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不死,那就能一直活着。
不过作为一个稳重的人,维克托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冷静地思考了一下航天局负责人的意思。
火箭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号的二踢脚,但是并不是二踢脚那样,只要点个火之后“嗖”一下上天就完事的东西。
毕竟这个玩意是要将卫星运送到预定轨道中。
原理上与二踢脚一样,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冷静下来,发现航天局负责人说的不是废话之后。
维克托觉得,既然造都造了,那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一遛。
在向最近忙于修宪而被内务部与医生们不停警告的政治局拍了一份电报,并且打了电话请示之后。
维克托向航天局转达了政治局的决定,只要条件允许便进行火箭发射,将【红旗一号】送入太空。
于是在1931年的10月4日,在共青城外的发射场中,维克托目睹了第一枚将这个星球上的人造天体送入太空的火箭,喷吐着蓝色的烟雾拔地而起,然后消失在了天空之中。
第二天当康联宣布火箭发射成功,第一枚人造卫星已经由康联的工人力量号火箭送入太空,并且公布了卫星的轨道以及在轨道下的人,在什么时候打开收音机便能够听到那枚【红旗一号】卫星向地球广播的《国际歌》。
或者如果在夜晚,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望远镜或者是肉眼观测到从夜空中经过的卫星。
就像是当年维克托折腾出了飞艇,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一样。
康联率先将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中,这件事情也再次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什么叫做康米效率。
以及这些康米们,对于征服宇宙的发言居然是认真的。
一时间所有康米都在狂,全球反动派在破防。
在破防之余像是神罗,以及布兰登尼亚帝国的科学家以及军人们,也想到了另外一件让他们一阵冷颤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的事情。
那就是当康米第一次进入天空之后,他们迅速地完成了飞艇的武器化,并且靠着飞艇占据了很长时间的优势。
这种优势直到神罗也造出了飞艇之后才被打破。
那么现在他们将卫星发射到了太空的近地轨道之中后,他们又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卫星以及火箭的武器化。
这件事光是想一想就让他们食不知味味同嚼蜡。
而这次,维克托倒没有像是上次那样,再试图搞点太空竞赛什么的刺激一下神罗。
因为这次要真的拿着个去刺激神罗,那是真的会刺激出事的。
并且维克托也知道,只要他们脑子正常,就能够看到进入太空这件事,在政治,文化以及军事上的巨大价值。
不过现在维克托除了让航天局的负责人,准备带着航天局最杰出的研究人员,去克里姆林堡那金星勋章之外。
便是给了他们两个月的疗养假期,让他们好好休息。
但是安全起见,他们不能够出国疗养,并且只能去内务部指定的几家特殊疗养院进行疗养。
至于第二枚火箭,以及之后的发射行动……
那就是以后再说的事情了。
这枚火箭与卫星,已经掏空了航天局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预算。
以康联的国力,短时间之内也负担不起第二枚火箭与卫星发射。
只能是让航天项目稳扎稳打地继续有序推进。
这枚火箭发射,以及卫星成功进入轨道的消息,同样也直接占据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好几周,甚至只要是打开收音机。
就都能听到各种专家,对于这枚卫星上天消息的分析。
这在塑造起了康米强大不可战胜的印象之余,也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引发了一次航天热。
不少国家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都开始宣布成立航天局,并且制定了一份不管行不行反正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计划表。
当然航天局能不能拿到预算,能拿到多少预算,那就有事另一件事情了。
而不少人也在这次火箭成功发射中,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于是一时间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所有可能与火箭有关的原材料,不管是上古结晶,还是魔晶又或者是铝土的价格都在暴涨。
相关机构的股票价格那也叫一个一飞冲天。
不少人靠着这次神奇的牛市,上午还是一个骡马跪卒,下午就一跃成为了能够住大房子啃大牛排的成功人士。
而就在这么个探索太空成为了年度热门词汇以及全球热炒概念的时刻。
由四位康联实习导演所拍摄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也走上了荧幕。
在这么个风口,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够飞起来。
更别说《星球大战》这部电影,除了刚好撞上这次航天热潮之外,其本身的质量也可圈可点。
所以当《星球大战》上映之后,虽然由于维克托禁令而只能坐火车赶路,去继续完成扩军任务的维克托完全没有机会去电影院见里看这部电影究竟拍的如何。
虽然维克托没有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再次横扫国际影坛。
前脚火箭发射后脚《星球大战》电影上映,这种事情很难让人觉得其中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于是再一次的这部电影在康联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后,再次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并且在广播中也接替了火箭发射成功,成为了各路专家们所分析的对象。
虽然有些地方现在拷贝再次洛阳纸贵后《星球大战》根本就没有上映,而那些专家们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但是为了流量与出场费,也只能硬着头皮硬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