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这种镜头很显然靠着现在的特效技术是搞不定的,只能够让摄制组在拍完其他属于这个季节的镜头之后便暂且休息以待天时。
所以时间才一口气拖了大半年。
当然要说这大半年里,维克托就只拍了这么一部电影,那么明显是愿望维克托了。
因为在电影刚刚开拍后不久,拿着电影分镜稿的维克托突然觉得这玩意怎么就这么眼熟。
随手在分镜的人物脑袋上加了一个气泡对话框之后,维克托一瞬间脑子里仿佛是闪过了一道雷霆。
我怎么把漫画这玩意给忘了?!
反正第三国际现在是准备在文化方面发动一次全面进攻,既然这样那么不妨把战线再拉的宽广一些,宽大战线和重点突破嘛。
漫画这玩意虽然诞生的时间非常悠久,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用来进行政治讽刺之类的短片插画。
进行连载的漫画也是在报纸上占据一个角落进行连载,基本上属于一个比较边缘化的位置。
而这种图画配文字的方式主要是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一看图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像是原始人会在山洞里画画一样。
虽然抽象,但是能够看得懂就行,属于是已经刻在DNA里的传统艺能。
那么为什么不专门在这方面出一把力呢?
毕竟这个年代的无产阶级中,有条件接受教育的都是少数,别说是接受大学教育了,只接受了小学教育的都大有人在。
焰军中就不乏那些只接受了小学教育,现在还一路混成军官的存在。
所以这种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阅读门槛,丰富无产阶级精神世界的读物,为什么不先由第三国际来发行呢?
想到漫画自然就会想到动画,继而再想起大电影,维克托的思想在这一刻无限的跃进。
甚至想好了从小说,到漫画再到动画的一整条产业发展。
降维打击嘛……这一套维克托老懂了。
所以在拍摄的间隙,维克托又将自己的想法去和文宣部门聊了聊。
维克托作为一个将电影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的人,所提出的建议文宣部门自然是要认真听取,然后尝试一下看看这个提议究竟是不是靠谱的。
所以文宣部门便组织了一批画家,开始准备搞点漫画试试看。
星火将燃 : 第211章204 单行本只是花拳绣腿,常年连载才是王者之技
文宣部门找了一堆画家来画漫画的优点在于,画的真的很精致。
很多分镜甚至都能够拿出来当做海报使用,但是在故事性上嘛……要想讲一个好故事是很难的。
所以最后维克托是翻出了之前《新生》的部分分镜,还有现在《世界需要英雄》的分镜去让他们进行修改。
就这么一直折腾到了《世界需要英雄》上映,这两份漫画的绘制工作都没有完成。
当然电影上映的时候,维克托心理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所以甚至久违地出现在了总参谋部自己的办公室中,在自己熟悉的桌子上去处理公文。
因为在正式公映之前,克里姆林堡电影制片厂已经组织了好几次试映。
除了剧情稍微拖沓了一些,让整部电影的市场达到了五个小时之外,基本上整部电影都能够算得上是好评如潮。
毕竟已经是第二次拍电影的维克托,也有了自己的风格。
那就是首先场面要大,那种宏大场面以及各种爆炸的镜头绝对不会少。
其次就是虽然现在的电影技术导致色彩不够艳丽,但是不妨碍维克托在拍摄特殊场景,比如主角终于来到声尼古拉堡或者说伊里奇格勒的时候,给摄影机装上滤镜,让拍摄出的伊里奇格勒看起来有种油画般的史诗感。
当然配乐同样不会少,只不过这次以及黔驴技穷的维克托在使用了不少《新生》中所使用的音乐之余,古典交响乐的高(♀)潮片段也被维克托给放了进来。
比如在飞艇交战以及最后基洛夫飞艇进行撞击时的配乐就是《命运交响曲》。
基本上是把史诗感给拉满,将宏大叙事给拿捏住了。
所以在维克托处理公文的时候,第三国际的电影院再次爆满。
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电影院甚至推出了一批过道票,将尽可能多的人塞进电影院里。
不过这也导致电影院中出现了不少斗殴的现象。
毕竟这是一步长达五个小时的电影,总会有观众需要解决一点生理问题。
而从通道中经过的时候,难免会踩到一些人放在旁边的手或者是踢翻他们带来的东西。
这时候一个火气上涌,那就是一群人的观影体验被破坏,而两个或者更多没能看完电影的倒霉蛋去局子里写检讨。
这种环境下观影体验自然称不上良好。
即便如此《世界需要英雄》的口碑也再次爆炸。
而且由于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之前《新生》那么冲,所以除了这次电影的大反派神罗依旧将《世界需要英雄》列为禁(Move)片,禁止任何人传播与观看之外。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准备引进这部电影。
尤其是弗朗什,大使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便致电国内希望国内能够引进这部电影。
他觉得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味道没有上一部那么浓,而且这部电影的反派是条顿人。
中间没有少揍条顿人,那么这部电影就是难得的好电影。
当然他这么说完全是出于公心,和他自己有很多电影院的股份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他阿贝尔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而其他国家电影业的资本家自然也是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打算。
虽然《新生》是禁(Dont)片,但是资本主义国家运行的原则就是,刑不上资本家,礼不下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