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往叶子里掺硅晶体这种事,人家植食动物增高齿冠、增强咀嚼能力,实在不行点亮反刍这一神技,就能被破解了。”
“不过既然物理防御不行。”
“那就走魔法吧!”
“呃,我是说,整点毒!”
“比如……”
“欧夹竹桃苷!”
三叶给“红树蕨”购买的升级项目,就是“欧夹竹桃苷”。
这种大分子化学物质,是一种“强心苷”类毒素,作用于生物的心脏。
它们广泛存在于夹竹桃之中。
别看夹竹桃是相当常见的观赏性花卉植物,但它们从上到下,都带有“欧夹竹桃苷”这种猛毒;一般人只要吃十片左右的叶片就可能危及生命。
当然,绝大数人没那么蠢。
夹竹桃又不好吃,没事去吃他叶片,还一下吃十片干嘛?
但是对于婴儿就很危险了。
婴幼儿就喜欢乱抓东西往嘴里放,如果放的正好是夹竹桃的落叶……
仅仅一片叶片就可能危急婴幼儿的生命!
而对于动物来说,夹竹桃的毒素也是很致命的。
杀死体重为一公斤的动物,只需要五毫克“夹竹桃内毒素”;这样可怕的威慑力,使得夹竹桃少有植食动物吞食。
“你们这些家伙,是活在三叠纪的吧,怕是没碰到过有‘夹竹桃毒素’的植物吧。”
三叶看着那十几只圆滚滚、肥大大的家伙东倒西歪,满地打滚,还不停的呕吐,满意的点头。
“症状类似心绞痛。”
“不过只吃了一点,毒性不大,还死不了。”
“只是吐一地已经便宜你们了!”
“让你们这些‘肯氏兽’遭一通罪也好,削弱体力和判断力,方便我捕猎!”
“呃……具体的说,你们应该是扁肯氏兽吧。”
肯氏兽以及肯氏兽所属的二齿兽类。
扁肯氏兽在整个二齿兽族群之中,算是个大家伙了。
他的体长达到了3.5米,体重在1.5吨到两吨左右,有河马的大小了。
这些家伙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了一张类似乌龟的喙,并且从上颌伸出两根没什么卵用的獠牙。
吃草、长獠牙,从某些方面说,这些家伙还真的挺像河马的。
这样的基本构造,也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二齿兽类。
三叶跟他们很熟,绝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也跟他们熟。
原因无他,化石多!
肯氏兽和水龙兽类都隶属于二齿兽一族,这个族群是唯一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前后都比较繁盛的动物。
而由于二叠纪末大灭绝一波几乎清扫干净了所有二齿兽类的竞争对手和天敌,这类其貌不扬、长得甚至相当“憨”的生物,就开始疯狂的繁殖辐射演化,甚至在早三叠纪铺满了全球。
在早三叠纪的地层中,只要是个有化石的发掘点,就总少不了二齿兽类的身影。
据估计,在那个时代,二齿兽一族的数量一度占据了全生物群的百分之七十、甚至九十!
这样的生物比例,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也算是合弓纲在某一个维度上的辉煌了吧。
不过,很快,他们的竞争对手就一个个冒了出来。
坚蜥类、恐龙总目,都是他们的强力对手;各种鳄鱼的表兄弟也爬了出来,对他们展开了无情的狩猎;甚至连合弓纲的犬颌兽类都对同纲的兄弟重拳出击了。
卡尼期洪积事件更是改变了全球的植被结构。
到最后,只有极少的二齿兽类挺过了卡尼期,来到了晚三叠纪。
那时,板龙之类的庞大原蜥脚类恐龙已经在大地上徜徉了;他们不屑的看着这些旧时代的遗老,拥抱着新时代的曙光。
而最后的二齿兽类,却只能在与未来的巨龙始祖们相视之后,黯然沉寂在了旧时代的黑暗中。
直到人类将他们发掘,讲述他们的故事。
还把他们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给一个叫三叶的孩子看到了。
“这个扁肯氏兽还是在BBC纪录片里出现过的角色。”
“而且参演了不止一部!”
“啊,对了,第二部不是BBC拍的,而是探索频道搞的。”
“带明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