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小头加犄角的奇葩玩意
“这玩意,又是小犄角、又是皮内成骨的……”
“光看脑袋和颈部,还以为是犄角形状独特的食肉牛龙呢。”
“不过再看四肢嘛……”
眼前这“怪兽”的体格很大,足足有五米多长,个头大的,甚至有六米;在快头上,感觉也没比“板龙”小多少了。
他们的数量还比较多,这才占了上风。
不过在视觉感官上,带犄角的怪兽,却比板龙小了很多。
原因很简单,也是早期蜥形纲和合弓纲的共有问题——底盘太低了!
他们的四肢,虽然还算长,但依然是像蜥蜴那样,以一个类似“横折”的形态,长在身体的两侧。
行动方式,类似巨蜥。
脖子也比较长,已经有一些短脖子蜥脚类恐龙的感觉了。
这些家伙的体格,也相当庞大,将近六米长,几乎有“古巨蜥”一般大小了。
“所以,很简单。”
“这些家伙,应该是‘印度犄龙’。”
“只不过……卫星了一点……”
印度犄龙,生存于中二叠纪的安尼期,具体的地层组是印度中央邦、萨特普拉-冈瓦纳盆地的丹瓦组。
从丹瓦组发掘出的肺鱼、离片椎类的“大头螈”和主龙形类的基干成员古鳄等半水栖生物的化石来看,当时,丹瓦组应该是一个水网交错,富饶丰腴的湿地。
丰富的食物,也把这群印度犄龙喂成了体长可达五米的庞然大物。
不过,印度犄龙虽然长着和牛龙类似的额角,但从他们那些细小、钉子一般的牙齿,也说明这些家伙的食性,应该是以植物为主的。
相比牛龙,他们在生态位上,应该跟靠近角龙类。
不过,这些家伙和恐龙没几毛钱关系,而是属于主龙形态类、怪异龙类、爱珍多龙科的;是与主龙类关系很近,但又不属于主龙类的原始蜥形纲生物。
这种原始,也是他们到现在还以“巨蜥”般的低底盘姿态爬行的原因吧。
当然,原始也并不代表不好。
底盘低,虽然容易遭到居高临下的攻击,但至少重心很稳,很难有一巴掌被拍翻的情况。
而他们冲锋的时候,犄角又能作为“武器”;怼得“板龙”哀嚎连连,不断后撤。
有的时候,三叶居然看到有战斗技巧比较差的“板龙”,被印度犄龙一头顶翻的事情。
“确实……”
“六米以上的‘卫星版’印度犄龙已经不比板龙小太多了。”
“再加上他们的脖子相对短一些,尾巴也相对短一些,在吨位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植食动物之间的格斗吧……”
“所谓的武器一般都没什么大用。”
“板龙的爪子虽然锋利,但也没办法像大盗龙的利爪那样,撕开猎物的喉管,摁死猎物;顶天了造成皮外伤罢了。”
“印度犄龙的额角,也没办法刺穿板龙的身体,最多让对手膈得难受……”
“两边都没什么技巧,蛮牛对线,吨位就是战斗力啊。”
“那么,如果有一个打破平衡的选手加入呢?”
“呼……”
三叶轻轻的喷了一口白烟,再次消失在了高地之上。
密集的雨帘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注意到三叶的行动了。
除了……
----
“呼——!”
“嗖——!”
在雨幕之中,几条长相奇怪,如同“巨型耗子”一般的神祇,缓缓的从微小的“位面城”中爬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
“吼——!”
巨大的“假翼”从天而降,落在了这些小家伙的身边。
“嘎——!”
拥有“假翼”的主人,自然是被巴尔给予厚望的“虚空掠食者”了。
而那些“巨型耗子”一般的神祇,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次级混沌魔神”。
还是“野生”的那种——祂们的作用太小,魔法能力较差,神躯还不行;更不会飞行或者滑翔于虚空之中,只能满地乱窜;但是水性还一般,碰到以太海吧,又得费劲巴拉的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