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鱿鱼。
“嗯,托斯特巨鱿。”
“说的就是你们啦!”
托斯特巨鱿,顾名思义,那是一种大鱿鱼。
研究者们曾经估计,这些家伙的套膜长度,可能和现在的巨乌贼类似,体长可能在11米左右;很多复原,都把他们画成了巨乌贼的翻版。
据估计,托斯特巨鱿很可能是一种凶狠的掠食者。
他们会捕猎各种中小型的鱼类和个头比较小的海爬。
这其实是废话……
犹豫这个大家族里,那是全员带恶人,全员掠食者。
不过,即便有这么庞大的体格,即便是掠食者,托斯特巨鱿也难逃西部内海道“大薯条”的命运。
比如,一个托斯特巨鱿的著名化石标本,就发现于一条大型的掠食性鱼类的胃中。
那是一个未成年的托斯特巨鱿的内壳,也就是所谓的“鞘”,在一条长约1.5米的白垩鱼的胃容物中被发现了。
比较有趣的是,化石非常完美的保存了这条白垩鱼死时的场景——胃部有比较完整的幼年托斯特巨鱿的内壳,而嘴巴却大张。
这说明,这家伙刚吞下托斯特巨鱿没多久就寄了。
古生物学家们推测,当时,这条托斯特巨鱿虽然被白垩鱼吞下去了,但是触手还留在嘴外;也正是这些触手,卡住了白垩鱼的嘴和鱼鳃,把这倒霉孩子给噎死了。
极限一换一了属于是。
不过,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托斯特巨鱿很可能并不属于我们通常能在餐桌上看到的也鱿鱼,反而是“吸血鬼乌贼目”的成员。
吸血鬼乌贼目虽然有个“乌贼”,但并不是乌贼,而是属于八腕总目。
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种章鱼,而不是乌贼。
所以,这个目的物种,也有一个更为准确的称呼——吸血鬼蛸,或者幽灵蛸。
“这不巧了吗?”
“那小飞象章鱼,也是属于……”
“呃,好吧,小飞象章鱼是属于‘八腕总目’、‘八腕目’、‘面蛸科’、‘烟灰蛸’属的成员。”
“跟吸血鬼灵蛸这种死剩种不一样啊……”
吸血鬼蛸现在确实属于死剩种的状态,虽然历史悠久,虽然是一整个目,在整个中生代都有那么一些存在感。
但现在,曾经和八腕目并列的整个吸血鬼蛸目,就死得只剩下吸血鬼蛸一个种了。
“不过无所谓。”
“反正都是八腕总目的成员嘛。”
“而且,小飞象章鱼在身体结构上,和吸血鬼蛸还是很类似的。”
“把他们变大,变成托斯特巨鱿,那还是很方便的。”
“而且,这种改变也相对很便宜。”
“托斯特巨鱿,因为被扔进了吸血鬼蛸目,所以并没有之前估计的那么大了。”
幽灵蛸目的特点,就和其它章鱼一样,触手没有长的那么夸张了。
所以,体长从11米,一下就缩水到6米了。
更何况,无论是鱿鱼也好,章鱼也罢,都是软体动物;体内没有坚硬、沉重的骨骼支撑,所以身体并不重。
被各种动物嘬那是理所当然的。
身体不重的大型化,那就相当于吹气球,少了增强骨骼强度、平衡骨骼重量之类的麻烦事,所以花费的混沌能量就格外的少了。
哪怕是名头很响亮的大王乌贼,加上触须体长可以达到13米。
看似非常壮观,然而他们的体重……
不到三百公斤。
还别嫌轻,这体重还算是往大里算的了。
所以,过去很多书本、现在的某些公众号说什么抹香鲸下潜深海,去嘬大王乌贼之类的巨型头足类,那会是一场极为激烈的战斗。
什么冲撞、什么缠绕、什么用触手窒息之类的……
搞得像两个不可名状的神明在惊天动地的大战一样。
然而实际上……
最多三百公斤的玩意,怎么和重达五十吨的巨兽打嘛!
这就像人,去打大概一斤来重的动物,除了有毒的,这怎么输?
至于什么拿触手捂抹香鲸的鼻孔,让他窒息的说法,这就更搞笑了。
抹香鲸在深潜的时候用不用鼻孔,处于闭气的状态。
不呼吸捂鼻孔有什么用嘛?
而一旦抹香鲸上浮,因为水压的变化,适应深海高水压的大王乌贼十有八九得寄;就算没寄,那肯定也没什么力气去捂鼻孔了。