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忌惮的对手,也并不小。
“嗯……”
“呼……呼……”
粗大的鼻孔中,喷着粗气,巨大、如同镰刀一般的脚爪,扒拉着地面。
三叶一眼,就认出这玩意了……
“卧槽——!”
“这不是我之前挖出来的那个超级大卫星、副爬行动物的明日之星、二叠纪一哥传说、却在现实世界中无影无踪的副巨犀龙吗!?”
副巨犀龙,就是三叶之前刨出过的骨骸,应该是属于兰炭鳄科的。
这家伙虽然在现实之中无影无踪,但是在这个位面,却是存在的。
在刨出骨头的时候,三叶就判断,这家伙体长应该在六米以上,至少不会比“澳洲魔龙”古巨蜥差多少。
但实际看到的时候……
却发现活体要比骨骸还要大一大圈!
这体格已经长到快8米了!
那粗壮的四肢和宽阔的体腔,让他的体重能达到1.8吨左右!
这样的体格,已经不比华丽羽王龙差多少了。
“白骨生肉?”
“复活了!?”
三叶吓得直哆嗦。
难道这里有死灵法师之类的?
不过再一想……
“怎么可能……”
“大概,是不止一只副巨犀龙在这一带挖洞休眠。”
“然后有一只睡着睡着就睡死了。”
“而这只就活下来了。”
“很正常。”
在休眠中熬不过去,完犊子的例子其实还是不少的;更有些倒霉蛋休眠的时候碰到地质变动,直接被火山灰埋了或者被地质运动埋入更深处,直接缺氧完蛋。
辽西生物群中,有很多生物,甚至包括恐龙,都是以“睡眠”的姿态形成了相当完整、精美的化石。
这其实就是因为在睡眠和休眠的时候,突然被火山灰直接埋死了。
“嗯……”
“体格比之前那个家伙大那么多,也是佐证。”
“啊不对,从骨骼上来看,这俩应该是一样大的。”
“活体就是要比骨骼大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很正常。”
生物又不上木乃伊,自然要比骨骼大一些的;再加上有长尾巴的动物,很多时候,尾椎的最末端并不一定是身体的最后端。
可能会有一截软组织或者软骨构成的尾尖,继续延长了生物的体长。
再加上皮肤组织、表皮衍生物的长度,所以一般的活体看上去要比骨架还要宏伟!
之前那七米多的骨架,活体长将近八米,也算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原创的可能存在的古生物,不过没有化石,所以也没有复原图,暂时拿古巨蜥的图顶替一下。)
而遇到这样庞大的生物……
哪怕是华丽羽王龙这样的巨龙,正常的反应也应该是退避,而不是冲上去就开打。
正常生态状况下,哪怕是顶级掠食动物,受伤便意味着掠食能力的丧失,也就意味着死亡;哪怕是在与其它猛兽的冲突中折断了牙也不行!
所以,猛兽相遇一般是要相互避让的。
除非碰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护崽,或者是生态仇杀。
被多次提到的虎女王马琪莉杀泽鳄,其实冲突的根本原因就是护崽;而且那泽鳄还因为干旱而略微脱水了,状态不是很好。
这泽鳄就有点作死了……
状态不好还跑去惦记人家虎崽,活该被啃。
至于生态仇杀嘛……
其实在体格相似的情况下,单挑杀死成年的情况也不多见,一般也是以多欺少、以大欺小。
猞猁经常把自己领地内的狼驱逐、杀死得干干净净。
一般情况下也不是直接和成年狼起冲突,而是掏狼窝,杀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