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2 / 2)

🎁美女直播

有长长的吻部和相对隆起的额头,已经有点“海豚头”的感觉了。

不过他们的身体……

又细又长,虽然还不至于跟个面条一样吧,但“鳗型”的感觉却很足。

背鳍的影子都没有。

尾鳍虽然有,但也是那种修长的“下尾”,结构原始,和鳗鱼的尾巴有点像。

他们游泳的时候,可能会像海蛇一样摆动修长的身体前进。

而鳍状肢其实也只是起到稳定器的效果,让他们在游动时可以更稳定、更有方向感。

不过,其实长得像鳗鱼,并没有什么问题。

沧龙不也是这个身材嘛。

这并不妨碍某种海洋动物成为一代霸主。

真正比较悲剧的,还是大部分杯椎鱼龙的牙齿。

他们的牙很小,有多排。

这样的牙齿是没办法给大型猎物造成足够的创伤;也没办法从猎物身上切割下大量的肉块的。

所以古生物学家们估计,杯椎鱼龙估计生活在复杂的浅海环境,用较小的多排细齿咬住各种小动物。

比如小鱼、箭石、菊石等头足类。

三叶经常纳闷……

你杯椎鱼龙天天以小动物为食,身体长那么大干什么?

活动起来还不方便。

这也算是个未解之谜了。

当然,其实,杯椎鱼龙这幅模样,倒也不能怪他们。

毕竟,杯椎鱼龙基本上算是最早的那批鱼龙了;大概在鱼龙家族刚刚诞生一两百万年,就出现了。

能一下子把体型膨胀到这么大,已经不容易了。

更何况,体格大也不一定的为了捕食大型猎物;毕竟,体格大的动物,掠食者也往往会望而却步嘛。

大本身,也就是一种防御。

不过……

难道,就没有一种杯椎鱼龙,给整个家族稍微撑一撑牌面的吗?

还真有。

“杨氏杯椎鱼龙。”

三叶看着那横行于“礁石”之间的庞然大物,兴奋的说道。

杨氏杯椎鱼龙是一种被新命名的杯椎鱼龙,于2021年末才被正式命名。

这又紧跟时事了属于是。

不过,杨氏杯椎鱼龙的化石,发掘的时间其实并不能算近;早在1998年,它们就在漂亮国的内华达州的奥古斯塔山脉里,被发现。

然后这一挖,就是17年。

直到2015年,化石的整体才被完全出土。

别嫌效率低。

其实这种挖挖停停在古生物界是常有的事。

棘龙化石的尾巴,其实也是老早就已经出土的化石的一部分;只不过尾巴的部分一直没挖而已。

当这具化石被挖掘出来之后,立刻就在圈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因为,这具化石拥有一个长达两米的巨大头颅。

最终在2021年的12月,古生物学家才正式确定其为杯椎鱼龙科下的一种,正式命名为杨氏杯椎鱼龙。

这种鱼龙,体长17米,体重可能达到40吨,已经非常大了。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杯椎鱼龙。

不过,如果把17米的体格放到整个鱼龙目中,好像也不是特别的出彩。

他们比21米的萨斯特鱼龙要小不少,更不是新西兰大鱼龙那样可以和蓝鲸比肩的存在;在体态上,甚至还是类似杯椎鱼龙的“鳗型”。

杨氏杯椎鱼龙真正让古生物学家感到震惊的,是他们生活的年代——早三叠纪到中三叠纪之间。

此时,距离鱼龙目正式入海,可能只过去了三百万年;距离二叠纪末大灭绝,可能只有五百万年!

这个大型化速度,算是冠绝所有动物了,简直像是吹气球一样的膨胀。

鲸类、沧龙类和鳍龙类大型化到相似的体型,都花了上千万年的时光。

相比之下,鱼龙目仅仅用了三百万年,就演化出了抹香鲸大小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