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还是收敛起了心底的那番根本没用的怒火。
但是,即便他收敛起了自己的情绪,这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态度会变得有多好。
而在这一刻,那战争神使的言语之中甚至隐约透着一股质问的意向。
而面对这样的质问,埃策尔则眯起了自己的眼睛。
“高明?我觉得这已经是最高明的手段了,至少我能将我匈兰的损失压到最低。”
“但是……”
“没什么但是的,要知道摧毁我的全盘战略的人是你自己,你自己愚蠢的不行,所以给了尼德兰撕毁本来可以缔结的盟约的机会。”
说着说着,这番话好像又回到了他们前几天针锋相对的时候。
埃策尔一言不合就又将失败的根源扣在了他的身上,甚至连反驳的余地都不给他。
“说到底,事实上我的王国都不算稳定,现在需要的也不是领土,而是大量的物资与人手,我凭什么要让我手下的儿郎们为其他国王犯下的愚蠢行径擦屁股?”
“但是……”
“没什么但是的,我很久以前曾经游历整个米德加尔特,而丹麦国王我也不是没有见过,虽说并不愚蠢,但却色厉胆薄,而他的儿子也有同样的缺点: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
说到这里,埃策尔不由笑了起来。
“如果我是丹麦的王子,当初在哥特王国闹分裂的时候,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再不济也该及时抽身,而不是与埃尔姆里希这样的人结盟……说白了也不考虑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哥特王国当初能维持那样的强盛靠的又是谁。”
而迎着匈兰大王说的那番话,赫尔莫德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语句。
因为事实的确是如此。
现在无论是尼德兰还是哥特,这两个庞然大物对周边王国悍然出手明显有着充分的理由。
而这些要么源自一时之间的怒火、要么源自自身的贪心。
“这种事情很难收拾,我要是想帮忙也非得伤筋动骨不可,所以说我凭什么为了这些愚蠢的家伙动手?”
抛开那些没办法放在台面上的私心,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立场与视角。
赫尔莫德毫无疑问站在神明的视角上,而为了高高在上的神族的利益,丹麦王国有继续留存的必要。
所以他才希望埃策尔能加快进攻速度,马上占据埃尔姆里希的领土,这样在与黛德丽的势力接壤后便能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
但是,埃策尔很明显没有考虑这么多。
或者说他已经考虑到了,但他的一举一动所透露出的却是强烈的自信。
因为他绝对不像是其他人一样会畏惧哥特的那位公主,甚至是尼德兰的那位万军之主他也不怕。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手中的兵器就是了。
“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不如替我向那个糟老头子问一句,让他替我准备一把好一点的、能让我发挥出力量的武器,这样一来我至少有资本和那些家伙对垒。”
“……”
在听到埃策尔那无比随意的语气后,赫尔莫德的整张脸都不由黑了下来。
但他也没有就这么反驳。
“我会的。”他说道。
“嗯,那接下来说点正经事好了……两天后,我与威提格之间的决斗便会分出胜负,依照这个速度,我能在第四天便让埃尔姆里希手下的那些领主投降,统治的话林林总总要一周的时间,丹麦撑住的话我就能想办法帮忙。”
说到这里,埃策尔突然笑了起来。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方法,你应该明白,赫尔莫德,你猜猜丹麦的那位国王愿不愿意向我求援?”
…………
…………
…………
…………
两更_(:з」∠)_
第六十三章:他得求我
求援……
当埃策尔的声音轻飘飘的落在他的耳朵里的时候,赫尔莫德的内心深处的确有那么一刻产生了期待。
因为正如同那匈兰大王说的那样,他知晓这种所谓的解决方式。
倒不如说,这种事情只要是个人都明白。
因为一旦丹麦开始向匈兰求援,并且许诺足够多的利益,那么匈兰必定可以从接壤处直接进军。
而借助着匈兰的战士,丹麦或许真的能保住自己的王国,而埃尔夫也能保住自己的王位。
但是,这种事情终究只是某种理论。
而就王国外交、争端还有利益层面上来讲,最害怕的便是这种所谓的理论。
因为其中可操作性的空间真的太大了。
而归根究底便是一个原因:丹麦与匈兰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