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薇特银牙紧咬。
“啧!”
“这帮恶鬼崽子,难道就不能让我得意一会吗!”
“老娘才不在一会,他们就跑去偷家了!”
“全军回撤!”
“全力援救致远星!”
亚尔薇特的紧急命令在灵魂网络中回荡着。
但是,在灵魂网络之中,却出现了其它声音。
“凡人!你们在做的事情,是何等的亵渎啊!”
“我现在知道,巴尔为什么要把巨神一系赶尽杀绝了!”
“我!”
“混沌议会第五席马尔巴士在此,要在出使的途中,顺便把你们这些妄图凌驾于神祇之上的亵渎者,全部铲除!”
“上吧!”
“我的分身!”
“我的从属官们!”
481. 改造出一同台演出的冤家
“哈哈!”
“好久没干这么轻松的工作啦!”
虽然生意打了六折,但是三叶还是很开心。
这次项目的难度对于他来说,基本等于没难度。
“其实,自然界的演化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一段代表必须在之前已经存在的代码的基础上编写,可以用各种手段将它们拓展或者无效化。”
“但是要想推翻重来,不行!”
“所以我想搞什么‘跨纲发育’,那得费了老劲了。”
“很多时候跨超科发育花的精力也很多,但收获的混沌能量也就那样。”
“跨科发育就简单多了。”
“特别是那种,体格的大致形态不怎么变的发育。”
“比如这次。”
上龙科,虽然依照矢状脊、下颌联合的长度、犬齿状牙齿的分化程度、上颌或下颌的膨大等解刨学要素而被分为若干个科,但这些都是细节。
无非就是因为食性、筷子嘴的加粗路线等因素而分成的不同演化路径。
在整体的形态和布局上,上了基本大差不差。
至少到了外行都难以区分的地步。
再加上海洋动物在大型化方面其实相对容易,毕竟有了水的浮力支撑身体,对于骨密度之类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
体腔的大小也没那么妨碍机动力,器官的占位相对简单。
所以很快,三叶就把他的客户——“扁鼻强龙”先生给整成了……
“哈哈!”
“大明星!”
“还是老冤家!”
“有请,平滑侧齿龙先生!”
平滑侧齿龙,其实真正的译名叫做滑齿龙,种名是残酷滑齿龙。
这种恐龙大概是在国内古生物爱好者中知名度最大的海爬了;得益于BBC的精良制作、巨大的卫星和央视引进,他成为了很多原小朋友,现中青年人童年的回忆和梦魇。
BBC给出的数据是25米,150吨。
讲真,要是真的是这个数据,巨齿鲨、利维坦鲸啥的真心都是渣渣。
侏罗纪世界2里的怪物沧龙倒有可能一战。
当然,那个时候卫星,是古生物学家把一件蜥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标本,错认成了残酷滑齿龙;于是残酷滑齿龙就变成了体长15米,能和巨齿鲨和利维坦鲸掰手腕的顶级海洋掠食者。
然后,BBC的编剧大手一挥,又“赠送”了十米。
于是这条海怪就这么成了。
当然,现实嘛……
体长5到7米。
体重在3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