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康联部队取得突破,莫卧尔人在战场上开始处于劣势并且被包围之后。
这些部队的投降就变得异常顺滑,甚至第三国际的军官刚喊了一嗓子格瓦斯味的“缴枪不杀”之后,那边的莫卧尔人就开始打着白旗谈条件。
最后以莫卧尔人保留自己的个人财产,第三国际给予他们人道并且符合身份的待遇为条件之后,那些莫卧尔人便非常顺滑地放下武器投降。
完全没有之前那种,人在阵地在,人不在阵地还得在的气势。
甚至一些莫卧尔军官还表示,他们有兄弟在后方的某支部队中服役,如果你们也包围了他们,那么他愿意去说服他的兄弟放弃抵抗。
虽然这种过于激烈的前后反差,让第三国际的军官们一时之间有点难以适应。
不过既然他们愿意顺滑的投降,对于正急着向前推进的第三国际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这让第三国际的先锋部队能够比预期时间更早地抵达目标地域。
比原计划提早半天抵达的康工联第三机械化步兵师,将那个空降军营从覆灭的边缘拯救了回来。
由于在白天的战斗中,这个空降军营已经严重减员,再加上夜晚昏暗的环境让他们失去了视野。
在一夜的混战之后,剩余的空降军士兵与游击队员们发现他们已经被包围之后。
并没有太过慌张,而是冷静地准备即系战斗下去。
毕竟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而且现在距离需要他们支撑的时间还有八个小时。
所以他们只是在临时担任营长的连政委指挥中,互相匀了一些弹药,并且交换了一下遗言。
比如“如果我死了,我之前的军饷都藏在基地衣柜礼服的上衣口袋里,三分之一帮我交党费,剩下的邮给我家里。”或者是“伊万,其实我喜欢你妹妹很久了,如果这次我们能够活着回去,你能不能……”之类的遗言。
随着天色逐渐亮起,布兰登尼亚的阵地上再次响起了哨声。
这是布兰登尼亚军官在催促士兵们准备进攻的声音。
于是,康联空降军与游击队员们停止了交谈,最后交换了一下眼神,或是握了握手之后。
将子弹上膛,准备用一场残酷的战斗来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咻!!!”
就在布兰登尼亚阵地上响起尖利哨声的同时,天空中也突然响起了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快速撕裂空气的啸叫声。
随后便是不间断的剧烈爆炸在布兰登尼亚的阵地上响起,无数杂物与肢体碎片与砂石一起被抛上高空。
而随着爆炸的火光一同响起的,是如同雷霆一般的“乌拉!”声。
二月十七日,随着反击进入第三天,科涅夫的火星攻势进行的非常顺利,虽然部队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他的攻势就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撕碎了布兰登尼亚与邦联的防线。
现在就算是只念了一个学习的军校新生也能够看出来,科涅夫这是要包饺子啊!
但是就算知道科涅夫这是要包饺子,但是他们能做的也没有太多。
科涅夫这次反击依旧打出了每天能够向前推进五十公里左右的高速。
此时距离合围包围圈里的三十万联军部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步,攻占托雷翁城。
不过要攻占这座城市并不简单,因为这座以钢铁,化学,仿制与面粉产业为主,同时还是公路与铁路枢纽的城市。
是北方少数坚定地站在资本家,或者说联军这一边的城市。
虽然一般来说,像是这种有着大量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城市应该般地小奉先,党组织遍地开花。
但是这座城市却稍微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因为在十六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屠杀。
彼时仙人掌与鹰之国实行鼓励外国投资和移民垦殖政策,并于1899年和不可名状之地签署了友好通商条约,于是更多的远东涌入。
于是这些人的勤奋和财富引起了当地墨西哥人的嫉恨和不满。
很快当地就有人发表街头演讲,指责这些移民不仅抢了当地人人的饭碗,还在赢取当地妇女的感情方面都是危险的竞争者。他还指控说,这些外国人,在托雷翁发了财,便囤积金钱,然后寄回国。
而就在两周之后,一群叛军攻击了托雷翁。
当政府军撤退之后,这里便爆发了一场残酷的屠杀,数百名远东移民遭到了残酷的屠杀,甚至尸体也遭到了残酷的对待。
所以随着远东与第三国际的关系不断靠近,甚至在第三国际中获得了一个正式席位之后。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托雷翁当地人便开始认为,只要第三国际的部队抵达这里,那么为了对当年托雷翁事件进行报复。
第三国际的部队也会对托雷翁进行大屠杀。
虽然附近的游击队与宣传队一直想澄清事实,但是人只会相信自己所想要相信的事情,所以这里便成为了北方最为坚定地支持占领军的城市。
甚至在占领军逮捕了一些游击队在城里吊死的时候,这座城市也发出了少有的叫好声。
并且这里的右翼武装也是在第三次战役时,少数在阵地上坚持了足够长时间的部队。
所以当科涅夫带着部队抵达这座城市附近之时。
这里的守军已经在市民的协助下,在城内外建立了防御工事。
并且还组织起了一些民兵部队,加入了防御之中。
往常无论是在攻击还是防御城市时,焰军官兵都会注意尽量避免造成民众伤亡,甚至会优先护送民众离开战区。
所以即便知道这座城市不欢迎自己,科涅夫也准备按照标准流程。
开辟一个人道主义走廊,让城市中的平民先撤离战区。
只是这次科涅夫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