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阵!”
----
“艹!”
“这位大姐也太莽了吧!”
“害得我也得莽了。”
三叶顾不得隐秘的用四足前进了。
祂抬起前肢,用两足快速的在“灌木丛”中行走着,向着那群“野兽”的侧翼包抄而去。
很明显,这是掠食者的老套路了——绕侧,突袭!
但是……
突袭的话,要讲究一个出其不意。
而现在……
“轰——轰——轰——!”
强壮的后肢践踏着大地,把地面震得“隆隆”作响。
最凡人的是,那群“奇异辽宁龙”,以及一群“陈氏掘尖齿兽”,居然搁那夹道欢迎……
“好耶!好耶!”
“巨神!永远滴神!是的!是的!”
“上!淦死祂们!淦死!”
……
当然,三叶听不懂这些马屁,只能听到这些小家伙“嘤嘤嘤”的叫个没完。
如果他还是合弓纲的脸的话,三叶的脸一定黑的可怕。
这丫的,方位十有八玖要暴露!
我还整个屁的突袭啊!狩猎个寂寞啊!
但如果是在通常情况下,这次狩猎肯定要中止了。
被猎物发现,祂们提前排布好了阵型,再想要冲就没那么容易了。
逃跑或者前进中的“一字长蛇阵”好打,但是要是停下来,搞什么画地为牢的“圆阵”、“半月阵”,那可就真不好办了。
比如单体的暴龙基本上可以完杀落单的三角龙,追击逃亡中的三角龙群,也往往能有斩获;但如果三角龙群停下来,结阵,那暴龙就要考虑效费比了。
是不顾一切、冒着受伤的风险强冲,还是理智的退却……
只要是脑子正常、智商还在线的掠食者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不顾现在,三叶倒完全没有这种担忧。
因为……
“吼——噜噜噜噜……”
又更大的动静,把这边的脚步声和各种小动物的“嘤嘤嘤”全给掩盖住了。
“虽然大姐你太莽了!”
“莽到我怀疑你在野外会不会被饿死;但这次还是……”
“干得好啊!”
“华丽羽王龙!”
华丽羽王龙,一听这个名字就很霸气;有些古生物爱好者会称之为“羽暴龙”,其实这就是把“羽王龙”的拉丁文学名“Yutyrannus”给翻译回中文造成的。
这两个名……
其实都可以。
这种很有特色的恐龙,由徐星于2012年发现并描述;但并不是发掘出来的,三具相当完整的化石标本,都是从化石贩子的手中获得的。
化石贩子声称这三具标本都来自辽宁省的一个采石场。
因此,华丽羽王龙很可能是于1.25亿年前早白垩纪阿普第期的义县组发现的。
其中正模标本,也是最大的一个标本,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体长大约在7.5米到9米之间,体重大约在1.1吨到1.5吨之间。
另外两具标本,则包含一具小个体的成年和一具幼龙的化石。
羽暴龙算是比较早期的暴龙超科成员,但和后世的暴龙并不属于一个演化支,而是属于原角鼻龙科。
虽然“原角鼻龙”这几个字,有“角鼻龙”这几个字,但实际上和角鼻龙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能让人联想到角鼻龙的特征,也就是那位于头部前部的头冠了。
头冠,也是原角鼻龙科区别于暴龙科最大的特征了。
哦,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原角鼻龙都拥有三根手指,而不像很多晚期暴龙科成员那样,只拥有两根手指。
他们的前肢也相对发达,和晚期暴龙科的那种小短手完全是天壤之别。
不过,除此之外,“华丽羽王龙”最大的特点,就包含在他的名字里——“华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