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盯着眼前的两种“大型物种”,辨认着种属。
“哎呀,这可太典型了。”
“岛屿大型化和岛屿小型化的典中典!”
所谓岛屿大型化,就是指一些原本很小的动物,离开大陆漂流到海岛上,就会因为缺乏天敌而变得巨大。
比如史前梅诺卡岛上的兔子,其体格就是正常兔子的六倍,重达十公斤。
还有加勒帕格斯群岛上的陆龟和曾经在新西兰生活的哈斯特巨鹰,很可能也是岛屿巨型化的产物。
至于岛屿小型化……
那就更好理解了。
一些大型动物,来到海岛上之后,往往会因为岛屿上的食物不足,而不得不缩小体型。
比如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上的史前长鼻目,有些家伙身高都不到一米,跟野猪差不多大;而现在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蜥脚类恐龙——马扎尔龙,其生活环境就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当然,岛屿巨型化和岛屿侏儒化,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离陆地较远,得不到来自大陆原产地的“物种补给”,导致基因孤立等等。
现在,这些“岛链”上的情况,就完美印证了这两个三叶耳熟能详的理论。
“嗯……”
“首先是岛屿侏儒化的例子。”
“那些类似伪鳄,但却小得多的掠食者……”
“应该是类似鸟鳄的家伙。”
“无论是从行走的姿态,还是从前肢、后肢的比例来看,都是如此的。”
“只不过……”
“有点小。”
鸟鳄这种古生物三叶之前见过的,还亲手鲨过。
“应该是在沼泽外的荒原上。”
“当时,我还鲨了好几次,做示范给那个笨笨的华丽羽王龙系小姐看呢。”
“哦,当然,她现在发达了,变成喀左中国暴龙小姐了。”
“不过,那玩意当初好像有将近五米长!”
“体格还贼瓷实。”
“如果不是我拥有恐龙总目的硬件,在机动性和灵活性上占据压倒性优势,那家伙还真挺难对付的。”
“不过岛上的玩意嘛……”
三叶自己大致测量了一下……
“呃……”
“虽然体型依然看起来挺瓷实的,但实际上不到三米长。”
“两米半吧。”
“弟中弟。”
尽管在“斗兽”这一方面,不能光看体格,但也不能不看体格。
就这货现在的体格……
能不能在陆上打过古巴鳄都难说,也许就跟大个体的科龙能半斤八两吧。
虽然放现在也不能算弱了,但在中生代……
一边凉快去吧。
“至于你嘛……”
三叶看着那身披甲胄,但甲胄又比较稀疏的家伙,一眼就认出了他。
“真龙龟嘛!”
真龙龟和“瑞士龙”一样,化石出土于欧洲的瑞士,生活在中三叠纪。
虽然中文译名里有个“龟”字,但其实长得还真不怎么像龟;虽然身上也叠加了,但是却是“瘤状凸起”加上“尖刺”式的甲胄。
而不像龟类的那种闭合的大壳子。
在叠甲方式上,真龙龟和甲龙以及现在的一些蜥蜴倒很相似。
运动方式和体态上,真龙龟也更像是蜥蜴,而并不是龟类。
这些家伙还有一个奇葩的地方——他们是唯一下海之后,又回到陆地上的“海爬”。
反复横跳的,也不知道要闹哪样。
也难怪吉孟丽会把他们认成是“普通泛灵神·四足种”的同类。
那些“四足种”在三叶的眼里,是奇异辽宁龙和埃尔金龙,一个是甲龙类,一个是锯齿龙类的。
不过,和那些“瑞士龙”一样,这座岛屿上的“真龙龟”和三叶在古生物化石里了解的“真龙龟”,有一点不同——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