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1 / 2)

🎁美女直播

“没想到,还能碰到一些老古董。”

“你们是……”

582. 鱼本好鱼,奈何啃我庄稼啊?

“从食性上来说,你们吃点素倒也不奇怪。”

“但问题是……”

“你们丫的生活在海里啊!”

“难道海侵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

三叶看到的鱼,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植食性鱼类”,而且这种鱼很古老,古老到这货既不是软骨鱼、也不是硬骨;既不是辅鳍鱼,也不是肉鳍鱼。

还是盾皮鱼的一种!

“你们是……”

“Holonema!”

还是老问题,三叶突然崩几个英文或者拉丁文字母,不是为了臭显摆他的洋文,而是某种古生物真没有中文译名!

不过,鉴于这种古盾皮鱼发掘于漂亮国的纽约州,所以可以直接按意译为——“全管鱼”。

不是“什么都管”的意思。

“holo”这个词作为前缀,有“全”的意思;而“nema”三叶记得有管道的意思,所以简单粗暴的就叫做“全管鱼”啦。

全管鱼“HoloLens呢嘛”生活于泥盆纪。

他们是有颌鱼类在拳打海蝎子、脚踢大角石、取得海洋霸气之后,进行大范围辐射适应演化的产物。

虽然不大,正模标本只有18cm,但后续却还有更大的化石发现。

但是三叶眼前的家伙,也并不大。

大部分只有“三十厘米”左右,个别的,也只有“半米”长。

虽然放到菜市场算是大鱼了,但在三叶这条六米多长的“恐龙”眼里,真和小猫鱼差不多。

但是却很符合“全管鱼”那很有特征的长相——一对如同翅膀一般,特别宽阔的胸鳍,被甲胄覆盖的头胸部,以及不满粗大鳞片的尾巴。

这让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二战时的活塞战机。

倒是有一种很独特的美感。

不过,三叶眼前的“全管鱼”和泥盆纪真正的“全管鱼”,还是有一些比较“细微”的差异的。

鳞片大小、头部骨架的覆盖程度的不同都是小事情,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都能解释;但上下颌由上下颌骨延伸而出的“喙状”结构,那就不是个体差异、种群差异的问题了。

“这应该又是个‘新种’。”

“就叫你……‘喙嘴全管鱼’吧”

“这由骨板构成的喙状结构,倒和邓氏鱼的铡刀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只不过,他们这锋利的边缘,就像铡草的铡刀一样,主要是用来切割植物的根茎的。”

“当然,也可以用来对付一些掠食性的软体动物;不过想抗衡其它掠食性的盾皮鱼那还是算了吧。”

“如此说来的话,‘喙嘴全管鱼’应该是以类似海带之类的生物为食的;或者他们也会游入河口淡水,啃食水草。”

“这样的话……”

“他们在这片沼泽出现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以想象,这些披着硬甲的鱼,就这么坦然的游荡在泥盆纪的海洋里,取食着海底、河口的海藻和其它植物;他们会成群结队的游动,一起觅食,也一起躲避形似邓氏鱼、却比邓氏鱼小得多的尾骨鱼的猎杀。

这种优雅的鱼儿,一定是泥盆纪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吧。

可惜现在,在三叶的眼里,这道“风景线”却完全靓丽、优雅不起来。

三叶只能说: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这帮窜到泥沼中的鱼儿,居然在啃食“红树蕨”的细根!?

“不是……”

“你们待在海里吃海带啥的不好吗!?跑这里来受苦干什么嘛啊!?”

“损人不利己。”

是可忍孰不可忍!

幸好,三叶正好有一些后手。

“这回,我刚刚整的小家伙应该能派上些用场了。”

“只是……”

三叶很快就沮丧起来了。

因为,在系统视野下,这群全管鱼居然呈现深红色!

这说明,这些玩意可是混沌能量密度超大的!

“而且这么多‘全管鱼’,那帮‘小东西’估计很快就能吃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