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1 / 2)

🎁美女直播

三叶去日本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就在“回转寿司店”里吃过金枪鱼寿司;那鲜美的味道和弹韧的口感,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烹饪、烧熟了之后,那也是鲜美无比。

现在,大海就在眼前,拥有肥美肉质的剑射鱼,就在眼前!

直接扑海里,下嘴啃就完事了!

但问题是,他一“剑齿大盗龙”,下水之后虽然不能说完全不会游泳吧,但也只能“胡乱扑腾”式的游泳。

其实,大部分非专业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游泳起来都是这个德行。

所谓的水性好,也只是让自己长时间浮在水上,不被淹死罢了。

你说要他们潜到水下整个活啥的……

抱歉,没那能力。

但美洲豹就不一样了,这货水性好的惊人,能在水里逮鱼也就罢了,居然还能在水里逮凯门鳄!

虽然凯门鳄拉胯归拉胯,但人家好歹是专业的游泳选手。

他一专业的,还能在水里被美洲豹狩猎,这就很说明美洲豹的水性了。

三叶,就是想成为恐龙中的“美洲豹”。

不说水陆两栖吧,但至少得能潜得下去,凫得了水!

“所以,我需要对我的身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

“首先……”

“是臀部与尾巴连接处的肌肉,要加强!”

臀尾连接处的肌肉群组,其实也算是恐龙崛起的一个秘诀了——它们能够帮助恐龙在运动中节省能量。

根据古生物学家的复原和分析,与尾巴相连的筋腱和肌肉群组,大概能帮恐龙节省大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能量。

当然,三叶加强这里,可不光是为了跑路起来更省力。

“在水下摆动尾巴的时候,也能更加有力!”

“不过,既然要摆动尾巴了,那么尾巴就是水下的推动力了,至少是推动力之一!”

“所以,尾巴也得改!”

棘龙的那种“蝾螈尾”,自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标杆。

不光三叶不用做到那个地步。

毕竟,棘龙把自己整成那样,那完全是放飞自我,基本不想在陆地上混了;但三叶不行,他这“剑齿大盗龙”,最多只能“亲水”,但绝对不能放弃陆地的基本盘。

“嗯……”

“尾巴大体不变。”

“只是拍得稍微扁平一点。”

“坚尾龙类,尾巴稍微改变一下形状,对运动效率的影响不算大。”

“然后,再在尾巴末端,整一片鳍状赘生物。”

“不要太大。”

所谓“鳍状赘生物”,就是像鱼龙或者沧龙那样的尾鳍,一边有骨头,一边没有,只有筋腱和肌肉;当然,三叶也不要做到这个地步。

他只需要搞一个稍微宽阔的尾尖就行了。

就像是某些鹦鹉嘴龙的尾巴。

“好,还有最后一步!”

“骨密度,给我加强一点!”

其实,哪怕在棘龙发现其长有“蝾螈尾巴”之后,还有一些古生物学者并不认为棘龙就是在水下捕猎的;而是觉得,棘龙可能会像打鸭子一样,涉水捕猎。

极少浅水。

不过最新的一项研究,否定了这个理论。

科学家们比较了各种恐龙和现代生物的骨密度。

一般来说,骨密度越大,就越有利于生物在水下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比较灵活的行动能力。

测试的结果是毫无疑问的——棘龙的骨密度非常大,在兽脚类恐龙中名列前茅。

这说明他们会在水下捕猎,而同样看起来很像“水禽”的哈兹卡盗龙之流,则不会。

比较令人吃惊的是,过去被认为是涉水捕猎的重爪龙,骨密度也很高。

这说明,棘龙科的物种,大部分都能在水下捕猎,水性相当的好。

不过更惊人的发现,是和重爪龙十分相似;甚至化石都很难一眼分出区别的似鳄龙,骨密度居然很低!

这说明,尽管和重爪龙长得很像,但似鳄龙并不会下水捕猎,而是只会涉水。

“如果我要获得比较好的水性,那么骨密度增强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