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鹦鹉螺类,也是最早的头足类之一。
在很多古生物学家看来,短棒角石,就是后世头足类的“始祖形态”;现生的章鱼、乌贼、鹦鹉螺之类的头足类,其远祖的形态很可能就类似于短棒角石。
这种生物最大的特点是,他们虽然属于头足类,但却并不太名副其实。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发现短棒角石的软体组织,但古生物学家却根据其肌肉与壳接合的痕迹,推断其可能保留又近似于“单板纲软体动物”的腹足结构。
也就是说,最早的头足类,很可能是一种类似“蜗牛”,用腹足在海底爬行的生物。
(注:单板纲软体动物和腹足类虽然长得比较像,但并没有什么密切的联系,现存仅有七种。)
这货的壳,长得并不太有特色。
直壳,但是略微向后弯曲,像一顶微微弯曲的尖帽子。
当然,硬还是挺硬的,那尖尖角扎人还是相当的疼的;三叶的脚底板就给它整得够呛。
“嗯……”
“我得再看看周围的情况。”
三叶继续向两边挖掘着。
很快……
“这些奇离古怪的牙片,像是‘牙形动物’的‘牙’。”
“这些小钳子之类的东西,可能是早期节肢动物的螯肢碎片?”
“还有这奇离古怪,我完全认不出来的玩意……”
“算了,我认不出来的古怪玩意多半是死状诡异的棘皮动物。”
……
就这样,三叶开始了大量的辨认工作。
虽然因为“化石”破碎,认出的物种很少。
但三叶可以肯定一点——“这里是海相沉积。”
“也就是说,在很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海!?”
“等等……”
到这个时候,三叶才想起自己的正事。
“啊对……”
“海侵来了……”
“我的工作是小范围的阻滞海侵,并在新的地方建立保育区。”
“而从现在看来,如果放任海侵……”
“海水很可能会淹没整片沼泽,甚至还会淹到这片荒地上来!?”
“淦!”
“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啊!”
想到这里,三叶才想起,自己好像在海滩边上,也整了一大片“家业”。
“不能继续烤肉带货了!”
“是时候跑去看一下了。”
663. 苏醒的极渊要开始垂死挣扎了!
“哇——啊啊啊啊——!”
“不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咳咳……”
极渊之毯病中垂死惊坐起,虽然祂的“神躯”呈现“毯”型,没办法坐起。
但至少,回光返照是可以的。
自从极渊之毯发现自己“身体不适”,精力一日不如一日的时候,祂便本能的采取神祇们自保时最常用的方法——休眠!
原初大荒或者挣扎在“混沌之胸”、“混沌之腹”的神祇们,为了躲避恶劣的环境,经常一休眠就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
睡得那是天昏地暗。
由于睡眠过久,很多时候别说连自己姓什么了,连自己是谁都睡忘了。
还有很多神祇一睡,就再也没醒来过。
在沉睡中就直接陨落了。
祂们的神躯逐渐被分解,神魂消散,化作细小的神格重新归于原初或者以太;只留下惨白的神骨,深埋于原初之下。
但极渊很幸运。
祂没有像那些倒霉的神祇一样,直接把自己给睡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