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虽然看二手画面,清晰度是有点不行……”
“但总归能看个大概出来。”
三叶的眼睛,依然是方解石眼;在外观上,有点像“奥特曼”的那俩眼;坚固、不怕风沙甚至是化学物质。
缺点是分辨率比较捉急。
虽然,他早就扩大了一定的像素、“脑补细节”和“动态视觉加强”这三个跟视觉有关的“演化配件”;视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进步主要还是体现在捕获快速移动的目标上的。
至于分辨率……
现在还是凑合加上脑补。
不过不管怎么说,算是够用了。
九米长的“寒风戮影龙”,要那么高的分辨率干嘛?
逮虫子吗?
能清楚的分辨猎物和盟友就完事了。
不过,如果是从高空俯瞰地面的话,这不良的分辨率就有点坏菜了。
“降低点高度啊……”
“啊对,这才对嘛。”
直到带着自己“燧石跳蛛小姐姐”的“载具”,降低了一点高度,三叶才逐渐看清了问题。
“嗯……”
“不错,这些家伙,表现的还挺凶狠的嘛。”
“古神翼龙科,牛逼啊!”
“还有,我大浙江翼龙,牛逼啊!”
现在,正在地面上鲨得“黄道獠龙”和“星岛力神”嗷嗷惨叫,还取得了一定战果的神祇,在三叶的眼里的倒影,便是“浙江翼龙”了。
“浙江翼龙”这个名字起的非常简明扼要。
就是在浙江发掘出的翼龙嘛。
这种翼龙的全称,叫做“临海浙江翼龙”。
很多人看了这个名字,可能会因为这翼龙生活在海边;不过实际上,之所以起“临海”这个属名,是因为这个翼龙是在浙江省临海县发现的。
这种翼龙,是在1985年,于浙江省临海县的一个采石场发现的。
发现者,叫做徐成法。
徐成法先生的职业并不是职业的古生物研究者,而是一位采石工人;但他从小就对古生物和古地质十分感兴趣,并开始自学相关的知识。
他也从很早就开始在当地寻找化石。
在1984年,他就在村后的采石场里,发现了两块手掌大小的化石残片,并写信报告给了县博物馆。
县博物馆经鉴定后,确认其为化石。
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化石比较残破,县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认出是这到底是什么化石。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成功发掘化石的经历,大大的鼓舞了徐成法。
他将有限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了寻找化石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继续努力的搜寻,他于1985年的12月,又发现了一具既有翅膀、又有身躯的化石,并将其报告给了省博物馆。
经省博物馆鉴定,这枚化石为一具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相当罕见的完整翼龙化石,并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临海浙江翼龙”。
刚开始,临海浙江翼龙的化石,被归为夜翼龙科;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和夜翼龙很相似,比如拥有巨大的喙、嘴里也没有牙齿的痕迹。
不过后来,经过深入研究,临海浙江翼龙又被重新归为“神龙翼龙科”,和风神翼龙同属于一个科。
到目前为止,临海浙江翼龙,应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神龙翼龙科”的化石了。
至于临海浙江翼龙的特点嘛……
“嘿,这脑袋大!”
“真特么大。”
“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这玩意头重脚轻的吧。”
临海浙江翼龙的翼展大约在啊3.5到5米之间,算是一种中型翼龙了;如果落在地上,呈行走姿态的话,体长大约2.5米,头顶最高点,大约在80cm左右。
大约相当于一只花豹的个头了。
但是,那脑袋有多长呢?
大概有六十公分!
体长2.5米,身高不到一米,结果脑袋就有六十公分!
这头身比……
四比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