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是,祂们还保持着一定口碑的原因吧。
来自于以太中的庞然神祇,正仔细的观察着所谓的“巨神”努力的想从祂那双“方解石眼睛”中,看出现什么了。
399. 心情“啪”一下就好了起来
“无尽以太之中,也并非‘极渊’一方说了算。”
“哗——!”
几乎比任何存在都强大的庞然神躯,掠过了“浅以太宙域”,这里是无尽以太与混沌泥沼相接壤、靠近的地方。
祂的背部隆出了海面,向虚空与以太中的一切,展示着自己的壮丽!
“唔——!”
“嗷!”
在祂的光辉之下,无数细小的神祇在惊惶的逃窜。
祂们在畏惧着这庞然神祇。
哪怕祂们知道,这位强大的神祇,代表着“无尽以太”的丰饶与仁慈,并不会对祂们怎么样;但那庞然的体量,天生就能制造无处不在的恐惧!
所谓“不怒自威”,就是指这种情况了。
而这位庞然、壮丽的神祇,正是……
“至少,我,以太母神是绝对不会让极渊一方做大的!”
“因此……”
“强大的巨神!”
“加入我这一边吧!”
“你有资格,成为我的属下!”
以太母神,用自己充满磁性、极具诱惑力的“创生之叹”,在以太与虚空之中回荡着。
----
看到那巨大的尾鳍,看到那宽大的背鳍,再看到那高高隆出海面的脊背,如果是外行,一定会激动的叫嚷——“看啊!”
“大鲸鱼!”
“大鲸鱼!”
三叶并不是什么外行,但理论上来说,只凭借着并不发达的背鳍和露出海面一截的背鳍和尾鳍,三叶并不能完全判断那是什么动物。
毕竟,古生物学家也没有真的见过他们研究的古生物的活体,只能通过骨骼上的蛛丝马迹和参考习性可能相近的现代生物,或者古生物的近亲,来复原他们所见过的古生物。
像埃德蒙顿龙那样保存有“化石木乃伊”标本的品种,实属凤毛麟角。
当然,有些生物,或者说有些种类生物的外貌太“惊奇”,或者太明显了;看到那个特征,古生物学家就能一眼认出来。
比如之前那下颌獠牙从鼻孔穿过的奇葩。
但眼前的生物,明显没有那么多奇葩的特征给三叶辨认。
外行还会把他们和鲸鱼搞混。
稍微懂一点的人在远看的时候,也可能把他们和后期的沧龙搞混;毕竟趋同进化嘛。
但三叶不是外行,也不是“稍微懂一点”的人,他是能水论文的专家。
“嗯……”
“肯定不是鲸鱼呀,没看人家的尾鳍是竖着长着,而不是横着长着。”
“明显是蜥形纲。”
“从体态的结构来看也不像是‘浮龙’之类的晚期沧龙。”
“而且沧龙也没这么大个的……”
“肯定是鱼龙!”
“很大的鱼龙!”
“大致是……”
“萨斯特鱼龙科的一种?”
萨斯特鱼龙科算是鱼龙中的荣耀了,绝大部分鱼龙中的强者,都来自于这个科。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喜马拉雅鱼龙。
根据不同的复原,喜马拉雅鱼龙的体格大概在12米到20米之间,确实有很大可能算是狭义上最大的掠食性海爬了。
不过喜马拉雅鱼龙的牙齿比较小,很可能是以掠食比自己小的海洋生物为食,所以能不能算“最强”还很成疑问。
三叶面前的大家伙,也并不是喜马拉雅鱼龙,而是更大个,但也很可能更温顺的“西卡尼萨斯特鱼龙”。
这种巨型鱼龙体长在二十一米,体重可能达到了五十吨以上!
以这个体型,他不但可能是最庞大的鱼龙,更是最庞大的海洋爬行动物!
更有趣的是,在几年前,古生物学家在英国的平克山发现了一些鱼龙骨骼化石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