞蜥蜴人不得不要求和谈。

当然此时不停战也不行,因为原本半身人夺取迦南地时。

当年造孽的布兰登尼亚帝国,还因为自己理亏所以只能装死。

但是当半身人们突然支棱起来,拿下了运河东岸的土地,还一副准备连红鳞蜥蜴人的首都都拿下来的时候。

布兰登尼亚帝国就必须要出来调停了。

毕竟虽然现在黄金水道不再是帝国的生命线,但是每年的运河收益,也能够弥补不少帝国的财政支出。

所以当半身人表现出有可能要染指黄金水道之后,布兰登尼亚便立刻跳出来调停。

而在红鳞蜥蜴人怂了之后,失去了带头大哥的蜥蜴人联军也宣告解散,第二次近东战争结束。

不过在停战的谈判中,双方除了实现停火之外,并没有能够达成任何协议。

因为半身人在横扫了蜥蜴人联军之后,他们想要的不只是迦南,还有这次战争中他们所吞并的土地。

而不管是高地蜥蜴人还是红鳞蜥蜴人都想要拿回他们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所以双方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

至于负责调停的布兰登尼亚,也在收获了来自半身人保证不会染指黄金水道,并且同意布兰登尼亚黄金水道东岸驻军,监视双方履行停战协议之后,便也心满意足地退出了谈判。

至于碎鳞蜥蜴人,此时已经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命运了。

在停战之后,半身人便组织起了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开始强行将这些碎鳞蜥蜴人驱逐出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

按照半身人的说法,在夏尔国的土地上只允许存在两种蜥蜴人,游客或者是死人。

而他们这种用暴力驱逐碎鳞蜥蜴人的做法,震惊了作为观战武官的康斯坦丁诺维奇与康斯坦丁。

他们看着半身人军人强行将蜥蜴人从他们的家里拽出来,然后塞入卡车中送去边境。

稍有不从便是一顿拳加脚踢,枪托与皮靴如同雨点般毫无差别地落在那些蜥蜴人身上。

这种无差别的暴力让一直受到人民军队与解放世界理念教育的康斯坦丁与康斯坦丁诺维奇感到了震惊与不适,不过他们知道现在的自己并不能做什么事情。

于是他们只是按照正常流程,在参加完半身人的授勋仪式与庆祝晚宴之后的第二天,便带着让少校赠送给维克托的怀表动身返回康联。

在内海的游轮上,两位康斯坦丁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船舱中动笔写下了他们这次观战的报告。

不过整份报告中,只有极少的篇幅在阐述夏尔国防军优秀的后勤,以及他们在机动作战和军队机械化方面取得的成果。

而更多的篇幅则运用在了,半身人们在迦南所采用的种族驱逐政策上。

并且对于接下来的近东局势做出了判断,那就是近东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处于动荡的状态。

被从故土驱逐的碎鳞蜥蜴人难民,以及失去了运河东岸土地的红鳞蜥蜴人,以及失去了戈兰高地的高地蜥蜴人。

很有可能因为这次战败而发生内乱,尤其是在军队严重减员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